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
語文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古詩詞誦讀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既是學科性質所擔負的責任,更是歷史賦予的傳承職能。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歡迎檢視。
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1】
一、誦讀活動形式多樣化
誦讀教學目標是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背誦,只求記憶,對詩文的理解不作硬性規定,學生悟多少算多少。為了避免學生因重複記憶而感動枯燥乏味,教師要群策群力,想方設法,積極探索誦讀教學的新途徑,儘量藉助各種遊戲、競賽等激勵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同學間相互檢查、教師定期抽查、分組開展古詩名句對句比賽等,使學生對詩文誦讀保持長久不衰的興趣。學校可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噴繪牆畫等建立經典文化誦讀園地,利用廣播定時播放經典詩文朗誦錄音、樂曲,並在班報、校報、文學詩刊上登載經典詩文和學生讀書心得,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課堂教學模式寬鬆化
與此同時,詩詞學習的目的和著重點在積累和感悟,教學的總要求應該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具體地說,教學中要做到一“虛”一“實”:詞語、詩句的理解要“虛”,“似懂非懂、霧裡看花”即可;而朗讀必須真真切切,背誦要求紮紮實實。教師要有愛心、恆心、耐心等,瞭解教育的本質。
三、制定經典誦讀方案,強化對古詩文的誦讀
主要有文獻法、行動研究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可開設校本課程,輔助誦讀經典美文,學校營造的濃厚的經典誦讀氛圍的校園環境,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定內容,把經典誦讀課真正納入學校的課程管理。可採用形成性評價和跟蹤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可誦讀情況進行評價。如“中華經典誦讀擂臺賽”、“優秀詩文朗誦會”、“經典詩文知識大考場”、“讀書小能手”等活動,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詩文經典的薰陶,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呂叔湘先生曾指出:“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學生具備了誦讀經典的技能和習慣,很容易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和文化底蘊。另一方面,透過人文素質教育,能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醜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我們的教育,目的在於打好人生的底本。這個底本可以概括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養、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敏捷的頭腦和豐厚的人文底蘊。中學階段是人成長的又一關鍵時期,進行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的有效載體。詩人聖野說:“一個自幼受過詩歌薰陶的人,長大肯定是個有是非觀、有真性情的好人。”
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2】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誦讀經典古詩文是何等重要。而誦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創造力,最為精彩紛呈的因素。古詩文誦讀教學,以其聲情兼備的獨特的方式,創造性地再現作品,還原生活,拉近與古人的距離,實現學習者對作品的感知、理解和體驗,從而為課堂教學注入更為強烈的古為今用意識、更為濃烈的人文色彩,進而在開發學生心智、陶冶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方面發揮出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在班級中開展了誦讀經典古詩文的實踐,並且有了一些感悟:
一、誦讀內容,精挑細選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欣賞水平也還有限,所以,根據不同年級的實際情況,得精挑細選。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和有益有趣的原則,結合課文中的古詩學習,適當拓展延伸。每學期開學初就列出應誦讀的課外古詩文的篇目二十五篇(全學期)及校本經典教材內容,印發給每位學生。讓他們有的放矢,心中有明確的目標。
二、固定時間,誦讀經典
規定學生於課前十分鐘為誦讀古詩的固定時間,老師事先進行朗讀輔導,加強老師及優等生的範讀,讓每位學生能讀出詩味兒。利用語文課前約兩分鐘時間進行彙報,並要求誦讀給父母聽,要求家長積極配合簽字。堅持天天積累,持之以恆。
三、誦讀經典,提高興趣
誦讀古詩文經典讓學生們的談吐變得非同一般,出口成章。因為誦讀古詩文經典,學生們變得喜歡看書了,因為他們要知道更多的關於李白、杜甫的事情,更想明白《兩小兒辯日》的真正結論。於是各種有意義的書籍充盈著學生的生活。
四、誦讀經典,學會感恩
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一直教育我們要透過自身修養成為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的人。讀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時,學生說到了自己媽媽的辛勞;讀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時學生談到了老師的偉大……學生透過誦讀在心靈的深處,優秀的思想文化盪滌著每個人的靈魂,反覆誦讀,專心揣摩,自然會感同身受,意韻深長。
