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3年級課文《灰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麵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透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透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草地為什麼是金色的,當我們讀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學習生字
加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樺、婉、渣”。
聯絡生活經驗,結合身體部位學習“胸、脯”。
學習“散”時,還應聯絡“胸、脯”,指導學生髮現同樣的.“月”字,在不同的位置,寫法也不一樣。
惜、郊、低、誠可以用換偏旁的方法記字。
散 胸 渣 或 敢
(三) 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讀了課文,灰雀長什麼樣,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嗎?
“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婉轉地歌唱”
灰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灰雀“惹人喜愛”
列寧喜歡灰雀嗎?列寧的哪些言語和行動表現了對灰雀的喜愛?
他欣賞灰雀的歌唱,給它們帶來食物。
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每次”“都要”“經常”這幾個關鍵詞語,它們體現了列寧對灰雀喜愛的程度。
第二自然段
當灰雀消失之後,列寧“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說明什麼?
這表明他對灰雀的著急和擔心。
第三至第十自然段
透過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列寧問孩子有沒有見到灰雀時,男孩說:“沒……我沒看見。”男孩說話時為什麼要停頓一下呢?他心裡會想到什麼?應該如何讀才能恰當地反映男孩的心理?
列寧的兩句話:“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進一步體現了列寧的擔心和惋惜。這種擔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動,於是說出了“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的話。男孩說這句話時,他“看看”列寧,這個“看看”表明他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心理變化過程。列寧已經知道灰雀的消失與男孩有關,但是他沒有一句批評的話,而是透過自己對灰雀的擔心來感染男孩,引導他認識了錯誤。
當列寧問“他會飛回來”,表明了他喜出望外的心情,要讀好。列寧的喜出望外進一步感染了男孩,“肯定地說” “一定會飛回來”說明男孩決心改正錯誤的心理。
第十一自然段至十三自然段
當列寧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時,他為什麼不問男孩,而是去問一個不會說話也不懂得人話的鳥兒呢?列寧在想些什麼呢?
這一方面表明了列寧見到灰雀之後的驚喜,另一個方面則表現了列寧對孩子的愛護。
(四)小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裡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透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程序,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