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

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佔據著很大比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和兒童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在提升小學生審美能力、語言能力、和培養價值觀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兒童文學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進行了分析,希望透過本次研究對更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教育 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入兒童文學作品主要目的是為了透過一些兒童文學形式對小學生審美觀和價值觀進行教育,透過一些生動形象的故事幫助小學生能夠容易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思想道德。但是我國兒童文學發展到現階段,其中還存在不少誤區,小學教育中兒童文學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性,導致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高,主動意識不強。因此,在今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兒童文學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增強小學語文教育的有效性,最終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水平顯著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之間的聯絡

小學生年齡一般在6~12歲之間,屬於少年兒童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也屬於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在這個時期兒童文學對小學生產生的影響是顯著的,是終身的。在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內涵和真實情感是小學生了解現實、瞭解生活、瞭解事物發展規律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育的本質目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形成基礎寫作、閱讀能力,透過教育在小學生思想中樹立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從教育目的統一性來說,小學語文教育和兒童文學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此外,小學生透過學習小學語文可以瞭解語言文字,形成基本的讀寫能力,在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保證之後,小學生可以更好的涉獵兒童文學,也更容易理解兒童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和深刻的含義,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講,小學語文教育和兒童文學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二、小學語文教育對兒童文學的要求

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對兒童文學的引用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學基本要求,否則會造成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兒童文學引用不科學現象出現,無法很好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的目的。首先,兒童文學作品的選用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行為、認知和成年人比起來更加具有可塑性,同時小學生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引用兒童文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兒童文學作品的教育性;其次,保證兒童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少年兒童形象思維十分豐富,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十分驚人,而小學生理解抽象性的內容卻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他們比較難接受抽象的事物,只有形象性的事物才能保證少年兒童更好的接受到相關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兒童文學作品引用還要具備形象性特徵;最後,小學語文教育中引用兒童文學應該保證其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十分好奇,有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並且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習到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科學知識。

三、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分析

1.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中重要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是小學疑問教學的核心,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佔據了很大的比例,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育資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小學語文教材中更加註重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引用,以兒童文學為主的教學內容站到了整個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六成以上,較以前比例大大得到提升,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兒童文學作品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材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翻開小學語文教材,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如《精衛填海》、《小蝌蚪找媽媽》、《皇帝的新裝》、《農夫與蛇》等,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不僅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還具備了很強的教育意義和諷刺意義。例如《皇帝的新裝》中就是對虛榮心、自欺欺人行為的一種大膽諷刺,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文中的小孩子的行為能夠教育廣大小學生要誠實守信,對待人要真誠,《小蝌蚪找媽媽》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小蝌蚪在不同時期的形態變化,另一方面透過小蝌蚪不停的尋找自己的媽媽,向學生展示了親情的可貴。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具有極強的可讀性,而且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了豐富教育意義,寓教於樂,讓小學生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2.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延伸

首先,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體。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新課程標準中所制定小學生閱讀目標僅僅依靠課堂45分鐘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課外閱讀共同完成和實現,透過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還可以顯著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透過很多實踐證明可以發現,凡是閱讀能力強、寫作水平高、知識面廣的.學生,大都喜歡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收穫豐富。在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文學作品都是兒童文學,這是因為小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兒童文學作品形象、生動、可讀性強,而成年人的文學作品常常在內容和思想上遠離實際,思想性和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少年兒童閱讀這些作品很難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含義,因此,兒童文學讀物自然就成為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內容;其次,兒童文學讀物是開展小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材料。小學生語文課外活動是小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以外所進行的聽書讀寫實踐活動。他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透過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可以更好發揮小學生的活潑好動,觀察細微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愛好。而在小學語文課外教學過程中,兒童文學作品有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如兒歌、兒童詩歌、兒童小說作品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兒童文學讀物開展歌唱比賽、朗誦會、詩歌表演、兒童戲劇表演等內容,此外,優秀的兒童文學還是小學生進行課外練習範本,在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中,形式多樣的活動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興趣。

3.兒童文學作品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的得力助手

兒童文學作品因為其趣味性強,適應兒童閱讀能力等優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而對於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他們可以透過兒童文學作品去更好的瞭解學生和親近學生。兒童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現能力,教師可以透過學生喜歡閱讀哪些兒童文學,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語文學習。此外,透過兒童文學作品教師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瞭解學生心理活動和興趣愛好,保證教師獲得學生的喜愛和信任,從而保證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和兒童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兩者相輔相成,透過深入分析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保證小學語文教師更好將兒童文學作品應用到語文教學,拓展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湘雲.淺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2]程淑蓮.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J]. 科技創新導報. 2015(13)

[3]臺君.探討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求知導刊.2015(16)

[4]劉莉.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研究[J].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18)

[5]史傑.略談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方法[J].情感讀本.2016(11)

[6]梁修琴.關於小學語文教育弘揚傳統文化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07)

[7]謝喬.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與教學設計[J].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