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機械擺鐘課堂實錄

機械擺鐘課堂實錄

擺鐘是時鐘機件的一部分,是根據單擺原理製成的,常用於調節時鐘或其他機械的運動件。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機械擺鐘課堂實錄,歡迎閱讀。

師:現在是什麼時間?

生:9時11分15秒。

師:我們同學能運用現代工具這麼精確地知道時間,那我們古人用什麼方法來計時?

學生回答。

師: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他們發明了一種更精確的計時工具——機械擺鐘。

師:你在哪裡見過?

生1:在醫院。師:是怎樣的?

生1:上面是1個鐘面,下面1個擺。

師:老師也帶了一個。

師:請你仔細觀察,有什麼發現?

生1:鐘擺在左右擺動。生2:擺動1次是1秒。

師:你覺得這個擺1分鐘擺多少次?

生1:120次。生2:60次。生3:100次。

師:怎樣知道我們猜的對不對呢?我們來實際測量一下。老師來扣時間,同學們默默地在心裡計。

生1:60次。生2:120次。

師:(對生2):你是怎麼數的?怎樣不擺是擺動一次?

生2:左邊一次,右邊一次,是120次。

師:一般人們把左右來回算一次。

師:測出擺的次數,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老師來提供一種。用手指去數,左右數。

師:擺鐘1分鐘是不是真的為60次呢?我們再來測1次。

師:科學家為了更準確,往往進行重複實驗。我們來做第2次。

師:誰來說說有什麼發現?

生:3次都是60秒。生:這個擺可以當秒針使用。

師:每分鐘擺動次數是一樣的。你們想不想做個擺?這個實驗想做好,有點困難。

教師演示:繞在雙面膠上,繞3圈,系在下面。

師:拿著擺錘,不拿著線,一起輕輕放開。

學生一起做。

師:有什麼發現?

生:角度有變化。生:快慢不同。生:繩子短,擺的快。

師:你把自己的擺和別人的擺做了比較。

師:你是怎麼理解他們的擺的?生:他們的擺不準確。

師:擺越來越慢,你是怎麼理解?

生1:放手的時候,有一種推力,所以擺動很快,慢慢地,就就慢下來了。

師:我們剛才是輕輕放開的。

師:怎麼做?怎麼做實驗證明?

小組先討論。

生1:按1分鐘來計算。

師:那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快的,還是慢的?

生1:先測前面30秒,再測後面30秒。

師:你覺得這種方法好不好,他的方法能測出快慢?有沒有別的方法?

生2:長短變的不一樣。

師:剛開始手錶上的時間和速度是一樣的。

師:我們剛才要研究什麼?是先快後慢?誰能把我們的方法完整地講一次?

生3:

師:他講的非常好。做完1分鐘,不讓擺停下來。

師:老師這裡也有一種方法,0~10秒之間、10~20秒、20~30秒、30~40秒。這種方法可以嗎?

學生實驗。彙報資料。

       

       

       

       

       

       

       

       

       

       

十一        

十二        

10

8

9

7

10

13

8

10

12

13

12

11

9

8

9

7

9

12

9

9

14

12

11

11

9

8

9

7

9

11

8

8

14

10

11

11

10

8

9

7

9

12

8

8

14

11

11

11

師:觀察二、三、四、十二組,你們有什麼發現?

生:每次都很平均。

師:你做的擺基本上是一樣的嗎?基本上次數都是一樣的?

師:橫著來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生:13次最多,不一樣。

師:你認為和什麼有關?

生:繞圈不同了。

師:圈數不一樣,使什麼不一樣了?

生:擺長。

師:有些小組在操作上有問題,有些小組在實驗中

師:有些小組剛才做得非常好,在不斷改進,重複實驗著。

師:我們再來做一次。

學生彙報。

生1:14、12、12、14;生2:都是11。

師:我們的擺在每個10秒裡擺動的次數基本上一樣。

師:科學家用了更精確的擺,也得出這一發現。

(記的不夠快,所以可能有些差錯,不可避免。)

我的思考:

課中重複實驗的目的是什麼?意義何在?

教師在第一個實驗中進行重複實驗,是為了什麼?從教師的處理來看,只是滲透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讓結果更準確。因此,在第二個實驗中,教師也讓學生進行重複實驗,教師對這裡的重複實驗處理的比較淺顯,只是讓學生反思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進行重複實驗。結果,學生再次實驗的資料還是沒有大的改變。我認為,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重複實驗之前,應先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

李*:

重複實驗的意義應是學習科學的一種態度,是為後面更復雜的教學活動的進行,使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狀態和心理基礎,讓學生在單元的開始這課就學會把心態放下,不浮躁地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