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小學語文教育新體系的哲學思考優秀範文
語文教學要適應當代知識飛速發展和當代生活高速執行的客觀需要,採用高效率的教學手段去加快學生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過程,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改革。本文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新體系進行構建。
一、按照質量互變規律,構建小學語文教育新體系
從量變到質變,又從質變到新的量變,這是唯物辯證法的一條基本規律,這條規律在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是普遍起作用的。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但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會出現質變。哲學史上記載著一個有趣的問題,放一粒穀子在地上,會不會形成一個谷堆?回答當然是不能。那麼再放一粒穀子在地上,會不會形成一個谷堆?回答當然還是不能。但是這個問題如果一直重複地問下去。最後總會有一次這樣回答,再放一粒穀子在地上,能形成一個谷堆。那麼一粒穀子能否成為一個谷堆?回答是能。又能又不能,看來是矛盾的,但是它卻反映了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事物微小的、不明顯的數量變化,在沒有改變事物的質的時候,事物還是原來的樣子,好像靜止不變,但是量變到達一定的程度,突破一定的界限,這時,明顯的、根本的、性質的突破變化發生了,這一事物成了別的事物。
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我們現在重複原來的問題。學生認識一個字,能否閱讀一般書報?回答當然是不能。那末再認識一個字,能否閱讀一般的書報?回答當然還是不能。但是這個問題一直重複地問下去,最後總會出現再認識一個字,能閱讀一般書報。這是語文教學中,識字與閱讀的關係。
現代社會里識多少字才能閱讀一般的書報呢?根據國家出版局抽樣統計,漢字中最常用字560個,常用字807個,次常用字1033個。三者合計2400個,佔一般書刊用字的99%,所以小學生如果認識2400個常用字就能閱讀一般書刊。這2400個常用字是量變到質變的界限。
我國現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一、二年級識字的總數大致是1200字,是近七十年來最低的水平。小學生讀了兩年的語文,連一般的書報也不能讀,語文的水平如何能提高。
我國古代的周興嗣能在一夜之間將1000個不同的常用字編成四言的押韻體《千字文》,既表達了一定的意義,又通俗易懂,和轍押韻,成為歷代的識字課本。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將2400個常用字,編成琅琅上口的《兩千字文》,作為學生的識字課本,使學生儘快地實現識字到閱讀的質變。
識字和閱讀的關係如此,閱讀和作文的關係也是如此。閱讀是語文材料和思維材料的積累,是作文的基礎,沒有進就沒有出,沒有吸收,也就沒有表達。只有吸收多了,表達起來才有選擇的餘地,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一個人沒有讀過書,肯定不會作文,讀了一篇文章,也是不會作文的,所以古人說:能讀千賦,則能為文。究竟閱讀量達到多少,才能獨立作文,對此還沒有研究成果表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界限,才能獨立作文,則是普遍的規律。山東龍口的大量讀寫·雙軌執行的實驗表明,學生的閱讀量是作文的基礎。因此我們國家應該組織科研部門,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閱讀量指標,擬定各年級學生必讀的書目。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兩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即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突破界限後,向閱讀轉化;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突破界限後,向作文轉化。所以構建小學語文教育新體系,就要在小學階段實現兩次突變。低年級要以識字教學為中心,實現識字到閱讀的質變;中年級要以閱讀教學為中心,實現閱讀到作文的質變;高年級要以作文為中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二、按照普遍聯絡的觀點,構建小學語文教育新體系
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絡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唯物辯證法就是把普遍聯絡的觀點作為自己的一個總特徵。
