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 篇1
[1]董玉婷,傳染病數學模型的研究及甲型流感防控模型的建立[D],江西理工大學2011
[2]吳媛媛,基於DIVA模型語音生成和獲取中小腦功能及其模型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3]李霄,貴金屬-多孔矽晶片對MALDI-TOF-MS的訊號增強作用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15
[4]周辰曄,DIVA模型中定時和預測功能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5]陳曉偉,基於腦電的自動睡眠分期[D],南京郵電大學2014
[6]範錦偉,基於量子點的核酸感測器的構建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D],南京郵電大學2014
[7]張政,手臂延伸與抓取運動時間協調小腦控制模型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8]馮松,基於DIVA模型的漢語語音音素加工機制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9]張瑞斐,人工關節假體材料表面物理特性對結核分枝桿菌黏附的影響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4
[10]張蒼宇,組織工程骨膜的構建及其同種異體體內成骨修復兔肩胛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蘭州大學2014
[11]徐步強,組織工程骨軟骨修復兔膝關節全層軟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4
[12]王天天,區域性定向抗結核藥物緩釋材料在兔體內的評價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4
[13]尹賽男,基於脈搏波傳導時間的無創連續血壓測量研究[D],東北大學2012
[14]郝德國,基於柯氏音與示波法結合的血壓計設計與實現[D],東北大學2012
[15]徐歆冰,基於DIVA神經網路模型模擬語音感知的神經機制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16]紀豔春,基於DIVA模型的漢語母音聲調和英語音節重音發音機制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17]陳英,基於語音反演機器學習方法的聲道模型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18]劉欣,基於DIVA模型的漢語母音發音方法及口吃成因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19]黃丹丹,基於DIVA模型腦電訊號的時頻分析[D],南京郵電大學2013
[20]陳悅,關於“腦-計算機”中腦電訊號分類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21]徐磊,DIVA模型中應用AGNN對腦電訊號分類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 篇2
[1]朱鐵成著,物理教育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2]張沛超,心理治療的哲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2[3]田浩,文化與心理學研究方式的變革[D],吉林大學2006
[3]任友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哲學社會學源流[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4]李黔蜀,試析探究教學的本質、特徵及實施策略[J],山東教育科研,2002(08)
[5]張崇善,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之理想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1)
[6]柴西琴,淺談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學科教育,2001(10)
[7]劉儒德主編,探究學習與課堂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美)索爾索(Solso,R,),著,認知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宋乃慶等主編,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10]靳玉樂主編,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11]施良方著,學習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靳玉樂主編,探究教學論[M],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3]姚和清,淺析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消除前概念的不利影響[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3(02)
[14]閻金鐸,喬際平主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5](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著,戢守志等譯,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16]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17]李友興,基於網路環境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2(03)
[18]徐學福,宋乃慶,20世紀探究教學理論的發展及啟示[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04)
[19]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08)
[20]鄭淵方,廖伯琴,王姍,探究式教學的模型建構探討[J],學科教育,2001(05)
[21]NeisserU,CognitivePsychology,JournalofWomensHealth,1967
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 篇3
[1]許寧,紫格尼克效應在學生科學探究中應用初探[J],陝西教育(教學版),2011(09)
[2]崔一心,孔孟心性學說探討[J],齊魯學刊,1996(04)
[3]張君勱著,新儒家思想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紫圖著,圖解黃帝內經[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5]林國良著,佛典選讀[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6]王貴友著,科學技術哲學導論[M],人民出版社,2005
[7]張掌然著,問題的哲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8]馮宏維,心理疾病觀的跨文化研究[D],武漢大學2013
[9]孟昭蘭主編,情緒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0]車文博著,人本主義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蔣燕賓,大學生正負生活事件、應對方式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9
[12]高峰強著,現代心理正規化的困境與出路[M],人民出版社,2001
[13]汪鳳炎著,中國傳統心理養生之道[M],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4](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著,周朗譯,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
[15]李兆健,中醫心理治療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