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粽子裡的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並體驗語言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做語言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裡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樂、粽子、故事盒等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經驗並匯入
1、出示PPT:猜猜這是一個關於什麼的故事?
在什麼時候要吃粽子?
你吃過的粽子裡包著什麼?
小結: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我們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裡可以包著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結合音樂欣賞故事,教師和著音樂節奏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能靜下心來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講講故事
今天這個神奇的粽子裡包著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播放PPT,欣賞故事)
1、 傾聽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樹林裡——誰就會講故事了)
T: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呢? T:看,誰來了?它們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
2、看看講講故事第二部分
T:先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鳥)吃了粽子,肚子裡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講不出故事。
T: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著急,怎麼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講故事……”這句話貫穿故事始終,成為活動的線索,讓活動緊緊扣住中心。
3、傾聽、理解故事最後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誰來到了樹林裡?她在幹什麼?
(PPT9):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小姑娘呢?它們的邀請成功了麼?
(PPT10、11):小動物用了什麼好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T:小姑娘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我們繼續聽故事。(傾聽故事結尾)
三、 做遊戲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粽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個遊戲(藏在粽子裡):
1、開啟粽子一,遊戲:聽話。
要求:幼兒仔細傾聽老師的提問並回答問題。
2、 開啟粽子二,遊戲:接龍。
(1)“詞語接龍”要求:幼兒用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詞接龍,前一詞的詞尾是下一詞的詞首。
(2)“句子接龍”要求:用許多詞說一件事情,後一人要將前一人的話重複一遍再接下去。
3、開啟粽子三,遊戲:悄悄話。
要求:老師在幼兒耳邊說一句故事中的話讓幼兒傳話。
☆在玩語言遊戲中體驗傾聽的重要性和培養仔細聽認真想的好習慣。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幼兒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講故事
1、教師操作故事盒,幼兒講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裡的故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 ☆以幼兒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動中來,使孩子有講述的願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透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如: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成舉手發言的好習慣。如: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如在遊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遊戲規則進行傳話,這樣遊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都要注意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