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
導語: 在作文教學中,常常會見到情感的偽化,一副老氣橫秋的莊嚴,一番虛情假意的吟唱,一套空話連篇的文字泡沫,字裡行間不再有真實的自我,這些現象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學生對作文興趣的消退,對生活真情品味的缺乏。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老師們“談之色變” 的地方,特別是我們農村孩子,由於受學習環境和家庭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思路狹窄,沒有新意和無從下筆的問題。怎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搞好課堂閱讀教學,讓學生學習習作方法。
因為我們的語文教材選擇了內容豐富,時代感強,體裁多樣的文章,且教材編排注重了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我們在閱讀教學時除了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外,還應讓學生知道文章的結構和一些寫作方法。如《夾竹桃》這課,除了讓學生了解了夾竹桃婉美、有韌性、引起作者許多想象的特點,以及體會到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和對故鄉深切的懷念之情。還要讓學生學習課文“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以及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在體會夾竹桃堅韌特點時主要引導學生品讀“從春季到秋季,花開花落沒有間歇。”“夾竹桃卻在那裡悄悄地開,不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了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開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裡,在深秋的清冷裡,看不出什麼茂盛的時侯,也看不出什麼時侯衰敗”。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是從花期長,默默開放,不擇氣侯這三方面的特點去寫的。
二、 注意積累寫作素材
1、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讓學生按新課標標準:“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還可讓每位學生準備了一個摘抄本。把所學課文以及課外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好篇摘抄下來。定期檢查。可以給這個本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採蜜本”。讓學生像蜜蜂一樣勤勞,採取知識的花粉,釀造人生之蜜。
2、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讓學生積累生活素材。學生習作寫不具體主要是不會觀察,對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往往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印象不深,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用眼看、耳聽、手摸、用心去體會,引起他們的想象和培養觀察能力。讓學生知道:對同一事物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細心觀察。觀察不僅要仔細,而且還要持之以恆,並且要善於思考,發現特點,在突出特點上下功夫。如:現在秋天到了,校園裡的梧桐樹葉一片片落下來了。讓同學們觀察後,有同學可能只會寫,“樹葉一片片從樹上落下來了。”而不會抓黃葉和落下時的特點。而有同學就會寫“到了秋天,梧桐樹葉黃了,像一隻只黃蝴蝶隨風飄落,給大地鋪上一層金黃色的地毯。”這樣讓學生隨時觀察周圍的人、事、物、景、天氣等,並寫下觀察日記,積累生活素材。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泉湧,筆下生花。
三、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1、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次寫作老師都要善於發現每位學生的進步,比如: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個好的段落,好的開頭或結尾,都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樹立自信心,提高作文的興趣。
2、可以改變以前的修改作文的方法,以前很多老師完全由自己一人包乾,從字、詞、句、段到審題、立意、中心全方位修改,這樣即浪費了教師的時間,效果也不一定好。可培養學生自己修改或同學之間互改。這樣既能及時地反饋,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透過培養興趣,提高學生自信心,積累習作的素材,學習寫作方法。讓學生由怕作文到想作文、愛作文。這樣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