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仁義禮智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仁義禮智》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誦讀名句,積累文言知識。
2.透過學習孔孟的言行,瞭解他們的為人與境界,理解人的價值,掌握“仁”的內容,明確君子之道。
重點難點:
1.如何理解“仁”的內涵,君子的含義
2.仁義禮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讀析、質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欲仁,斯仁至矣”,請問“仁”有怎樣的三個境界?回答後教師明確。
一是仁者愛人,主要是人與人的關係,怎樣去做人;二是推己及人,推親及眾;三是在生死關頭,“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不惜犧牲生命以保全“仁”。
今天我們學習:“仁者愛人”板塊的《仁義禮智》。
二、整體感知
教師點撥,學生概括。明確:
第10則,說明“仁者、智者 ”與“仁”的關係。
第11則,說明“仁者 ”與“智者”的不同特徵。
第12則,成為君子的途徑和方法。
第13則,論述怎樣處理仁和智的辨證關係。
第14則,論述了勇和義的辨證關係。
第15則,指出仁和義是人們行為的準繩。
第16則,表明仁義禮智之心能使人愉悅。
第17是,揭示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三、文字研讀中學語文線上-免費資源站:http://www.ywzx8.com
具體分析每則內容:
(1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11)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評析】 孔子這裡所說的“智者”和“仁者”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12)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譯文】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
(1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文】 孔子說:“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會喪失。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會不敬;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但動員百姓時不照禮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1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譯文】 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15)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譯文】 孟子說:“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說的;自己拋 棄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做的。出言使低毀禮義,叫做自己 糟蹋自己。自認為不能居仁心,行正義,叫做自己拋棄自己。仁, 是人類最安適的精神住宅;義,是人類最正確的光明大道。把最 安適的住宅空起來不去住,把最正確的大道捨棄在一邊不去走.這 可真是悲哀啊!”
(16)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譯文】孟子說:“仁的實質是侍奉父母;義的實質是順從兄長;智的實質是明白這兩方面的道理而不背離;禮的實質是在這兩方面不失禮節、態度恭敬;樂的實質是樂於做這兩方面的事,快樂就產生了;一產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17)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譯文】孟子說:“人類不同於禽獸的地方很少(僅在於人懂道理),可是一般人還拋棄這些區別,只有高尚的君子能保留它。舜能夠明瞭各種事物的道理,體察各種人物的心情,是因為他按照仁義去做,不是把仁義作為工具來使用。”
四、討論、質疑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結合你個人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2.試舉出我們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明“仁”內“義”外的觀點。
五、思考、感悟
1.孟子對孔子“仁”的學說做了哪些發展?
明確: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學主張,具體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個字。他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是人心所固有的,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有的人能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自暴自棄,成為品格低下的人。因此,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2.“仁義禮智”它們各自的關係如何?“仁與義”、“仁與禮”、“仁與智”哪種關係最為重要?為什麼?
明確:“仁與義”的關係,“仁”是孔子思想的本質和核心,“義”是評判事物的價值準繩,一個人是否“仁”,是否“禮”,是否“智”最終都由是否知“義”來裁決。“仁”內而“義”外。
六、課時總結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意,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 “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 “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我們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七、課堂練習(30分)中學語文線上-免費資源站:http://www.ywzx8.com
1.默寫名句(4分)
(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2.閱讀下文,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讀後感。(16分)
《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妙啊,管子善於立論!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大凡不廉便什麼都可以拿;不恥便什麼都可以做。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麼都拿,什麼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麼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恥,對沒有恥而感到羞恥,那麼就沒有恥辱了。”又說:“恥對於人關係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耍花樣的人,是根本不能用恥來形容的。”其所以如此,因為一個人的不廉潔,乃至於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生在無恥上。因此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讀後感:
3.(文科必做)閱讀材料,完成各題(10分)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離婁上》)
⑴用斜線(/)給劃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多劃1處扣1分)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
⑵本段材料體現了孟子怎樣的觀點,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4分)
答:指出仁和義是人們行為的準繩。教育人們不可自暴自棄。(2分)
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將“仁”比作是人們最安全的住所,將“義”比作人們最正確的道路。(2分)
陝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學《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學案2
陝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學《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去、賊、惡、焉)和有關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說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論”,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4.孟子運用比喻、對比說理的方法。
【學法指導】教師點撥,學生質疑思考,相互探討
【學習難點】1.理解“性善論”,聯絡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第一課時
『課前自主學習案』
1. 讀準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惡( )之心
強(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謂其君不能者,賊( )其君者也
非惡( )其聲而然也
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
4.翻譯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⑶五穀者,種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5.關於性善論:
