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地鐵心得體會
你參觀地鐵後,有何感想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觀地鐵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參觀地鐵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在班導師和陳教授的帶領下,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參觀了廣州地鐵車輛段和廣州南站。一路參觀,使我對地鐵車車輛有了最初的認識和初步的瞭解,此行給我的感觸很深。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趟簡單的參觀學習,更是為我們今後的學習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也是為我們的學習指明瞭新的方向。
在廣州地鐵車輛段,我見到了真正的地鐵列車。列車給我的感覺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以前經常有搭乘地鐵出行過;陌生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和觀察地鐵列車。在車輛段的車庫裡,我看到了兩輛正待檢修的地鐵車輛,給我的感覺就是個龐然大物正在趴在那裡,震撼不已。首先講解員就反覆強調列車檢修的重要性,他告訴我們,地鐵列車是需要每天的進行檢修的,這樣才能確保列車執行的安全,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講解員耐心細緻的給我們講解車輛的組成結構,其實地鐵列車的結構都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即轉向架、車體、制動系統、受電弓這四部分是列車的主體部分,其他的部分就是不同科技的不同整合,最主要的還是列車訊號系統的完善。但是中國就是在某些領域不能有所突破,因此中國的地鐵列車雖然已經經過了幾十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距離國際領先的地鐵列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廣深線上運營的列車就是日前引進美國的最先進地鐵列車,還有就是,地鐵的訊號系統全部是進口的國外的系統。雖然我們是可以借鑑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但是自身不進行突破還是難有發展。
這使我想到我們的專業目的就是以地鐵車輛為學習物件。在今後的三年時間裡,我們不僅要不斷的強化專業課的學習,還要不斷關注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的發展。我們的肩上的重擔任重而道遠,因為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髮展,在不久的將來,地鐵將是人們中短途出門和出遊的首選交通工具。如何設計優良的列車來滿足中國的發展,這將是我們的責任。
這一天的參觀雖然很短,但感觸很深。
參觀地鐵心得體會篇二
透過在課堂上觀看了北京地鐵的紀錄片後,我感到很震撼。城市高速的發展使交通擁堵不堪,讓北京這座城市的未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站,為了改善交通,迫切地要建立世界上最大地鐵的交通網路。為把地鐵建設出來,一線的建設者們在崗位上夜以繼日地奮鬥,他們敬業、奉獻的精神讓我無比敬佩。同時透過這樣一個立體的軌道交通網路輻射於這座城市的地上地下,它將勢必解決交通擁堵情況,促進北京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修建北京地鐵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是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北京地鐵修建過程相當艱辛,計劃中需要十年的時間,完成包括31條線路,560座車站,1000公里以內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鐵交通網路。國外地鐵往往與城市相伴而生,或早於城市,而北京已經發展成國際大都市,城市下的管線密佈,高大建築的地基縱橫交錯,必然給修建地鐵帶來了很大困難。同時在修建過程中,複雜的地質,保護文物建築的要求,盾構機挖掘的失效,地基沉降的把握等這些難題都是透過專家反覆研究探索才解決,如此看來便可知這項工程的複雜性。
地鐵的修建花費了很大的物力、人力,其中每公里的地鐵造價就接近10億元。在修建中為了保護古代文物,設計師修建時選擇了一條首次運用於北京的施工方案,為保護古城,當挖掘到舊地基時,挖掘方式由平行走向變成上下疊落,開挖面積的縮小,減輕了對地基的影響,隧道即使在狹小的空間也能順利透過。另一工程難題是九號線在一號線的`下方修建,一號線挖的早,離地淺,九號線只能從其下方透過。而其下方有一個永遠抽不幹的水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工程師想出了個大膽可行的方案,在水層下開挖,修建九號線。在地鐵修建過程中對地面沉降要求是相當嚴格的,因為地鐵的車輪要與軌道貼合程度極高,如果開挖隧道時地面沉降超過3毫米的,就會導致軌道變形,列車經過時必須要減速行駛,這將給交叉換行的線路運營,帶來極大的混亂。儘管是3毫米,但它隨時需要專家檢測,讓我對建設者們小心求證的態度充滿敬佩。在工程師及建設者的幸苦付出下,我相信北京地鐵會盡快地修成,早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為城市交通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為經濟建設帶來新的局面。
透過觀看北京地鐵記錄片,我感觸很多。紀錄片真實地把工程師們修建地鐵遇到的困難,及運用智慧做出各種大膽的方案,及對崗位敬業的態度表現出來。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工程師們所展現的信仰給我帶來心靈的感動。讓我意識到認真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面對困難時我們都要用認真的態度找辦法去解決,而不是怨天尤人。其次工程師想出的每一個解決施工的方案都是經過詳細周密的試驗資料求證得來的,這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做事要考慮周到全面,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總之觀看了北京地鐵紀錄片後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心靈上都有很大的收穫。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參觀地鐵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