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山市的教學過程

課文山市的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誦讀。培養文言語感,理解文言詞彙,疏通文意。

2.想像。再現“山市”奇景,理清文章思路。

3.運用。學習文章手法,進行片段練習。

課前準備

1.合理劃分小組

2.初步預習課文

學習過程

匯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圖片,匯入情境。

師:剛才我們展示的這幾幅圖片就是人們常說的“海市蜃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山市》一文,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奇異的“山市”蜃樓的畫面,其實,“山市”跟“海市”一樣,都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一次,所以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蒲松齡筆下的“山市”,去感受它的奇妙。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活動一:誦讀,疏通文意。

(一)誦讀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對於文言文的學習更離不開一個“讀”字。我們要透過朗讀,掌握生僻字詞的讀音,把握語音的抑揚頓挫,熟悉課文的基本內容。請同學們先自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提示用圈點法劃出生字。

指名說出生字詞,然後多媒體展示,一起朗讀識記生字。

奐(huàn)山禹(yǔ)青冥(míng)禪(chán)院

飛甍(méng)高垣(yuán)睥睨(pìnì)連亙(gèn)

窗扉(fēi)逾(yú)時倏忽(shū)

師:請同學們再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反覆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停頓。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或大聲朗讀,或搖頭晃腦似的吟讀,或同桌對讀,或小組齊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在你朗讀的過程中,有沒有拿不準朗讀停頓的句子?

生:“然數年恆不一見”一句該怎樣停頓?

師:哪位同學能幫助她一下?

生:我認為這個句子應該這樣讀:“然數年/恆不一見”

師:好,同學們同意這種讀法嗎?

生齊:同意。

師:還有其他句子嗎?

生:“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這一句我不知道該怎樣讀?

生:應該這樣讀吧,“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師:這樣停頓可以嗎?

生:“不可計/其層次矣”停頓得不恰當,我認為應該讀為“不可/計其層次矣”

師:很好,按照意義“計其層次”應該是連在一起的。還有其他句子嗎?

生:沒有了。

師:為了檢查課文是不是讀熟了,老師想了一個辦法,請同學們看大螢幕。(大螢幕出示去掉句讀後的原文),自己試讀一下,看能否流暢地把文段讀下來。

學生自由試讀

師:哪位同學為大家朗讀一下?

生紛紛舉手,師指名朗讀,然後齊讀。

點評:該環節以誦讀入手,讓學生在誦讀中掃除字詞障礙,掌握課文的朗讀節奏,為下面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做鋪墊。其中去掉句讀朗讀一環節,比較巧妙地檢測了學生對課文文意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二)譯讀

師:同學們剛才的朗讀,字音、停頓都把握得不錯,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對於文章內容是不是理解了呢?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試著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圈注難點,教師適時提示。

師:同學們在小組合作翻譯的過程中,有沒有本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詞句?

生:“高垣睥睨”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能為他解答一下?

生:“高垣”是高牆,“睥睨”是指城牆上呈凹凸形的矮牆,合起來可以理解為高高低低的城牆。

師:對於這個解釋,你還滿意嗎?(滿意)還有其他疑難嗎?

生:“危樓”是什麼意思?

師:“危樓”就是危險的樓,是不是?

生齊:不是。

師:那是什麼?

生:應該是高樓的意思。李白的《夜宿山寺》一詩中有一句“危樓高百尺”,就是這個意思。

師:引申得很好,“危”在這裡是“高”的意思。

生:“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這句話該怎樣翻譯?

師:哪位同學能翻譯一下?

生: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有的靠著,有的站著,姿態各不相同。

師:非常準確。注意其中的“或”,在文言文中,“或”有“有人”“有時”“或許”等多個意思,在這裡根據文意可以理解為“有人”。

師:還有其他疑難嗎?(沒有了)好,看來同學們剛才在疏通文意的時候,小組合作得非常成功,大部分問題都在小組內得到了解決。

點評:該環節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疏通文意,多數疑難詞句都在小組內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由於時間關係,教師未對文中難點做深入點撥,此環節沒有突出文章詞句方面的重難點。

活動二、想像,理清文章思路。

師:同學們在剛才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文章用詞方面突出的語言特點?

生:用了很多表示時間的詞。

生:用了誇張。

師:誇張是一中修辭,不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後面我們要講這個問題的。

生:用了很多四個字的詞語。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那就讓我們再讀課文,畫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和四字美詞,怎麼樣?

生讀課文,找詞語。

師:請同學們將劃出的詞語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生小組交流。

師:關於時間的詞語有哪些?請各小組說說,看哪個小組說得最全面,最準確。

生:我們小組找了四個,忽、未幾、既而、倏忽。

生:我們找了六個,忽、無何、未幾、忽、既而、倏忽。

師:確實不少了,那麼還有沒有?

生:應該是七個,還有一個“逾時”。

師:對。“逾時”也是表示時間的,總共有七個,請看大螢幕。

學生結合大螢幕歸納:

表示時間的詞語

忽(忽然)——無何(不久,不一會兒)——未幾(與“無何”含義相同)——忽

——既而(不久)——逾時(過了一會兒)——倏忽(突然)

師:我們再來看寫景的四字美詞。大家都找了哪些呢?

生:高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生:還有孤塔聳起、高垣睥睨。

生:還有風定天清、一切烏有。

師:文中的四字美詞真不少,同學們都找得非常用心,讓我們結合大螢幕熟悉一下:

寫景的四字美詞

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注意邊讀邊記一下剛才我們找的這兩類詞語。

學生讀課文,大螢幕出示課文,讓學生在空格處填寫這兩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師:隨著時間的推移,山市在不斷地變化,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看看,作者共描寫了幾幅不同的畫面。

生:三幅:孤塔、城郭、危樓。

生:應該是四幅吧。還有宮殿。

師:同學們說,應該是幾幅呢?