孟子強調“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那“性善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論”的最突出體現就在“四端說”,“四端說”把抽象化為具體,是我們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論”的橋樑。所以,我們首先要來一起學習“四端說”。請閱讀文字思考何謂“四端說”(請用課本上的句子回答並解釋)
『課堂探究案』
1.解釋四端:
2. 我們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是不是就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這四種品德了,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
3嘗試對仁義禮智四端展開舉例說明:
4、孟子認為:擴大充實“仁義禮智”四端、“熟之”於“仁”和不“自暴自棄”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孟子都進行了具體論證。那麼,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的時候,主要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從孟子對這種方法的運用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課後訓練案』
簡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處
1.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2.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主備人:劉密 審定人: 稽核人: 年級組長: 使用日期: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第二課時)
『課前自主學習案』
1.歸納整理文章不好理解的詞句
2.請根據內容把相應序號填在橫線上。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的文化心理是誰塑造的?是什麼時候塑造的?我認為應該追溯到春秋戰國,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墨家關注社會,留下的社會理想,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道家關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態度,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法家關注國家,留下的是治國理念,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這就是“_________”。
A.公開、公平、公正 B.平等、互利、博愛
C.仁愛、正義、自強 D.真實、自由、寬容
『課堂探究案』
1.解讀自暴自棄:
指自己不願意居仁心行正義,而且還出言詆譭禮儀的行為。稍加引申,就是自己不願意學好人做好事且自卑自賤,自甘落後甚至自甘墮落。
生活中怎樣對待“自暴自棄”行為或人?
2. 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認為每一個人都要有這四種“心”,少了其中任何一種“心”都不能算做是嚴格意義上的人,其實這四種“心”也應該是對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的要求。針對2011年小悅悅被兩車相繼碾壓,七分鐘內十八位路人都視而不見,後終被拾荒者救助的事談“仁義禮智”的現實意義。(整理寫出五六百字的短文)
【拓展閱讀】
閱讀《莊子》有選段寫出人生心得: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①者承蜩②,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③株拘④;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註釋】①痀僂:駝背。②蜩:蟬。③厥:豎。④株拘:樹根盤錯處。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導學案
【教學目標】
1、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去、賊、惡、焉)和有關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說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論”,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教學重點】
1、重點講授第1則、6則 。
2、學習和掌握重點字彙
【教學難點】
1、理解“性善論”,聯絡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在座不少同學在小時候都背過《三字經》,相隔時間久了,或許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對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不少人對這句話產生了疑問,“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嗎?”但也有人對此深信不疑。先秦諸子的一位儒學大師就堅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稱為“亞聖”的孟子。
同學們,還記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幾秒鐘的時間一座城市化為廢墟,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捐款,解囊相助,時刻關注著四川人民。那我想問一下,他們、你跟四川的同胞是親戚嗎?是朋友嗎? 認識嗎?——不認識,那你們為什麼會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淚水呢?
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別人的痛苦、不幸、危難等覺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側隱之心。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跟隨孟子的腳步去探尋 “人性本善”的豐富內涵。
二、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惡( )之心
強(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
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非惡其聲而然也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4、翻譯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⑶五穀者,種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三、關於“性善論”
孟子強調“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那“性善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論”的最突出體現就在“四端說”,“四端說”把抽象化為具體,是我們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論”的橋樑。所以,我們首先要來一起學習“四端說”。請閱讀文字思考何謂“四端說”(請用課本上的句子回答並解釋)
四、教材探究
1、從課文所選的6段選文來看,課題就是全篇所闡發的中心,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本來就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而且它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四肢一樣。那麼,孟子是透過怎樣的方式、或者說是運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引出這個中心的?
2、在孟子看來,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那麼,我們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是不是就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這四種品德了?縱觀全文,孟子認為,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
4、孟子認為:擴大充實“仁義禮智”四端、“熟之”於“仁”和不“自暴自棄”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孟子都進行了具體論證。那麼,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的時候,主要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從孟子對這種方法的運用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5、簡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處
1.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2.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五、昇華主題,總結教學:
六、課外作業: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麼時候,社會上已不再那麼欣賞“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個性”這個詞語的風靡。善於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學生自然不甘落伍,於是“你真有個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評價。我們在張揚自己個性的時候,需要不需要顧及到對社會的影響?個性的張揚對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社會到底需要張揚什麼樣的個性?
