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淺談多媒體課堂別“冷涼”了傳統板書

淺談多媒體課堂別“冷涼”了傳統板書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物理課堂教學,帶領學生進入微觀世界,呈現粉筆與語言解釋不清的教學資訊,讓學生一看就明白,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我們通常發現這樣的課堂情境:上課老師憑藉滑鼠,一會兒展示精美的文字圖片;一會兒插播一段動畫錄影,而學生們個個伸長脖子、睜大眼睛盯著那投影幕布……老師就是不寫一個粉筆字。是不是有了多媒體,我們就可以告別黑板與粉筆,用課件代替傳統板書呢?筆者針對此問題在物理教學中反覆實踐、探索,最後深深體會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徵的黑板,仍有一些方面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

一、傳統板書具有資訊傳遞的永續性

誠然,運用課件能夠實現板書,但由於螢幕的限制,畫面所顯示的資訊隨著下一個資訊的出現而消失,影響了板書的整體性和永續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整體感知。一堂課下來,學生看到了許多卻沒有什麼印象,所形成的記憶零散而不繫統。而傳統板書,是隨著師生的思維從課始到課終逐漸展開的,經過一定的邏輯過程而建構的學習脈絡,不但能揭示教學內容的要點,體現知識體系,而且能長時間為學生傳遞整堂課的資訊,還有利於那些開小差的學生,一看黑板就知道老師現在講到什麼地方了,順利重新進入學習。我在《運動和力》的多媒體複習課中,在黑板上逐漸寫下板書,該板書結構完整,邏輯清楚,知識系統化,促進了學生知識活用。

二、傳統板書具有形象直觀性

多媒體課堂,教師把講課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將教學資訊的結構及其內在聯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聽到的同時還能看到。例如,我在上新課《浮力》時,採用實驗和多媒體展示,並隨著思緒逐漸在黑板上形成板書。板書形如一個物體漂浮或懸浮在液體(氣體)中,形象直觀。學生把聽與看結合起來,融為一體,聽得清楚,看得明白,有助於聯想理解與聯想記憶。

三、傳統板書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預設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常常牽著師生的鼻子走,很難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及時調整,即使教師有能力在課堂上針對突發事件臨時修改課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表示間隔較遠的聯絡。而黑板這時有了用武之地,使教師處理多媒體課堂生成的教學資訊得心應手。黑板隨寫隨看隨擦,內容增刪方便;隨圈隨點隨畫,資訊提示靈活。這樣老師既根據上課的具體情況突出了重點,又順應了學生思維,減少了思維障礙,降低了思維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傳統板書具有較強示範性

學生的解題書寫、作圖、製表等方面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它離不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示範作用。物理教師親手在黑板上書寫解題過程或繪製示意圖的每一個動作,都在“潤物細無聲”地向學生傳遞著示範資訊。如我在教學生畫槓桿力臂時,在一個班採用PPT課件分步展示,結果學生在自己作圖時卻無從下手,而在另一個班採用三角板逐漸演示畫出,學生目睹了老師作圖的全過程,自己動手時胸有成竹,消除了作圖時摸不著頭緒的煩惱。

五、傳統板書具有親切感

一節物理課的重點和難點及思維過程清晰地呈現在黑板上,流暢漂亮的書法,新穎別緻的佈局,搭配合理的色彩,比起千篇一律的電腦方塊字,更讓人倍感親切,賞心悅目,興趣盎然。

無論我們的教學手段多麼先進,多媒體課件製作得多麼精美,教學方法多麼得體,都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板書。因此,我們在多媒體課件得寵的今天,別冷涼了傳統板書。合理地使用傳統板書,能使多媒體課堂更具生氣與活力。正如王松泉先生所說:“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展示作品場面的螢幕;是教師教學引人入勝的導遊圖,學生學習中掌握真諦的顯微鏡;是開啟學生思路的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大門;是每堂課的眼睛,讀寫結合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