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投資心理學》課程分析
投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時常的接觸到它。比如說:你在做生意賺錢後,你會考慮這筆錢該去幹嗎?對大多數人來講,最好的地方就是銀行。因為我這樣既可以賺錢又可以讓錢生錢,這是民眾的投資心理。而對於股民而言,他們投資的物件是那些有前途的公司,有前途的行業。為什麼這些股民會有這樣的選擇嗎?因為他們受到投資心理學的影響。
有一則古老的華爾街格言說:市場是被兩個因素驅動著恐懼和貪婪。很多人會說,貪婪在20世紀90年代高科技泡沫期間主導了市場,而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機中,則是恐懼情緒控制了人們的行為。儘管這話說得沒錯,但這種界定未免過於簡單化了。人類的頭腦和情感如此複雜,僅用恐懼和貪婪情緒來解釋人們在決策中所受到的影響,顯然是不夠的。
證券投資心理學這門最近二十多年才興起的新型學科,反映了科學發展向著基礎與應用並重以及有關學科相互吸收融合共進的時代潮流。從心理學來看,投資心理學屬於社會心理學的應用部門,一個嶄新的分支領域,與當下人們經濟生活、投資行為、增值心理莫不們經濟生活、投資行為、增值心理莫不息息相關。投資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一種瑰寶。投資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也是經濟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點。而針對股民而言,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不要貪婪,不要盲目跟風,不要投機。投資作為一種金錢與數字的遊戲,其有投諸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嗎?不可否認,投資是一門科學,投資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和財富知識的基礎然後再做出理性的判斷。但投資也是一門藝術,不是說只要你永遠超人一等的智商就可以了,它還需要你具有超人的膽量,敢於創新的精神,具備某種直覺某種悟性。
也許,你會覺得投資是一種取巧的生財的方式;也許你會把投資與劃等號;也許,你會對投資有一種恐懼或者不信任的感覺。那麼,我會覺得你的投資心理沒有擺正!剛剛在你的眼中的只不過是投資的一些負面影響,其實投資是你針對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賺錢渠道作出判斷之後而作出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你必須要克服過度的自信和缺乏信心兩種極端心理。同時又必須掌握對自己心理的調節,進而達到調整自己的情緒,思維,意志等心理過程的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你考慮投資時,你的周圍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更有可能有許多人的勸告,阻擾,還有嘲諷,偏見等等。此時此刻,你就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放棄任何一丁點商機,也許其中會有挫折,但是真真的財富往往就在那麼小小的挫折中。
投資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存的手段。在投資中我們可以追逐自己的夢想;在投資中,我們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也許,不同的`人對於投資的目的不同,但不可否認我們都想做那個大贏家,想在投資中無疑需要自身的努力,而投資心理學則會教會我們更好的投資,因此投資心理學對我們的發展尤為重要。期待我們在投資中走的更遠嗎,飛的更高!
那麼,如何從心理學角度剖析投資者的性格特徵呢?性格是指人對客觀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慣常的行為方式。投資者的性格特徵是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在證券營業部中經常會看到某些個性鮮明的投資者,如 1996年的大牛市,沒有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前,有的投資者就專門追漲殺跌,那時的股票一天漲 20%-30% 是常有的事。到1996 年年底,居然有兩隻股票一天漲100% 以上,追漲殺跌就是這種股民的性格特徵之一;有的投資者年年解套年年套,總是喜歡在高位去追買熱點股票,形成一種習慣性上套,被套住了從不願認賠割肉,等待來年解套以後,又忍不住殺入其他的股票,最後又被套一年,這也是一種性格特徵;還有的股民總是能買上黑馬股,總是騎不住,要麼賺點小錢被震盪出來,要麼不賺錢或賠點小錢,然後倉皇出局。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我們稱之為一貫性操作偏差。
這些一貫性的操作偏差形成了不同投資者的獨特性格。某些性格特徵在某些投資者身上屢屢出現,真的是像命運一樣難以改變。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儘管氣質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但性格卻是相對容易改變的心理特徵。那麼投資者為什麼會難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呢?為什麼會總是犯同樣的錯誤呢?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投資者對於自己的性格重視程度不夠,或者說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失敗是由於性格的因素造成的。因為每一次被套的股票都不相同、或每一次股市下跌的原因都與上一次不同,似乎每一次失敗者與性格沒有關係。其實,這恰恰是癥結所在。所以,我們認為《投資心理學》這門課程對我們投資與理財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投資心理學》這門課程的作用甚至於遠遠超過了其他專業必修課程對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