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進口食品調查報告

進口食品調查報告

進口食品的調查報告應該怎麼寫?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進口食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進口食品調查報告1

日前,上海商情資訊中心、進口商專委會聯合釋出了《2017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報告對百餘家食品進口流通企業進行了重點調查,對企業關注的進口食品產地、品類、渠道等作出分析。

產地成標籤:澳大利亞、紐西蘭受追捧

結果顯示,對於進口食品產地,企業對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在消費者調查中,兩國受關注度同樣為最高,分別為13%、10%。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力尚未建立,產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之一。主打有機、健康為特點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產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目前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2020年,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17年4月,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其安全性也深受企業信賴,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進口葡萄酒一枝獨秀

在細分品類中, 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更明朗,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消費者對其也有15%的關注度。有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法國、西班牙、智利等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16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共進口4.8億升,即約6.4億瓶,較2015年上升22% 。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為何進口葡萄酒這麼受國人追捧?首先,原汁釀造的高品質保障,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保持了原始的葡萄酒風味。其次,國外有大批環境條件優越的專業酒莊,從苗木培育、種植、釀造、銷售到葡萄酒文化推廣的產業鏈發展完善。最後,國外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每個葡萄酒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品牌打出各自的特色。

便利店渠道異軍突起

在渠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渠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渠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渠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階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群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白領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除便利店以外,精品超市的發展也令人矚目。一種被稱為“RHR”的業態,即“零售內建餐廳”(retail host restaurant)正在逆襲全球傳統商業模式,上海已成為它的試驗田,包括宜家“家居+餐廳”模式、無印良品“雜貨+餐廳”模式、LV、GUCCI“奢侈品+餐廳”模式、全家“便利店+餐廳”。對於零售業,這種現購現食的業態被稱為“精品超市3.0”,使高階食品的體驗性得到了增強,其便利性也廣受消費者歡迎,很多消費者已習慣在精品超市購買家庭食品。

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從2016年開始,進口食品市場增長迅速。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2016年,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同比增長15.6%,而2015年僅增長0.6%。2017年1-5月,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進一步明顯。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來自世界143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在5萬-6萬種左右,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中國將成為最大進口食品消費國,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進口食品消費,已從之前的禮品和炫耀性質消費,發展到到個人的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進口食品調查報告2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和上海進口商專業委員會聯合釋出《2017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報告對百餘家食品進口流通企業進行了重點調查,對企業關注的進口食品產地、品類、渠道等作出分析。

報告顯示,在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力尚未完全建立之際,產地成為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對於進口食品產地,進口企業對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主打有機、健康為特點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產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目前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2020年,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17年4月,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其安全性也深受企業信賴,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在細分品類中,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明朗,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有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法國、西班牙、智利等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16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共進口4.8億升,即約6.4億瓶,較2015年上升22%。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乳製品及生鮮食品的關注度均超過30%,是企業關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熱品類。在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中,健康優質的乳製品、進口生鮮在國內擁有眾多粉絲,前景可期。6月,中國和美國FDA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表明在短期內可能有200多家美國奶製品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這也將大大激發國內食品進口流通企業的熱情。另一份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北京、廣東、上海和江蘇是進口生鮮消費者最多的省份,其中最受歡迎的進口海鮮品類,包括阿根廷紅蝦,南美白蝦、巨型淡水蝦、進口三文魚、鮑魚和鱘魚等;熱銷的進口水果包括太平洋東岸的智利車釐子,紐西蘭獼猴桃和美國新奇士橙等。烏拉圭牛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等也很受歡迎。

在渠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渠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渠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渠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階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群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a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從2016年開始,進口食品市場增長迅速。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2016年,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同比增長15.6%,而2015年僅增長0.6%。

2017年1-5月,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進一步明顯。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來自世界143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在5萬-6萬種左右,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中國將成為最大進口食品消費國,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進口食品消費,已從之前的禮品和炫耀性質消費,發展到到個人的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目前,上海已經成立了上海糖菸酒茶商業行業協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專委會將推進國際食品產銷對接平臺建立,推動進口食品追溯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