請以“個性的張揚與社會的需要”為標題,運用本文中學習的三種說理的方法,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教學設計3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繼續積累文言實詞(去、賊、惡、),虛詞(焉)
和有關的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說。
情感目標: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論”,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教學重點】
1、重點講授第1則、6則 。
2、學習和掌握重點字彙
【教學難點】
1、理解“性善論”,聯絡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在座不少同學在小時候都背過《三字經》,相隔時間久了,或許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對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不少人對這句話產生了疑問,“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嗎?”但也有人對此深信不疑。先秦諸子的一位儒學大師就堅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稱為“亞聖”的孟子。
同學們,還記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幾秒鐘的時間一座城市化為廢墟,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而遠在深圳的你們,也是紛紛捐款,時刻關注著四川人民。那我想問一下,你跟他們是親戚嗎?是朋友嗎? 認識嗎?——不認識,那你們為什麼會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淚水呢?
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別人的痛苦、不幸、危難等覺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側隱之心。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跟隨孟子的腳步去探尋 “人性本善”的豐富內涵。
二、關於“性善論”
孟子強調“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那“性善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論”的最突出體現就在“四端說”,“四端說”把抽象化為具體,是我們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論”的橋樑。所以,我們首先要來一起學習“四端說”。
1、四端說(請學生用課本上的句子回答)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請學生解釋)
惻隱,就是憐恤、同情。
羞惡,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
辭讓,就是推讓、謙讓。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發端。
(老師引導學生舉例展開“四端說”,加深學生的理解)
①孟子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忽然看見小孩子將要掉進井裡,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不是因為與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在鄉里朋友那裡求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那小孩子的哭聲才這樣的。因為這種同情心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
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說出一兩個呢?(學生例舉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師講解,“四端”例子由學生自行討論交流,老師給予指導、總結)
②例:不久前我們學習的孟子選篇中的《齊人一妻一妾》最能體現這羞惡之心。絲毫無羞恥之心的齊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後,還在妻妾面前表現出與達官貴人共食的傲慢樣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經是“非人”了。相反,齊人的妻妾抱頭痛哭,以她們的丈夫為恥。
總結句:請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對於自己的錯誤有羞恥之心,面對他人的醜惡行為有憎惡之心,說明你心中保持著“性善”中“義”的一面。
③例:“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時,讓婦女兒童先離開;老師組織學生先離開,自己留在最後。坐車不為老人讓座。
總結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謙讓便是知禮的最基本表現。
④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堅持真理“日心說”奉獻了寶貴的生命。
總結句: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需要我們分辨。或許分辨它們需要突破重重阻礙,或許我們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我們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腳步。
剛才大家對仁義禮智的發端內涵討論激烈,可見對此已經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那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嗎?不是。他們是統一的整體。第一則中有這樣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就是說人有仁義禮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樣。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個身體完整的人。一個人失去仁義禮智,便不是一個心靈完整的人。
齊讀第1段選文,討論研究問題:
2、從課文所選的6段選文來看,課題就是全篇所闡發的中心,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本來就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而且它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四肢一樣。那麼,孟子是透過怎樣的方式、或者說是運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引出這個中心的?
——首先是運用了層進式的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首先提出一個觀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之心”就是“惻隱之心”,既然人皆有“惻隱之心”,那麼,就會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會有“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了。這裡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邏輯手法,層層推進,一步步逼近論說中心,這種運用層進式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極強的一種手法,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第二是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從大的方面來講,先從正面立論:“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著從反面推論:“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著再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歸為“仁義禮智”四端,最後引出所要論說的中心——正反對比,辯證有力!
