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

學生們覺得語文課太無趣?其實身為教師,你真的瞭解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方法嗎?

1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透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1)介紹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詩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個人閱歷,學生了解了這些以後,就能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2)聯絡現實生活。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樑。(3)運用直觀形象。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於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可以透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和音樂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透過這樣的親身體驗,就容易理解詩意。(4)豐富情感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場面。這樣既訓練了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再現能力、想象能力,又幫助學生弄懂了詩意,感受古詩意境之美。

2掌握古詩學習法,指導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古詩學法———分詞連序法:一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二是按現代漢語規範進行連序翻譯。(1)擴。濃縮的詞語要“擴”,就是把詩人本來高度濃縮了的語句加以擴充套件,使詩句本來的意思明顯化、具體化。把詞意擴充套件開來學生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2)留。古今通用的詞語要保留。詩句中諸如時間、地點、人名等。這樣也便於保留詩文原意,更有利於學生理解、背誦。(3)補。成份省略是古詩中常見的現象,碰到這種現象,只要把省略了的成份補起來,學生就會不講自通了。(4)換。古今用法不同的詞語要更換。因為古詩“古”,所以就有古今差異較大的字義、詞義和古今不同的'語法現象。(5)調。就是調整句子的順序。講解古詩時,要把因對仗、協韻、平仄等而倒置了的語序按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重新調整,調整以後再解釋就容易多了。(6)嚼。就是咀嚼、品味,就是說我們在講解古詩時,對於詩中一些關鍵的、傳神的或者有哲理的字、詞、句要引導學生細心地咀嚼、品味,從而把學生對於詩句的理解,引到更深一層。(7)考。古人寫詩常常引用典故,在講解時,對於詩句中所用的典故要給學生進行恰當的“考證”,才能使學生弄清詩句的真正含義。學生掌握了古詩的學習方法後,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展開想象,把古詩譯成生動具體、有情有景、有詩有畫的短文,這樣不僅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另外教師還要注意點撥指導,學生運用鞏固學法。

3指導感情朗讀,引導學生體會音韻美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讀起來琅琅上口。古詩以它特具的音韻美和節奏美,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古詩的教學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採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澱。指導朗讀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確定感情基調,然後指導處理重音與節奏。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要指導他們反覆誦讀。宋代萬嶽說:“書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只有讓學生反覆吟誦,仔細品味,而不以背誦為滿足,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古詩的語言美。除掌握上述教學要點外,我們還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前要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有的課文兩首詩,要理解其編在一起的緣由;這篇古詩課文在本單元的作用,與古詩前後課文的聯絡。二是把詩進行歸類。如愛國詩、友情詩、邊塞詩、田園詩等。三是適當安排改寫、仿寫訓練。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想象。進行表演、繪畫、演唱,真正做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境地,而且使學生學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根據以上的古詩教學要點,我們可以讓學生學習古詩由被動變為主動的探求,自學能力大大增強,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把古詩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真正使古詩教學發揮其特有的魅力,讓古典文學的精華,從學生口中滲融於他們的血液中,芬芳在他們的生命中!讓他們的生命因古詩而充滿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