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動態

專家建議應屆畢業生準確定位,儘快適應職場

專家建議應屆畢業生準確定位,儘快適應職場

案例背景:

啟航人員楊某86年出生,於2012年畢業某大學空管專業,由於課程多且難,小楊補考了三年才拿到本科畢業證書,換名話說他花了7年時間讀了本科。由於不能按時正常畢業,各大航空公司只會招用按時畢業的學生而不會再招聘他,所以專業的限制,導致小楊再就業的定位就有點沒有頭緒。在畢業至今的3年時間裡,僅在去年參加了半年的見習工作,至今為止,小楊本人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麼工作。

案例回放:

楊某由街道援助員帶著前來職介所,指導員一下就認出了他,因為他去年也是啟航人員,指導員推薦他應聘某單位的通訊工程的見習崗位,當時小楊覺得工作內容比較符合他的意向,因此見習初始他挺滿意的。不想一年後又見到了他,他說見習中期之後,他對企業的主管的不滿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他覺得主管有意為難他,所以半年之後沒有繼續留在那裡。而在將近這一年的時間裡,指導員多次在街道進行企業現場招聘會時,經常能見到小楊的身影。由此可見,小楊本質上還是個需要工作並願意參加面試的年輕人,但為何一直徘徊在職場之外呢?

案例難點:

針對小楊這個個案,指導員透過自己的資訊渠道去了解了一下他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首先,小楊學的航空空管專業,畢業後有兩類崗位可以選擇:其一是國內五大空管局的空管崗位,主要負責飛機的空中管制;其二是籤派崗位,主要負責飛機起飛降落的指令釋出。其次,中國民航總局下面的各大航空公司每年對航校畢業的學生都有招聘指標,只有極少部分崗位或是民營航空公司留有一些崗位向社會公開招聘,所以校招是最容易成功的。而小楊早已離開校園三年了。同時,隨著航空業的大發展,飛機數量的增多,對航校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也在增多。只要按時畢業,英店達到一定要求,幾乎全部能被航空公司吸納掉。而如果延遲畢業,按照優勝劣汰原則,則航空公司肯定選擇應屆畢業生。象小楊這樣的'情況,雖然拿到了畢業證書,卻比其他人晚了三年時間,可想而知一定會被航空公司拒之門外了。而如此有特性的專業,一旦流入到社會上,幾乎很難再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小楊很難再進入專業對口的崗位,哪怕是機場地面服務系統,也因為年齡早已不再是企業挑選範圍之內的了。

透過與小楊的多次面對面溝通,判斷出小楊身上存在的如下問題:

1、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小楊至今沒有搞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像個無頭蒼蠅一般。他自述在一些商業網站投了很多簡歷,卻大多沒有面試通知。

2、沒有深入瞭解自身,自己能幹什麼,有什麼特長和興趣,如果沒有那如何去彌補;

3、缺乏接觸社會的經歷,對用人單位和競爭對手的瞭解,看看環境是否有適合自我表現和發展的空間。

4、缺乏對公共招聘網的瞭解與使用,單一的資訊渠道導致求職拖延。

指導建議:

1、顯而易見,小楊目前處於職業選擇的十字路口,以上種種都制約著他從事專業對口的崗位,需要重新選擇合理的職業路線。他本人也知道必須轉行才能實現上崗。如何尋找到那條適合自己並可行的職業路線呢?很簡單,依次問自己三個問題:自己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職場之中是否有需求。指導員指出,小楊想法是有的,但是缺少行動。從他之前所應聘的崗位來看,集中在倉儲,物流方面比較多,但其實對該行業是一無所知。指導員建議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缺啥補啥。既然自己主要的求職方向基本明確的話,那就不要“病急亂投醫”,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兩門對自己重新就業有幫助的技能培訓。小楊白白浪費了過去的三年時光實在是太可惜了。

2、先就業再擇業。小楊工作經歷太少,短期內選擇先就業,解決工作及繳金,近30歲的人還從未有過繳費記錄,荒廢的時間太長了,可以瞭解之前自己較多選擇的倉儲物流行業的招聘要求,找出自身的差距,彌補缺陷。在工作之餘,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技能專案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的資本與實力。也可以從一些需要理工科基礎的售後服務工程師入手,或者一些以大專學歷門檻的儲備幹部類崗位,從普通職位做起,在工作中培養興趣,順利度過職業確立期。

3、指導員從小楊身上還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願使用12333公共招聘網求職,求職記錄一片空白,這種現象,在一部分啟航人員或是就業困難人員群體中佔了不少比例。儘管早就為他們開通的登入密碼,儘管早就指導他們如何使用這個平臺應聘,但他們往往都不加以重視,問其原因支支吾吾,指導員直覺,這部分群體就業競爭能力並非很強,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很弱,但他們心裡卻又認為這個平臺層次太低,而在詢問到其他網站是否提供他們較多面試機會時,往往又是簡歷石沉大海。小楊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因此指導員再次詳盡地為他演示了一遍如何在12333上搜索崗位,強調了回覆率之快,崗位數量之多的優勢。

案例總結:

本案例中的小楊,是一個有上進心的青年,不同於其他“宅”、“啃老”和無求職意願的啟航人員,他只是沒有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沒有好好地利用公共招聘網上的資源,沒有主動地多和指導員交流,耽誤了不少時間,走了一些彎路。不過指導員也發現,透過這次長時間的溝通,小楊承認自己在行業選擇上存在一些固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