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夢想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和夢想有關,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我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夢想自己能成為一個裁縫,為自己裁剪出漂亮的花裙子,為媽媽裁一件雪白的襯衣。你們覺得這個夢想怎麼樣?
生:老師愛漂亮。
師:確實有點,不過我長大後卻做了一名──(“老師!”學生大聲說。)誰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夢想呢?
生:我想去太空。
師:是宇航員還是太空遊客呢?
生:做個宇航員。
師:那你要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哦!
生:我想當一名教師。
師:我期待將來能和你成為同事。
師:今天我們將要認識一個小男孩,他也有一個夢想。透過課前的預習,你們一定對他有所瞭解,誰來介紹他?
生:他叫作瑞恩,是加拿大人。
師:加拿大和美國相鄰,在太平洋東岸。
生:他才6歲。
師:哪一年才6歲?
生:1998年。
師:你知道他的夢想是什麼嗎?
生: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一干淨的水喝。
師:是你嗎?
生:是他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師: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你能用一個恰當的詞形容瑞恩的夢想嗎?
生:很遠。
師:為什麼用這個詞?
生:非洲離加拿大很遠。
生:是遠大。
師:你為什麼這樣說?
生:他想讓很多非洲的孩子有水喝。
師:我覺得這個詞用得更準確。
生:我認為這是一個高尚的夢想。瑞恩想讓非洲的孩子和他一樣有乾淨的水喝。
師:這樣他們的生活會更好一些,是嗎?
生:我覺得這個夢想很艱難?挖一口井要花2000元,一定很難。
師:他多大?
生:他只有6歲。
師:看來你課前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是不是隻要2000元就可以了呢?
生:不是的。
師:他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嗎?
生:實現了。
師: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相關段落。
生讀17段,教師提示糾正,學生再讀14段。
師:兩年後夢想成真,你們覺得這時間長還是短?
生:長!
師:這兩年的時間,瑞恩是分幾步實現夢想的?請大家默讀課文。
學生讀書,全班交流。
生:他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
師:為地毯吸塵的目的.是什麼?
生:他得自己掙70元。
師:媽媽沒有給他是嗎?
生:他要做額外的家務活來掙這70元。
師:這70元能做什麼?
生:是買一個水泵的錢。
師:還是不夠呀。
生:挖一口井還要2000元。
師板書:70元買水泵,2000元挖一口井。
師:人工挖井的話,20個人要10天,有更快的方法嗎?
生:用鑽井機。
師:他才6歲,怎麼買鑽井機?
生:班上的同學也加入了捐錢打井的行列。
師:前後有這麼多人捐錢,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
生:募捐。
師:瑞恩的夢想是分三步、花兩年多才實現。他是怎樣實現這個一個一個目標的,有哪些句子、詞語印象深,有怎樣的感受?和小組同學一起交流。
學生小組交流。
生: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幹兩個多小時。
師:你印象最深的?
生:兩個多小時,一定會很累。
師:一個6歲的孩子,幹了兩個多小時,會有多累,你能形容嗎?
生:手痠腳痠。
生:疲憊。
師:有更累的嗎?
生:疲憊不堪。
生:腰痠背痛。
師:這時他本來可以去──
生:和哥哥弟弟一起玩。
生:和家人一起看電影。
師:三十個格子終於被塗掉了。70無錢來之不易,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勤勞。
生:無私奉獻。
生: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次瑞恩說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師:他關心的人不僅僅是同齡人,還有更多的非洲人。他有一顆怎樣的心呢?
生:善良。
生:愛心。
師:關於這句話,還有補充感受的嗎?
生:他說話時很堅定,他一定要實現這個願望。
師:你能堅定地讀一讀嗎?
生: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師:你讀得很堅定,可瑞恩的聲音和你不一樣,他的聲音很小,他是不是猶豫了?
生:他也知道買鑽井機很要很多很多錢。
師:明知很難,還堅持自己的夢想,瑞恩又給你們怎樣的印象呢?
生:不怕困難。
生:堅持不懈。
生:執著。
師:是呀,靠這難得的品質,終於夢想成真。2000年7月,瑞恩和家人一路顛簸來到了第一口井所在地,他看到什麼,聽到了什麼,你覺得哪句話含義最深。
學生讀16段。
生: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師:瑞恩的夢想,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堅持不懈的、執著的少年,還發揮了什麼作用?
生:那兒的孩子都很快樂。
師:改變了一些非洲孩子的生活是嗎?
課件出示資料: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師:三年後,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高興。
師:一起高興地讀一讀這個好訊息。
師:為什麼挖第一口水井時,用了兩年的時間,而接下來三年,卻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生:瑞恩沒有放棄他的夢想。
生:還有更多的好心人為“瑞恩的井”基金會捐錢。
師:瑞恩的夢想,不僅改變了一些非洲孩子的生活,還喚醒了大家的──
學生齊聲: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