透過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論說中心的手法極富理性,辯證有力,但是,運用層進式也好,運用正反對比也好,而從邏輯上來說,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獨對並非是全文論說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一觀點不惜調動了“例證法”和“正反對比法”展開了全面而深刻的論證,這是為什麼?你從孟子所運用的“例證法”的論證中能得到一個怎樣的啟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個觀點是直接推理出論說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它就像為了求證一個幾何命題而精心設定的一個座標點,這個座標點如果不存在,那麼有待求證的命題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個直接推理出論說中心的重要理論基礎如果站不住腳,本文的論說中心也就站不住腳。
——從孟子所運用的“例證法”的論證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運用“例證法”論證觀點時,舉例要全面,絕不能使用“孤證”。而“孤證”現象在我們同學的作文中卻是屢見不鮮的。
3、在孟子看來,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那麼,我們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是不是就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這四種品德了?縱觀全文,孟子認為,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
——不是。“‘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並不等於“仁義禮智”,只是說我們具備了達到“仁義禮智”境界的潛能。
——在孟子看來,我們要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個方面:①要“擴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誠”、“強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棄”。
4、孟子認為:擴大充實“仁義禮智”四端、“熟之”於“仁”和不“自暴自棄”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孟子都進行了具體論證。那麼,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的時候,主要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從孟子對這種方法的運用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時主要用的是“喻證法”。運用“喻證法”時,喻體越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就越能深入淺出地證明論點。
三、昇華主題,總結教學:
孟子告訴我們擁有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擁有了“仁義禮智”,只是說我們具備了達到“仁義禮智”境界的潛能。問題的關鍵就是你有沒有去發現並挖掘這種所固有的潛能,也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擴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潛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棄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墮入了邪惡。你又是怎樣不斷挖掘你的潛能的?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巨大的潛能,你是一個火炬,要看你怎樣把他點燃,你是一塊寶藏,要看你怎樣去挖掘;你是一顆星星,要看你怎樣去發光。
我們學習先秦諸子散文,不僅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詞句,還要品味其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文化內涵。孟子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但是有發端之後還要不斷向內心求取,還要使他成熟,不能自暴自棄,只有這樣才能把仁義禮智四端發揚光大。
四、寫作借鑑:
本文所選的是孟子有關“修身”方面問題的重要論說,主要闡發的是“仁義禮智”的“四端之說”,它是孟子“性善論”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去認真地學習體會,並要積極地繼存和發揚。與此同時,作為議論性的文章,孟子經常採用的層進、對比和比喻說理的方法,更是我們必須學習和借鑑的。因此,老師要給大家佈置一個練習,請大家抄一下。
五、課外作業: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麼時候,社會上已不再那麼欣賞“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個性”這個詞語的風靡。善於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學生自然不甘落伍,於是“你真有個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評價。我們在張揚自己個性的時候,需要不需要顧及到對社會的影響?個性的張揚對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社會到底需要張揚什麼樣的個性?
請以“個性的張揚與社會的需要”為標題,運用本文中學習的三種說理的方法,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原文和譯文(翻譯)
1、【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見孺子將人於打,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④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⑤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6)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剛端於我(7)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註釋】①不忍人之心;憐憫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驚懼。側隱:哀痛,同情。④內交,內交即結交,內同 “納”。⑤要(yao)譽:博取名譽。要同“邀”,求。(6)端:開端,起 源.源頭。(7)我:同“己”。(8)然,同“燃”。(9)保:定,安定。
【譯文】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裡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棋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 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問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 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2、【原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譯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
3、【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2)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3)
【註釋】(1)幾希:趙注云:“無幾也。”(2)庶物:與庶民的涵義相近,指萬物,庶在此是眾的意思。(3)非行仁義:趙注云:“非強力行仁義也。”
【譯文】孟子說:“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的地方很細小,普通人把它丟棄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萬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從仁義行事,不是去推行仁義。”
【段意】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性,也就是仁義。這一點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間會有聖賢、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為聖賢保有了人住,而其他人則或多或少丟棄了它。所謂“推行仁義”,是指帶有功名心去行仁義,“非以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所謂安而行之也”(朱熹《集註》)。只有自覺地依從仁義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說的那樣,隨心所欲而不違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義的本性。
4、【原文】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1)反身而誠,(2)樂莫大焉。強恕而行,(3)求仁莫近焉。”
【註釋】(1)萬物皆備於我:趙注云:“謂人為成人以往,皆備知天下萬物,常有所行矣。”朱熹《集註》雲:“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則君臣父子、小則事物細微,無一不具於性分之內也。”(2)反身而誠:趙注云:“反自思其身所施行皆能實而無虛,則樂莫大焉。”朱熹《集註》雲:“言反諸身而所備之理皆如好好色、惡惡臭之實然,則其行之不待勉強而無不利矣,其為樂孰大於是。”(3)強恕而行:趙注云:“當自強勉以忠忽之道。”朱熹《集註》雲,“強,勉強也。恕,推己以及人也。”
【譯文】孟子說:“萬物都為我所具備。透過自身實踐而覺得它們的正確,快樂沒有比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沒有比這更近的了。”
【段意】此章中的“萬物皆備於我”,是流傳很廣的一句名言。孟子認為,世間萬物的根本原理,其實都具備於人的本性之內,只須一一把它們發現、發揮出來就行。
5、【原文】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1)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註釋】(1)荑(tí提)稗:朱熹《集註》雲:“草之似谷者,其實亦可食,然不能如五穀之美者。”
【譯文】孟子說:“五穀是作物中的伎伎者,如果不成熟還及不上稀米、稗草。仁,也在於使之成熟而已。”
【段意】此章可與上一章聯絡起來看,仁本身還有成熟與否的問題,說仁不成熟還及不上稗草,正如朱熹所說:“為仁必貴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種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難熟,而甘為他道之有成也。”(《集註》)
6、【原文】孟子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1)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2)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3)舍正路而不由,(4)哀哉!”
