手指的教學實錄
手指由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組成。是在懷孕期最後3個月內成形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手指的教學實錄 ,歡迎閱讀。
一、感知整體
(一)揭示課題。
(二)瞭解學生學習起點。
(三)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說說課文大意。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板書:總—分—總
二、解讀特點
(一)根據課文前“閱讀提示”,交流學習任務之一: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學生默讀,標畫相關語句。
[設計意圖:這是略讀課文,可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深入讀書,邊讀邊思考,標畫語句,記錄感受。在這裡,我們感受到的是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看到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和學習的成長軌跡。]
(二)教師引導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1、親近大拇指的特點
(1)理解大拇指的姿態特點──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體描寫最肯吃苦的詞。“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
用朗讀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
(3)引導學生體會寫法:圍繞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
板書:姿態和性格
2、親近其它四指的特點
以第一人稱“我是食指(或中指、無名指、小指)……”選其一來介紹它的姿態和性格。
3、適時指導朗讀重點語句,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抓重點語句理解文字,使得詞語有了溫度,文字有了內涵,文字有了意蘊,引領學生髮現語言規律和寫作特點不再是那麼蒼白。而學生無拘無束的以第一人稱來介紹手指,更讓明理時語文味亦能香飄飄。]
三、昇華啟示
(一)自主研讀學習任務之二:這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1、把感受寫在句子的邊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樣帶給我們什麼啟示,舉例說明。
(二)閱讀連結《手》
1、初讀材料,瞭解大意。
2、說出你的啟示。
[設計意圖:利用課內的.時間補充《手》的閱讀,滲透“比較閱讀“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激發學生感受同是啟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內容、不同寫法的內涵和魅力。更體現了教師促成學生與文字、與其它同學交流互動的個性情感、語言的發展。]
(三)進行快樂練筆。(選擇一題)
1、蒐集一篇能從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啟示的文章;
2、請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樣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板書設計】
手指
姿態性格
大拇指不美肯吃苦
……
“團結有力量”
【設計意圖】
本課設計旨在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體現學習的自主性。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教學時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引領學生邊讀書邊思考,標畫語句,記錄感受。不搞花架子,而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從文章整體感知入手,根據課前的“閱讀提示”學習課文,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現語文課堂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濃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