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代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血脈與精神紐帶。我們要心存溫情和敬意,擔負起守護和培育它的責任。知之深方能愛之切。除了要有這份溫情和敬意,我們還需要深入學習和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精義可以歸納為仁、恕、通、和四個字。和字以往談得比較多,本文重點討論前三個字。
仁者愛人是中華民族價值追求的根基,有愛才有家庭、民族、國家的正常生活。按照孔子泛愛眾而親仁和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觀念,仁愛從愛親人到愛眾人再到愛萬物,是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直到視天下如一家、視世間萬物猶一身。愛可以由近及遠,但不應有阻隔。尊重生命、關愛他人的善,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信仰。這種仁愛之善,乃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需要,並適用於所有的生命。
仁愛落實下來便是忠恕之道,其中尤以恕道為重。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在成就自己的同時盡力幫助他人。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將心比心,多體諒人、尊重人。忠道較易踐行,但也容易出現己所欲,施於人之類的強加的愛;恕道較難踐行,它主張平等互尊的愛,孔子認為恕是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命運共同體,但文化多元並未影響這個共同體的延續發展,就是因為實行了恕道。文明的衝突很多是由於把自身的信仰和價值觀強加於人造成的,文明的`對話則需要恕道的互尊精神。
仁愛情懷再進一步拓展,便體現為通和之道。中華共同體的文化生態是多元通和,既有儒學的五常八德作為社會的底色,又有多民族、多文化之間的並存、相通、互補;各民族、各種文化不僅以和諧為主旋律,而且彼此感通、互攝,漸行漸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共存。《易傳》講感通會通,《莊子》講道通為一,譚嗣同講仁以通為第一義通之象為平等,通和之道是中華歷史上多元文化和內外文化融會的主路,也是近代以來中國對外開放、海納百川的指標。
仁恕通和之道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沃土和源泉。以時代精神進一步啟用它的生命力,不僅能推動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且能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東方智慧和經驗。
當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和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一方面社會生活欣欣向榮,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層次社會矛盾不斷凸顯。不同階層和利益主體之間主動溝通、彼此關照、相互理解,是及時化解矛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必要條件。政通才能人和,交流才能相知,體察方曉甘苦,這就是通和之道。正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需要使仁愛之心充滿社會,促使人們做到敬業愛崗、敬師愛生、敬老愛幼、敬天愛物、濟困扶弱,讓人感到人間有真情有溫暖;倡導推己及人的恕道,在社會階層之間、城鄉之間、民族之間、宗教之間形成平等互尊、和諧友善的關係,使人們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都能過上既富裕又有尊嚴的生活。
當今世界,人類的相互依賴已經超出彼此的分歧。但是,某些利益集團形成的鬥爭哲學和冷戰思維仍以巨大慣性在發揮作用,世界還很不太平。很多有識之士覺悟到,必須建設體現當代文明高度的新人文主義,並使之成為主流,未來世界才有希望。中華文化的仁恕通和之道,正符合新人文主義興起的趨勢,可以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提供中國智慧。其天人一體的宇宙情懷、天下一家的人類關愛、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以及持中貴和的協調智慧,都可以為文明對話、族群和解以及交流互鑑、合作共贏提供精神動力。當代中國學人要有遠見和擔當,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時代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合格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