【註釋】(1)暴:朱熹《集註》雲:“猶害也。”(2)非:朱熹《集註》雲:“猶毀也。”(3)曠:此作動詞用,意為空出。(4)由:遵循,行走。
【譯文】孟子說:“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談,自棄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為。言談詆譭禮義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據仁、遵循義來行事叫做自棄。仁是人們安適的住宅,義是人們正當的道路。空著安適的住宅不去居住,丟開正當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段意】孟子認為,仁、義都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這些準則行事就是自暴自棄。朱熹《集註》說:“此聖賢之深戒,學者所當猛省也。”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教學參考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教學參考
重點、難點
1.主要是講授第1則、第4則、第5則、第6則選文。
2.引導學生把握孟子的“四端”說。
3.學習和掌握加點的重點字彙: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曠安宅而弗居
選文解讀
孟子對人性充滿了信心。他認為仁、義、禮、智的發源都在人的內心之中。
孟子在第1則選文中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說人人都有對別人的痛苦、不幸、危難等覺得不忍和同情的心理,簡單地說就是人人都有憐恤別人、同情別人的心理。“先王”以下幾句不妨放到後面去談。為什麼說人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理呢?孟子是這樣解釋的:“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舉的例子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說服力。的確,如果忽然看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裡面,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不是為著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著在鄉里朋友那裡求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那小孩子的哭聲才這樣的。不為任何目的就自然而然地為那個將要落井的孩子而恐懼而同情,這就證明了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理(由這句話也可以看出,所謂“不忍人之心”和“怵惕惻隱之心”以及下文所說的“惻隱之心”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照孟子的看法,人本然地擁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就像他本然地擁有不忍人之心即惻隱之心一樣。所以他斷然地說:“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朱熹在《孟子集註》解釋說:“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此(怵惕惻隱之心)即所謂不忍人之心也。……羞,恥己之不善也。惡,憎人之不善也。辭,解使去己也。讓,推以與人也。是,知其善而以為是也。非,知其惡而以為非也。”這些解釋很有參考價值。“羞惡”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辭讓”就是推讓、謙讓。“端”就是發端。“四體”就是四肢。總之,沒有同情心、羞惡心、謙讓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惡心、謙讓心、是非心分別是仁、義、禮、智的發端,因此人擁有仁、義、禮、智之發端就像他擁有四肢一樣。
人都有仁之發端、義之發端、禮之發端、智之發端,所以也都有做到仁、義、禮、智的可能性;“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人都有四端,可自己說自己不行(說自己做不到仁、義、禮、智),這是自己賊害自己;說他的國君不行(說他的國君做不到仁、義、禮、智),這是賊害他的國君。擁有這四種發端不意味著人可以高枕無憂、萬事大吉了,關鍵是必須儲存和擴充這四端:“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同“燃”。“達”即通,這裡指泉水流出去。“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周都有海,所以稱中國為海內,稱外國為海外,稱天下為四海。孟子認為,所有具有仁、義、禮、智之發端的.人,若曉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開始燃燒一樣(最終將形成燎原之勢),就會像泉水剛剛開始流出去一樣(最終將匯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這四端擴充開來,就足以擁有天下,假如不把這四端擴充開來,就不足以侍奉父母。這就是儲存和擴充仁、義、禮、智之發端的重要性。現在回頭看看這一則選文開頭的那段話:“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這顯然也是強調擴充四端的重要性,只不過是就仁之發端一個方面而言的。“先王”即古代帝王,通常指歷史上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名的帝王。孟子這段話意思是說,古代聖賢之君正因為有憐恤別人的心理,所以就有了憐恤別人的政治。以憐恤別人的心理,來實行憐恤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運轉一件小東西那樣容易了。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仁、義、禮、智之發端,儲存而且擴充這四端極為重要。
第二單元《孟子》選讀[]七、仁義禮智,我固有之第4則選文的意思跟第1則是相關的:“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說,人世間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瑣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備了(仁、義、禮、智之發端就包含在其中)。反省自己認為自己是真誠的,即是說行仁、行義等都發自內心,就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快樂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沒有比這更近的了。“強恕而行”恰恰是把“仁之端”擴充為仁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第5則選文中,孟子打了一個奇妙的比喻。他說:“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穀”即稻、黍、稷、麥、豆。“荑”通“稊”,是一種形似稗子的草,實如小米,叫做稊米。“稗”是一種一年生的禾草,葉子似稻,雜生於稻田中,對稻子的生長有害,其種子稱為稗子。跟稊米、稗子相比,五穀當然都是好的種子,但是假如五穀種下去之後不能生長成熟,還不如成熟的稊米和稗子。這個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以這個道理作基礎,孟子說:仁的價值,也在於使它成熟,否則它就像沒長成熟的五穀一樣,沒有太大的意義。這話說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發端,然而必須使它成熟。這種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擴而充之”。
