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早的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引起期待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想露一手,行嗎?(師板書篆書"早"),想說什麼?
2、激情: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這的確是一個"早"字,這"早"和"梅花"、和"花苞"有聯絡,你信嗎?學完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明白的。
3、齊讀課題。
[點評: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一定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早"、這"梅花"、這"花苞"把學生帶入了學習情境,引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範讀引路,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
2、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知道了些什麼?
[點評:"教師自身就是教學情境",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聽老師範讀課文",不僅可以讓課文的語言有效地浸潤學生,更重要的是為學生開闢了一個整體把握文字的時空。]
三、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遇到讀不好的句子多練幾遍。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釀"讀"niànɡ",不讀"liànɡ""蔬"讀"shū",不讀"sū"
4、聯絡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5、集體交流。
(1)屏示生字:釀屋蔬樸壽默瓣
(2)自主交流,鼓勵創意表達。
[點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座創新的富礦。"(彭坤明語)讓學生自主交流學習生字的收穫,無疑是在給學生搭建一個創新的舞臺。學生可以放開想象陳述自己熟記字形的創意,可以獨闢蹊徑彙報自己對生字新詞的理解,可以進行擴詞展現自己豐富的詞彙,還可以連詞或句展示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
6、分小組賽讀課文,每人讀自己讀得好的句段。
四、默讀課文,質疑問難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詞語、句子或文章內容),認真思考,小組探究。
2、彙報:學生質疑,學生解答,難以理解的地方教師適時點撥。
(預設:《早》是一篇文化蘊味十足的課文,文中有些詞語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比如"詩云"、"子曰"、"對課"等。特別是"二十四番花信風",學生即使閱讀了相關的註釋,也未必能準確地理解,需要教師講清、講透。)
[點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問題意識是學習的起點,是主動探究的動力。這一環節,讓學生質疑,並在合作中探究、解疑,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直接匯入,暢談收穫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麼?(師適時板書:三味書屋的陳設、蠟梅花、"早"字的來歷)
[點評:上課伊始,讓學生暢談上節課的`學習收穫,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交流中歷練語言表達能力,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二、自讀課文,感悟語言
1、快速瀏覽課文,蒙朧中你對文章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為什麼?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屏示自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讀你最感興趣的部分,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讀…
[點評:巴士卡里雅曾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學習方法,是對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主人,創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學生身上迸發。]
三、自主交流,加深體驗
交流的過程完全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教師跟著學生走,還學生自主的天空,幫助學生衝破思維的束縛,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案《《早》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