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高中政治哲學的知識總結

高中政治哲學的知識總結

一、辯證唯物論

1、宏觀角度

(1)(辯證)唯物論:(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作用;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

(2)單元標題和課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質;把握思維的奧妙)

2、中觀角度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3、微觀角度

意識的特點(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自覺選擇性);物質與運動關係;運動與靜止關係等

二、唯物辯證的認識論

1、宏觀角度

(1)(唯物辯證的)認識論:(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真理三性;認識三性)

(2)單元標題和課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歷程)

2、中觀角度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3、微觀角度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真理三性;認識三性。

三、唯物辯證法

1、宏觀角度

(1)(唯物)辯證法:聯絡觀、發展觀、矛盾觀、創新觀

(2)單元標題、課題等: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發展);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觀);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2、中觀角度

“普遍聯絡的觀點”(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永恆發展的觀點”(發展普遍性和實質;總趨勢:前進性與曲折性統一;狀態:量變與質變的統一);“矛盾觀”(矛盾對立統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創新觀”(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創新作用;發展實質)

3、微觀角度

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系統最佳化的方法;發展普遍性和實質;發展總趨勢:前進性與曲折性統一;發展狀態:量變與質變的統一;矛盾對立統一(同一性與鬥爭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創新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

1、宏觀角度

(1)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社會基本矛盾、基本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2)單元標題: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2、中觀角度

課題: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價值觀);群眾觀(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最高標準)

3、微觀角度

單獨考查其中某個原理

導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包括辯證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辯證法三個部分。歷史唯物主義包括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部分。

哲學主觀題答題模板

1.如何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唯物論常用的觀點

⑴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⑵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對阻礙事物的發展。要求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⑶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⑷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條件,要求我們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另外應注意的觀點

⑴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⑶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2.如何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認識論常用的觀點

⑴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⑵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人們的實踐起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對實踐起阻礙作用。

⑶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另外應注意的觀點

⑴實踐的基本特徵: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⑵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3.如何運用真理的知識分析問題

⑴真理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絕對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⑵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

⑶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於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⑷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總是在與謬誤的鬥爭中向前發展的,

注意: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前提,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注意:任何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一。真理是客觀的,即真理是絕對的,具有絕對性;真理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即真理是相對的,具有相對性。

4.如何運用聯絡的觀點分析問題

⑴聯絡具有普遍性;

⑵聯絡具有客觀性;

⑶聯絡具有多樣性和條件性;

⑷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絡;

⑸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⑹系統最佳化的方法。

5.如何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⑴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要求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⑵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⑶事物發展的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⑷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與質變;

6.如何運用矛盾的觀點或矛盾分析法分析問題

矛盾的觀點主要包括

⑴矛盾即對立統一(特殊: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法⑴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⑵矛盾的普遍性

⑶矛盾的特殊性

⑷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法

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

⑸主次矛盾辯證關係法

⑷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⑹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係,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7.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

→歷史唯物主義常用的觀點

⑴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另一方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反作用於社會存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⑵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錯誤的價值觀具有消極的導向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⑶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另外應注意的觀點

⑴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⑵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

⑷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階級性和主體差異性的特點。

8.如何運用人生價值的知識分析問題

⑴人生價值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

⑵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

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⑶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⑷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

①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要積極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實踐。

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③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努力創造主觀條件: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④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立場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