必須堅信自己能夠做到仁義禮智,能夠“居仁由義”。在第6則選文中,孟子說:“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說,自暴和自棄都是不可取的。自暴即“言非禮義”,也就是說話違背禮義。自棄即自身不能居心於仁、由仁義行,──之所以稱之為自棄,是因為人原本擁有仁義的發端。孟子又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來說明居心於仁、由義而行的必要性:仁是人安適的住宅,義是人正確的道路,空著安適的住宅而不居(比喻不居心於仁),捨棄正確的道路而不走(比喻行不由義),真的是很可悲啊!
孟子的文章在表達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這是用火由開始燃燒到成為熊熊大火、泉水由開始流出到彙集成江河,來比喻把仁義禮智的發端擴大充實開來的氣象。“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這是用不應該空著安適的住宅而不居、不應該捨棄正路而不走,來比喻人應該居心於仁、由義而行。“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這是用五穀雖然是好的種子,但假如種下去之後沒有生長成熟則沒有太大的價值,來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假如不擴大充實之,也沒有太大的價值。這些比喻都鮮明生動,可謂神來之筆。
問題探究
簡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處:
1.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2.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提示:
1.用火由開始燃燒到成為熊熊大火、泉水由開始流出到彙集成江河,來比喻把仁義禮智的發端擴大充實開來的氣象,鮮明生動,言簡意賅。
2.用五穀雖然是好的種子,但假如種下去之後沒有生長成熟則沒有太大的價值,來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假如不擴大充實之,也沒有太大的價值,把擴充仁之端的必要性說得十分透徹而且生動。
3.把仁比作人安適的住宅,把義比作人正確的道路,簡潔有力、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人應該持守、踐履仁義的道理。
思考與練習解題思路
一、孟子說:“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提示:人原本擁有的仁的發端就好比種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長並且結出成熟的子實(這就是仁),那就像沒有長成的五穀一樣沒有多少價值。因此,關鍵是要擴大充實那仁的發端。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後用一兩句話,概括你從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認識或啟發。(短文略)
提示:
1.記得父母的年紀雖然是一件小事,卻顯示了對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一“懼”,全是摯情。
2.“不遠遊”是深情,“遊必有方”也是深情。
3.母親打得不痛,竟傷心以至於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實際上是至孝使然。
有關資料
1.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方其乍見孺子入井時,也著腳手不得。縱有許多私意,要譽鄉黨之類,也未暇思量到。但更遲霎時,則了不得也。是非、辭遜、羞惡,雖是與惻隱並說,但此三者皆自惻隱中發出來。因有惻隱後,方有此三者。惻隱比三者又較大得些子。
孟子論“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怵惕惻隱”一段,如何說得如此好?只是平平地說去,自是好。而今人做作說一片,只是不如他。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心,統情性者也。端,緒也。因情之發露,而後性之本然者可得而見。
四端本諸人心,皆因所寓而後發見。
問“推”字與“充”字。曰:“推,是從這裡推將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得此,充則填得來滿了。注水相似,推是注下水去,充則注得這一器滿了。蓋仁義之性,本自充塞天地。若自家不能擴充,則無緣得這個殼子滿,只是個空殼子。”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五十三)
此章論仁政之本,以“擴而充之”為主。首二節“不忍人之心”言治本,“行不忍之政”言治法,“運之掌上”言治驗。一提全神俱振,以下不過申明當擴充。收四句用一反扣,則氣更旺。
孟子一生與人言,只是挑人不忍之心。此章是學問政治之大本。
(清·方宗誠《論文章本原》)
陳澧曰:“孟子所謂性善者,謂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謂人人之性,皆純乎善也。”(《東塾讀書記》卷三)孟子所謂性善,只謂人皆有仁義禮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擴而充之,則為聖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擴而充之,非其性本與善人殊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孟子以為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四端。擴而充之,則為仁、義、禮、智之四德。四德為人性發展之自然結果,而人之所以須發展人性,因必如此方為盡“人之所以為人者”,非因四德為有利而始行之也。四德之行,當然可生於社會有利之結果,此結果雖極可貴,然亦系附帶的。猶之藝術家之作品,固可使人愉悅,然此乃附帶的結果;彼藝術家之創作,則所以表現其理想與情感,非為求人悅樂愉快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評“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章