用普遍聯絡的觀點來看,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體系一定要適應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開始享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高度資訊化的恩惠。而語文的課文是永遠帶有滯後性的,課文的內容總是落後於時代。要解決這一對矛盾,把小學語文和社會現代化聯絡起來,語文教學就要成為一個開放系統。因此,要設立課外閱讀指導課,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以課內帶課外。課外閱讀指導課要與各年級的教學重點相結合。低年級要透過課外閱讀鞏固課內的生字,中年級要透過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高年級要透過課外閱讀為作文訓練積累材料。把語文教學和課外閱讀指導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學生接受現代化的資訊,又為學生自覺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提供廣闊天地。我們語文教學必須樹立大閱讀觀、大寫作觀,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貼近現代社會,提高語文水平。
用普遍聯絡的觀點看,小學語文教學還要與各科加強橫向聯絡。語文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材中既有語文知識,又有歷史、地理、自然、政治、文學等知識;語文教學中,既有語文能力的培養,又有思想品德的陶冶,智力的訓練,美育的薰陶等。而各科教學中又都有語文的因素。一個小學生如果不能理解降低了三分之一和降低到三分之一,是不能學好數學的。白居易如果不懂音樂,也不能在《琵琶行》中寫出描繪音樂的美妙語句。要加強語文教學的橫向聯絡,必須設立語文活動課,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很多,如音樂作文課,讓學生欣賞音樂美,並學會用文字表達;圖畫語文課,讓學生把文字想象成圖畫,想象課文中的意境,用語言文字描繪畫面;閱讀實踐課,讓學生根據新產品的說明書,去使用新產品。
三、按照對立統一的規律,構建小學語文教育新體系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動力和實在內容。任何事物,任何過程都包含著矛盾。矛盾的雙方統一又鬥爭,推動著事物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矛盾,這些矛盾既對立又統一。例如識字和閱讀,語文課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而學生不認識課文中的字,且不同的學生,不認識的字不同,這就出現了識字和閱讀的矛盾。但兩者又是統一的,識字可以幫助閱讀,閱讀又能鞏固識字。再如閱讀和作文,閱讀可以為作文提供借鑑,但是閱讀又往往容易束縛學生的作文思路,處理得不好容易出現套作。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在一個複雜事物中有許多矛盾存在,它們組成一個矛盾群體。矛盾群體中的諸矛盾,其發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的處於主導的、支配的地位,這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此外同一矛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有其不同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小學生剛入學,學習語文的主要矛盾是識字。因此低年級的主要矛盾是識字。這期間的語文教學要圍繞識字進行,寫字、聽話、說話、閱讀、作文都要圍繞著識字教學,當學生認識了2400個常用字以後,識字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所以中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矛盾是閱讀。識字、寫字、聽話、說話、作文都要為閱讀服務。當閱讀突破一定數量,學生具備了閱讀的能力以後,作文就成了主要矛盾。所以高年級以作文訓練為重點。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都要為作文服務。
對立統一的規律認為,由於事物的矛盾是一個群體,矛盾與矛盾之間是密切聯絡、互相制約的,所以當我們設法解決一個矛盾時,必須考慮到事物的群體。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在寫字課時,教師對學生寫字的規範要求很嚴格,而識字課時,則只強調識記漢字,忽視了書寫的要求,造成大部分學生執筆姿勢不對,字形不規範的陋習。說話課時,教師要求學生說話規範,而在閱讀課時,學生回答問題,出現語病,教師也不予糾正,這就不利於語文素質的提高。所以語文教學中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重視整體性的原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我認為應該對小學語文教育進行徹底的改革。
一、在課程的設定上,小學語文科應設定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活動課,而且需要有統一的計劃和要求。
二、在教材的編寫上,要組織力量編寫融2400個常用字於一體的資訊量大的《新千字文》或《新三字經》,作為識字教材;要對每年級課外閱讀的書目,作為必讀的材料。
三、考試辦法的改革,要徹底取消那種咬文嚼字式的考試,要應用現代科研成果,如運用《識字量表》測量學生的識字水平;運用《閱讀量表》測量學生的閱讀能力等。要對識字、閱讀、作文等量的指標制定等級,克服考試的隨意性。
四、課堂教學的改革。小學語文教育要突出三個重點,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中年級以閱讀為重點,高年級以作文為重點,做到一步一個腳印。課堂教學應圍繞重點進行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