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

人教版《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它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圖形的各部分線段按相同的比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徵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理解圖形是按什麼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而且能用網格圖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體會:

1.以數學概念規範生活認識。

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模糊的,對於圖形放大與縮小過程中的內在規律並不清楚。而本節課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是有一定變化規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或者同時縮小,這是一種定量的刻畫。在教學時我首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通過出示一張非常小的圖片,學生看不清,產生把圖片放大的需求,接著我透過動畫展現了圖片由小變大放大的過程與由大變小縮小的過程,使學生對放大與縮小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後充分利用例題的教學資源,透過把原圖變大後的三幅圖的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有的圖長變長了,但寬沒變;有的圖寬變長了,但是長沒變,這樣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放大,而我們要研究的放大必須是長和寬同時變化,而且具有形狀不變,大小變了的特徵的。層層遞進,從而規範了學生心目中對放大與縮小概念的理解。為下一個環節學生探究圖片放大與縮小過程中各對應邊的變化規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用來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是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注重從比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順序:即用變化後的圖形的邊長與變化前的圖形的邊長進行比較,都是以變化前的長度為標準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還是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後的長度,後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並透過比較使學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項比後項大且比值大於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於後項且比值小於1。

在初步理解了放大與縮小的含義以後,我趁熱打鐵,透過還能按幾比幾放大(縮小),算一算放大(縮小)後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等活動,引導學生從比的意義聯絡到兩數間的倍比關係,求出放大(縮小)後長和寬,把對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與以前學過的倍、比分數等知識溝通起來,有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