人何以必須擴充此善端?此亦一問題也。若依功利主義說,則人之擴充善端於社會有利,否則有害,此即墨子主張兼愛之理由也。惟依孟子之意,則人必須擴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為人也。孟子曰: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
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義,亦即人之所以別於禽獸者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評“五穀者,種之美者”章
所以貴乎熟者,只是要得此心與義理相親。苟義理與自家相親,則非理之事,自然相遠。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八)
末句收得極妙……
(《四書評》)
4.評“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章
露居野處,失足迷途,真個可哀。
(《四書評》)
此章以“仁,人之安宅”二句為主,末節文情悱惻之至。
(清·方宗誠《論文章本原》)
參考譯文
1孟子說:“人都有對別人的痛苦、不幸、危難等感覺不忍的心情(即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人都有同情心)。先王有憐恤別人的心情,於是就有了憐恤別人的政治。以憐恤別人的心情,實行憐恤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運轉小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道理就在於)如果忽然看見一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裡面,那麼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不是為著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著在鄉里朋友那裡求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那小孩子的哭聲才這樣。由此看來,沒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沒有羞惡(因自身不善而羞恥、見他人不善而憎惡)之心,就不是人;沒有謙讓之心,就不是人;沒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發端;羞惡之心,是義的發端;謙讓之心,是禮的發端;是非之心,是智的發端。人有仁、義、禮、智之發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種發端自己卻說自己不行(自己說自己做不到仁、義、禮、智)的人,是自己殘害自己;有這四種發端卻說他們的國君不行(說他們的國君做不到仁、義、禮、智)的人,是賊害他們的國君。所有具有這四種發端的人,若曉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開始燃燒一樣(最終將形成燎原之勢),就會像泉水剛剛開始流出去一樣(最終將匯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這四種發端擴充開來,就足以擁有天下;假如不把這這四種發端擴充開來,就不足以侍奉父母。”
2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惡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是仁的發端);羞惡心,屬於義(是義的發端);恭敬心,屬於禮(是禮的發端);是非心,屬於智(是智的發端)。仁、義、禮、智,不是從外部給予的,自己本來就擁有這些,只是人們不用心思想、領悟罷了。所以說:“向內心追求就會得到它(仁、義、禮、智),不向內心追求就會失去它。”
3孟子說:“人跟禽獸不同的地方只有一點點,一般人丟棄了它,君子則儲存了它(所以他才成為君子)。舜明白萬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各種人際關係,仁義根於內心而所行都從仁義出,不是認為仁義是美好的然後努力去推行它。”
4孟子說:“人世間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瑣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備了(仁義禮智之發端即在其中)。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誠的(就是說行仁、行義等都發自內心),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快樂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沒有比這更近的了。”
5孟子說:“稻、黍、稷、麥、豆五穀,都是好種子;可是假如種下去之後不能生長成熟,還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於使它成熟罷了。”
6孟子說:“自己殘害自己的人沒法和他談什麼善言,自己放棄而不求上進的人沒法和他有所作為。說話違背禮義,這就叫自己殘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於仁、由義而行,這就叫自己放棄。仁,是人安適的住宅;義,是人正確的道路。空著安適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於仁),捨棄正確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義),可悲啊!”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選修)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一、 教學目標:
1、 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有關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說。
3、進一步學習孟子運用層進、對比和比喻說理的方法。
二、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出示教學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選讀的最後一篇:《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學習要求總體上與學習其他“諸子散文”一樣,還是三點:一是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有關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觀點,三是學習說理方法。本課的學習目標是:1、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有關的文言句式。2、把握孟子的“四端”說。3、進一步學習孟子運用層進、對比和比喻說理的方法。
(二)檢查預習:
1、齊讀課文,糾正讀誤,再齊讀。
2、請同學們根據自讀對不懂的詞句進行質疑,師生討論,共同釋疑。
3、老師向同學們質疑,師生討論,依次釋疑:
①、 課題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應如何理解?