五、課堂滲透,落實經典
將近一年課堂教學經典古詩的滲透,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了語文的韻味,也讓古詩文化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實,如教學《慈母情深》一文時,在教學中我有意滲透了孟郊的《遊子吟》,透過誦讀,體會了母親的辛苦,母愛的偉大,充分地落實了教學目的,也讓教學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誦讀經典,學以致用
對於學生已積累的古詩文,老師應給予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從中真正享受到無窮的樂趣。如組織班級 “經典詩文朗誦會”,開展“詩配畫”活動及課後仿寫,如在學了《我想》這首詩後,鼓勵學生仿寫,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大量誦讀古詩文,孩子們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思路更加開闊,想像力進一步增強,作文下筆輕鬆,語言流暢。古典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讓古典詩詞教學插上創新的翅膀,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之一起高高飛翔,批判地吸收和創造性地繼承,是我們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研究。
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3】
“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葉聖陶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一位資深教師也說過:“讀,是語文課的第一教學法,抓住了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要領。”而今年我帶的這一批學生,用我們當地的話說真是“讀書都讀不成流”,更別提流利有感情了。沒辦法,只有從最基本的誦讀開始,引導他們進行誦讀和欣賞詩文,從情趣入手,寓教於樂,將詩文教學變成一件愉快的事,讓朗朗的讀書聲回到課堂。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
許多大師級的人物,魯迅、胡適、巴金,無一例外不是在青少年時下了誦讀功夫的。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誦讀經典的興趣。為此我充分利用自習、課前三分鐘和黑板報、牆報開闢了諸如“走進一代才女——李清照”等專題學習園地,併為學生補充了《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易學易誦的古詩文。班級內也開闢讀書角,讓精美的圖書與學生親密接觸。不僅如此,還與家長透過飛信、電話、網路溝通聯絡,密切配合,爭取家長的支援,進而開展親子共讀、師生共讀等活動。
二、漫卷詩書喜欲狂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讓學生“喜”,讓他們喜歡經典、喜歡讀書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好在現在社會上對經典誦讀還比較重視,教師要鼓勵學生處處留心,讀課外書、看電影、電視、新聞中的古詩要加以引導,推廣背誦。
當然要讓他們“喜”,我們老師更要喜歡,更要在學生中有意放大這種喜歡。作為老師的我更是留心露了一手,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我就很看似自然實則精心準備地朗誦了一首白居易的《琵琶行》,令他們大為驚奇。就這樣多管齊下,學生也漸漸地對古詩詞喜歡起來。就在這個暑假就有很多學生計劃要背過《長恨歌》呢。
三、晨昏憂樂書相親
學生的生活是單調的,讀詩應成為生活中的“樂子”,我們老師要帶領他們開展有趣的讀詩寫詩活動。
課前一詩。讓學生在每天的語文課前準備一首古詩,要求會背,會講。輪流教古詩,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又鍛鍊了他們的能力。
誦讀比賽。每學期學校總要舉行演講比賽,古詩誦讀比賽,我們班裡更要借這些比賽鼓勵學生認真訓練,大膽參與,努力提高。
推薦誦讀。教師要為學生推薦優秀的誦讀書目、讀書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讀書》等,引導學生觀看有價值的電視節目,朗讀有意義的文學作品。
讀寫結合。古詩文教學讀是基礎,寫才能真正促進提高,不妨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寫作,甚至是打油詩,調皮詩,順口溜也無妨。例如學生學完《陋室銘》之後就寫出“斯是教室,惟吾閒情,課本翻得快,考試來得勤”的打油詩,有趣好玩,令課堂妙趣橫生詩意濃濃,學生樂在其中。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總相親。”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絕非易事,這還要在以後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提高。
誦讀經典詩文教學隨筆【4】
詩是一門深入淺出的藝術,是詩人情感領域的藝術昇華,也是展示客觀世界的人文藝術。古詩教學起始於一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材編選特點,要求學生以吟誦積累為主,對於詩情詩意點到為止,不求甚解。進入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此時的古詩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創造性地學習古詩的內容,感受古詩的意境,受到全身心的陶冶,領略中國文化的精髓。在誦讀欣賞古詩詞時,如何才能發掘出古詩詞中的豐富內涵?如何才能品讀出詩詞中的'別樣韻味?我們不妨由以下幾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品味古詩詞的藝術之美。