生齊:四幅:孤塔、宮殿、城郭、危樓。

師:作者蒲松齡按時間順序描繪了四幅畫面,為我們再現了山市初生、發展直至高潮的過程,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描寫山市內容的文字劃分層次。

學生小組討論分層。

師:對於大家討論的結果,我們先不集體展示,讓我們對課文進行分層次朗讀,看看大家的意見是不是一致。男同學讀第一層初生階段,女同學讀第二層發展階段,全班齊讀第三層高潮階段。

學生分層朗讀。

師:在剛才朗讀的過程中,老師發現多數同學的意見是一致的,但在一、二層的分界處有個別小組出現分歧。同學們想一想,第一層應到“念近中無此禪院”,還是“始悟為山市”?

生:始悟為山市。

師:為什麼?

生:應為到這裡山市才初露端倪。

師:有道理。作者把握住了山市變幻莫測的特點,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層次分明。

師板書:

A.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變幻莫測)

B.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C.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師:目睹山市奇景,是偶爾機緣裡的幸運。蒲松齡的《山市》文景皆佳,韻味盪漾。無論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曲盡其妙,給人以身臨其境賞心悅目之感。對於這樣的名篇佳作,我們當然要熟讀成誦。同學們不妨先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層,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背誦下來。

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層次。

點評:該環節結合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和四字美詞,理清了文章寫作思路,明確了山市的變化過程,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和寫作特點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在最初的課堂設計中,本來有一個用簡單的圖示描繪文中幾幅畫面的環節,想借助這個環節讓學生形象地再現山市奇景,從而培養想象力,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可惜因為時間緊張不得不去掉了。

活動三、運用,片段描寫練習。

師:這篇文章在寫法上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四字美詞和層次分明外,值得我們學習推敲的地方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一下。可以運用“多側面發現”的方法,從詞語運用、修辭方法、描寫角度、情感表達以及同學們可以發現的其他方面加以體會。

學生小組討論。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所發現的文章值得我們學習的美點。

生:“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用了誇張,寫出了樓的高。

生:“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用了排比。

生:“數至八層,裁如星點”用了比喻。

師:這些都是從修辭的角度說的,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發現,比如說文章詳略的安排。

生:“危樓”是詳寫的,其他是略寫的。

師:你讀得很細緻,文章既有宏觀的勾勒,也有細緻的描繪。

生:還有動靜和靜景的結合。

師:很好。這也是景物描寫的一個角度。

總結歸納:

透過同學們剛才的發言,我們不難看出,文章在寫法上的'美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修辭恰當。“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是巧妙的誇張;“數至八層,裁如星點”是生動的比喻;“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是整齊的排比。

②詳略得當。作者寫城郭“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頗有恢宏氣象,以虛代實,粗粗勾勒了一個龐大城市的規模和輪廓。但對“危樓”,不僅描摹了樓的高大、雄偉以及它簡潔、明朗的結構,而且還用富有表現力的筆墨,寫出了樓上各色人等的活動,細膩點染了樓中人物的風姿和神態。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令人賞心悅目。一系列四字美詞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明瞭而又富於表現力。

③動靜結合。作者採用虛實相生、動靜相結合的筆法,具體描繪了山間蜃景中變幻莫測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態,寫得極有情味,令人目不暇接。

同學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只有能為我所用的東西才會成為屬於自己的知識,蒲松齡用如此優美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我們不妨學習文章的寫法,結合自己平時的觀察,試著寫一段景物描寫片段。比如日出、日落,風雨……要求:運用時間順序,寫出景物的變化,同時適當運用文中所學的其他手法。

學生自由練筆,然後指名朗讀,相互點評。

(學生片段描寫略。)

點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該環節重在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文章寫法,並結合片段描寫加以具體運用。

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習貴在養成好的習慣,對於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最好的習慣就是積累,這一課,老師建議你積累以下內容……

附:知識積累卡

表示時間的詞語

忽(忽然)、無何(不久,不一會兒)、未幾(與“無何”含義相同)

既而(不久)、逾時(過了一會兒)、倏忽(突然)

通假字

一切烏有:“烏”同“無”。

裁如星點:“裁”同“才”。

古今異義詞

直接:古義:一直連線到;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

睥睨:古義:指女牆,即城牆上呈凹凸形的矮牆;今義:斜著眼睛看。

危樓:古義:高樓;今義:結構不安全的有危險的樓房。

四字美詞

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難句翻譯:

①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之一。

②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低低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③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

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有靠著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

⑤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

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

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我們除了積累好詞、好句之外,還可以積累美文,積累經典的古詩詞等等,希望同學們能真正養成善於積累的習慣,它會使你在語文學習中獲益匪淺。

教後反思

大致採用了以下幾種學法:

1.情境設定法。課前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從感性上讓學生自然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

2.誦讀法。教法千變,朗讀為本,對文言文的教學來說,誦讀尤為重要。整堂課我以誦讀貫穿始終,從初讀、譯讀到理讀、背讀,從朗讀入手,讓學生把握文言文的節奏,體會文意,賞析美點,尤其是其中的去掉句讀競讀和小組分層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考查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3.質疑法。教學過程中,我一直鼓勵學生相互釋疑,教師只作適當補充,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討論法。小組合作討論是這節課的主導學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5.畫圖法。《山市》中的景色瞬息萬變、虛無縹緲,比較適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課堂設計中我本想從兩個層面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創造性複述來培養學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以畫圖的形式來培養學生將語言轉化為圖景的空間想象力。可是因為時間關係,該環節未得實施。同時最後的片段描寫練習也因時間關係,學生水平未得到真實發揮,可以說是課堂上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