②、 課文開頭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 應如何理解?
③、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與“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中的兩個“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樣?
④、 “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中的“要”和“鄉黨”該怎樣理解?
⑤、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的“擴而充之” 應如何理解?
⑥、 第4段中“樂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該怎樣理解?
(三)、齊讀第1段選文,討論研究問題:
1、從課文所選的6段選文來看,課題就是全篇所闡發的中心,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本來就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而且它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四肢一樣。那麼,孟子是透過怎樣的方式、或者說是運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引出這個中心的?
——首先是運用了層進式的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首先提出一個觀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之心”就是“惻隱之心”,既然人皆有“惻隱之心”,那麼,就會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會有“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了。這裡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邏輯手法,層層推進,一步步逼近論說中心,這種運用層進式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極強的一種手法,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第二是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引出論說中心的。從大的方面來講,先從正面立論:“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著從反面推論:“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著再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歸為“仁義禮智”四端,最後引出所要論說的中心——正反對比,辯證有力!
2、透過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論說中心的手法極富理性,辯證有力,但是,運用層進式也好,運用正反對比也好,而從邏輯上來說,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獨對並非是全文論說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一觀點不惜調動了“例證法”和“正反對比法”展開了全面而深刻的論證,這是為什麼?你從孟子所運用的“例證法”的論證中能得到一個怎樣的啟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個觀點是直接推理出論說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它就像為了求證一個幾何命題而精心設定的一個座標點,這個座標點如果不存在,那麼有待求證的命題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個直接推理出論說中心的重要理論基礎如果站不住腳,本文的論說中心也就站不住腳。
——從孟子所運用的“例證法”的論證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運用“例證法”論證觀點時,舉例要全面,絕不能使用“孤證”。而“孤證”現象在我們同學的作文中卻是屢見不鮮的。
3、在孟子看來,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那麼,我們具備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是不是就已經具備了“仁義禮智”這四種品德了?縱觀全文,孟子認為,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
——不是。“‘仁義禮智’四種發端”並不等於“仁義禮智”,只是說我們具備了達到“仁義禮智”境界的潛能。
——在孟子看來,我們要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個方面:①要“擴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誠”、“強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棄”。
4、孟子認為:擴大充實“仁義禮智”四端、“熟之”於“仁”和不“自暴自棄”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孟子都進行了具體論證。那麼,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的時候,主要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從孟子對這種方法的運用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孟子在論證這三個觀點時主要用的是“喻證法”。運用“喻證法”時,喻體越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就越能深入淺出地證明論點。
(四)、總結教學,佈置課外作業:
1、總結教學:
如此看來,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已經基本達成了。
現在老師對本文作一個簡單的小結:本文所選的是孟子有關“修身”方面問題的重要論說,主要闡發的是“仁義禮智”的“四端之說”,它是孟子“性善論”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去認真地學習體會,並要積極地繼存和發揚。與此同時,作為議論性的文章,孟子經常採用的層進、對比和比喻說理的方法,更是我們必須學習和借鑑的。因此,老師要給大家佈置一個練習,請大家抄一下。
2、課外作業: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麼時候,社會上已不再那麼欣賞“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個性”這個詞語的風靡。善於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學生自然不甘落伍,於是“你真有個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評價。我們在張揚自己個性的時候,需要不需要顧及到對社會的影響?個性的張揚對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社會到底需要張揚什麼樣的個性?
請以“個性的張揚與社會的需要”為標題,運用本文中學習的三種說理的方法,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