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祝福中的環境描寫
《祝福》一文中,有多出筆法細膩的環境描寫,不僅起著烘托氣氛,營造氛圍的作用,更展現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人物性格和作者本人的感情,不愧為本文的一個經典之處。以下是魯迅祝福中的環境描寫,歡迎閱讀。
一支筆,一支槍,用筆為武器奪得一片江山,一次次的絕望,一次次的回頭,讓我們看見一隻醒了的獅子在喚醒熟睡的中國人…….對魯迅的小說,我只能讚不絕口。在觀看孔慶東教授演講的《百家講壇》中,已被魯迅的魅力深深吸引,他就像神一般奇蹟,無論是寫的作品還是他的思想超前,都讓我吃驚。就看看魯迅的環境描寫吧。
一種悲涼的氣氛。先看一段文章的環境描寫,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社戲》魯迅寫的小說環境描寫總有一種憂傷的氣氛,即使是《社戲》那樣的歡快的事情,所描寫的優美的江南的景色也籠罩著淡淡的哀愁。如果說文學作品給人畫面美的話,魯迅的作品是黑白的水墨畫,是頗具力度的木板畫。從環境描寫中又可以去分析魯迅所要表達的思想,高人所處的境界啊,魯迅的環境描寫就可以給我們慢慢思考的了,不僅僅只是景色的優美,還有深層次的東西在裡面,需要我們挖掘。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雖說故鄉,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裡。——《祝福》
社會環境描寫,在本該快樂祥和的新年,祥林嫂悲慘死去。這開頭的環境描寫為祥林嫂悲慘命運作了伏筆。對魯四老爺寥寥幾筆的描寫,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農村的狀況:階級關係依舊,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一句話,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這樣,透過環境描寫,讓讀者初步瞭解什麼是“祝福”,大典中的規矩禁忌,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給下文情節作鋪墊和映襯。恩格斯在給英國女作家瑪·哈克納斯的信中說:“照我看來,現實主義是除了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這說明用典型環境來塑造典型人物的形象,是文學創作的一種極重要的表現手段。因為環境是人物誕生、成長和流動的背景和場所。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影響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祝福》
喜劇的氣氛卻暗暗的憂傷。在過新年張燈結綵的時候,祥林嫂結束了她的生命,多麼悽慘。在涼涼的秋風中,孔乙己已經慢慢地移出人們的視線,逃離人海,大家還在嘻嘻哈哈的歡笑聲中。這樣一種手法,使得傷心的更加悲傷,在雪上加上一層霜,傷口裡加上一把鹽,也像魯迅裡的痛打落水狗。這種寫法值得敬佩。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裡,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鎮上“買得起福禮和爆竹”的'人家準備“祝福”的情景。
《祝福》一文的開頭,雖說寫的是舊曆年底的新年氣象,但給人的感覺確是十分沉悶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鈍響”、“震耳的大聲”、“幽微的火藥香”等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覺的角度,烘托出完整的新年氣氛。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的好運氣”,忙碌製作“福禮”的是女人們,但“拜的卻只限於男人”這句社會環境描寫,為祥林嫂悲慘命運作了伏筆。同時,透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寫,也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農村的狀況:階級關係依舊,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一句話,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這樣,透過環境描寫,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從整體上看,年底“祝福”的忙碌情景與祥林嫂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也暗示她最終悲慘的結局。
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的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句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的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第三次是結尾透過“我”的感受對祝福景象的描寫。
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佈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的作用。
作者對魯四老爺書房內的擺設進行了描寫,這是高超的借物寫人技巧,透過對書房佈置的描寫,一個頑固守舊,不學無術的封建衛道士豁然呈現,尤其是作者對書房中那一邊已脫落的對聯的描寫,更含有諷刺意味。由此,魯四老爺對再婚的祥林嫂憎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魯四老爺對祭祀格外重視,視其為“家裡最重大的事件”,本文中多次寫到祭祀活動,對祭品,祭祀準備,以及儀式進行都作了細緻的描寫,這樣的環境描寫展現了當時封建守舊,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這與人物的行為與命運有著密切的聯絡。魯四老爺作為本文中體現玩固守舊的重要人物,自然不準祥林嫂參與祭祀活動,祥林嫂這樣身份的人“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這直接表現了祥林嫂所受的歧視,並進一步揭露了當時封建禮教與迷信思想對人民的毒害。
作者在《祝福》一文中的環境描寫堪稱經典,在烘托氣氛的同時,更表現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