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作用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下面是心理學的作用論文,請參考!
心理學的作用論文
摘 要:音樂治療是一種新興的邊緣科學,所謂音樂治療即是指利用各種音樂活動影響或調適個體的生理、心理、情緒來達到矯治的目的。文章從音樂與心理學之間的聯絡入手,詳細闡述了音樂淨化心靈、調節情緒、及治療身心疾病等方面的功能,分析了音樂在心理學中的具體運用。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由原先的音樂教師角色要轉變成一個心裡諮詢師的角色。其實最開始還是挺矛盾的,總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透過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課程,讓我認識到心理諮詢師的重要性,也發現了我原來的專業音樂教育與心理學之間的密切聯絡。下面就簡單談談音樂在心理學運用中的作用。
音樂可以稱作人類的萬能語言,人類用這種語言能夠向任何心靈說話,能夠被一切人理解,因為這種語言是人類感情真實的流露。"音樂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決定了它對人類心理獨特的功能。
一、音樂具有淨化心靈的功能
音樂的產生離不開人的心理,音樂同人的成長與發展緊密相連,對人類心理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音樂是人的一種創造,是經過有意識地加工、取捨之後成為感覺、思維、資訊感知的載體。音樂代表的是人的意識,反映的是人的認知活動,表現的是人的心靈,它比具體文字更具不確定性,能給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間。音樂具有直接、迅速、深刻地影響人的內心世界的特點,它可以伸入心靈的最深處,令人震撼,具有深刻感人的效力。因為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最擅長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它能夠以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來表達喜怒哀樂的情感,直接作用於人的心靈,使人由感動至感化,情感得以昇華,心靈得以淨化。
二、音樂具有調節情緒的功能
(一)音樂可以幫人釋放和宣洩情緒
一些心理或思想問題往往是情緒累積的'結果,是壓抑造成的。只有得到釋放和發洩後,情緒才轉入有意識的平靜狀態。音樂作為心靈的表現,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能夠幫助人們顯示和喚起許多未表現的或潛在的東西。音樂強調的訴情,類似心理疏導中的"傾訴"。歌唱作為音樂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發聲的過程中,隨著氣息和情感自然而有節奏地向外流動,可以使人淤積在心的不良情緒得以排解,而且比一般的傾訴易於實現,因為它在形式上無害於他人。因此,音樂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情緒宣洩方式。
(二)音樂可以使人緩解壓力,消除焦慮情緒
節奏舒緩優美的旋律對大腦神經的刺激有如輕輕按摩一樣,可以加強血液迴圈,增加內分泌,使肌肉鬆弛,心情放鬆,從而起到消除焦慮情緒、緩解緊張疲勞的作用。音樂可以改變人的情緒,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音樂治療家認為,音樂能直接作用於情緒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音樂疏導在進入人的深層意識時,優於單純的語言疏導。人的情緒活動會隨著不同情調的音樂產生不同的情緒變化。
三、音樂具有治療身心疾病的功能
音樂治療是透過合理運用人體共振學原理,來對人類身心疾病進行引導性恢復、維持身體機能並且啟用身體自愈能力的一種醫療方法。音樂的治療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音樂對心理問題的疏導作用,體現在音樂透過藝術感染力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調整情志,恢復心理平衡。人們可以透過接觸不同的音樂資訊,體會到愉快、滿足、輕鬆、甜蜜或悲愴、憤怒、嘆息、驚異等各種情緒體驗,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從而調節自身的情緒,達到新的平衡狀態,起到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音樂對人的有些生理疾病具有治療作用。主要體現在鎮靜、興奮、止痛、降壓、怡情的作用。輕鬆歡快的音樂可透過神經中樞分泌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激素,維護正常生理和心理平衡。醫學研究發現,音樂作為一種聲波,會直接對人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效果,當音樂頻率、節奏、強度等與人體內部器官的振動頻率、心理節奏相一致時,便會發生同步的和諧共振,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起到鎮靜、止痛、降壓等綜合的醫療效果。
由此可見,發揮音樂的功效對人們的心理具有重大的意義,而我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教師,更應該運用音樂及心理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較高審美情趣的德才兼備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張旻琰.音樂治療的傳入及在中國的發展[J].中國音樂,2004,(1).
[2]郭慧珍,王亞軍.心理學視野下音樂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