一、格調切入,鋪墊主題
人們習慣根據詩人的創作風格與流派對他們進行分類例如:李白被譽為“詩仙”,是浪漫主義的詩風代表人物;杜甫則被譽為“詩史”,是現實主義的詩風代表人物;還有,像王維的田園派,岑參的邊塞派等。詩風的雷同讓詩人在詩歌內容的創作上有了一個類的導向。因此,在詩歌教學中,不妨以格調切入,作為對主題的鋪墊。例如教學高駢的《山亭夏日》這首詩時,我先出示了楊萬里的《小池》,以其中的一組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為匯入,讓學生感受夏日荷塘的恬靜與勃勃生機。再出示《山亭夏日》這首詩時,學生對“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夏日山亭風光便能一覽無遺了!雷同的景物描寫,相同的季節特點,由熟知的詩入手,便能讓學生迅速讀懂詩。
再如,教學范仲淹的《江上漁者》,我以李紳膾炙人口的《憫農二首》匯入“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學生一經誦讀,就揭示了詩歌的主題,再來讀《江上漁者》,便不廢吹灰之力了!相同的(背景)主題描寫也是一個抓手。所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找準格調,是提高學生古詩賞析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被後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事實上,“詩情—畫意”是詩人傳情達意的創作產物。自盛唐始,禪風畫韻相互交融,禪機畫理互動滲透,產生了唐朝王維、宋朝蘇軾這樣的詩畫,書畫大家。例如,王維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教學中,我先出示了插圖,讓學生根據圖意大膽猜測詩歌內容。由於畫意明晰,學生一下子便猜出了詩歌的大意。此時,再出示詩歌內容,我讓學生進行圖文對比,深入研讀。學生髮現,畫面雖能一目瞭然地傳遞出內容資訊,但詩人的心境卻是難以品味的,例如:彈琴為何要復長嘯?“獨”坐幽篁裡的“獨”字是否有“孤獨”之意?帶著這些疑惑再去看圖,學生的感受就不同了!竹林深處的一份靜謐,遠離塵囂,正是詩人追求一種“物我兩相忘”的心境啊!此時,學生對古詩的賞析才真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三、咬文嚼字,豁然開朗
“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這些語法詞法的理解對學生學習古詩是一個難關。怎樣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呢?例如:在教學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這首詩時,其中有一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學生在自學時,產生了疑惑。按理“荷”的解釋離不開植物,荷花啦,荷葉啦 ,可是代入詩句中意思就太奇怪了。於是,我引導學生避開“荷”,理解“帶月鋤歸”的意思,這倒方便,學生理解為“晚上扛著鋤頭回家”,正確!那再看看,詩中和譯文中哪個字詞的意思對上號了?學生明白了,“荷”還能解釋成“扛著”。再讀詩,嘿,又讀錯了!“荷”還能怎麼讀?翻開字典一查,學生終於明白了,“荷”作動詞時解釋為“負荷,扛著”,讀音也變了,在這裡讀“he”。真沒想到,“荷”也是多音字。再讀,沒一個學生出錯了!古詩教學中,這樣的情況不少見,如果能讓學生髮現問題後好好咬文嚼字一番,那樣,學生對古詩的重新理解才真正是豁然開朗;那樣,學生的古詩賞析能力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
四、聚焦背景,探尋詩境
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活境遇對詩人的作品創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謂“相由心生”“我手寫我心”。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常常會出現不瞭解歷史背景,而只做字面理解的情況。例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有這樣一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學生普遍理解為春天,江南景色宜人,杜甫遇到了好朋友,心情格外愉快。可是,如果把詩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詩人要表達的情感就遠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了。事實是:家國滄桑,彼此都充滿著無限的身世淒涼之感。風景依舊燦爛,卻物是人非。“落花”在這裡已不是讓人心醉的美景,而是讓人心碎的“同病相憐”(就在這年冬天,詩人杜甫淒涼地死去了!)所以,古詩的教學切忌“字面功夫”,如有教學需要,必須讓學生聚焦詩歌創作背景,這樣學生才能探尋出詩人的心境與詩境,才能真正把握詩歌的鑑賞。
五、名句積澱,出口成章
如果說,詩歌是文學的精華,那詩中的名言警句就是詩歌的精髓。縱觀中國古代教育體制,學童啟蒙教科書無外乎《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唐詩三百首》等,熟讀成誦,爛熟於心;引經據典,靈活運用。漢語言(國學)教育,首當推崇這些經典名句的積累。每次教學古詩,我總是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積累。例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等等,或是寫景或是抒情,學生透過反覆吟誦,也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自見”的途徑是多讀,但不是機械性重複進行,在意境中去體會,去記憶。誦讀的動力是情感,靈活引用的基礎則是讀懂。可見,有效地誦讀名句對啟用整個大腦系統,發展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有效積累名句會開啟學生記憶的閘門,那樣深厚的積累似有源頭活水來,讓學生出口成章,讓學生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