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孔子的名言和諺語

關於孔子的名言和諺語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孔子的名言和諺語,希望大家喜歡!

孔子關於成功的名言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摘孔子《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於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摘孔子《大學》

(所謂意念淳厚,就是說不要自己哄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息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漂亮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問心無愧,所以君子在一私人獨處時必然要謹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摘孔子《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品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淳厚。)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孔子《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諸已,爾後求諸人。——摘孔子《大學》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學》

(《詩經》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豔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7、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初中孔子語錄。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摘孔子《中庸》

( 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聽說孔子語錄翻譯。)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快樂喜愛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侮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計劃就能成功,沒計劃就會挫折。)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摘孔子《中庸》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孔子語錄。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寂靜,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13、君子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君子之道,孔子語錄翻譯。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亡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於:外表素淨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聖人的美德中了。)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論語》

(如果學了之後,又注意經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歡娛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裡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恨地,具備這種品德素養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1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摘孔子《論語》

(我每天都屢次對自己實行反省:為別人辦事能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能否以誠相待?對師長傳授的學業能否已經溫習?)

1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摘孔子《論語》

(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捨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為他學過了。)

17、禮之用,和為貴。——摘孔子《論語》

(運用禮法時,要特別重視和睦相處。)

18、君子食無求飽,……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君子吃飯無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並能接近有道理的人,事實上孔子的故事。向他學習,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論語》

(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瞭解別人。)

2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摘孔子《論語》

(要依靠品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穩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願圍繞在它周圍。)

孔子的名言警句

1、孔子語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摘孔子《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於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語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摘孔子《大學》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3、孔子語錄: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摘孔子《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孔子語錄: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孔子《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語錄: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摘孔子《大學》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孔子語錄:《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學》

(《詩經》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豔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7、孔子語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孔子語錄: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摘孔子《中庸》

( 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9、孔子語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語錄: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摘孔子《論語》

(《詩經》三百篇,其內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1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論語》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於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於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眩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天然界的規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並能辨別是非真偽,經典。七十歲時做事能為所欲為,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楷模。)

1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孔子《論語》

(如果經常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爆發新的體會和收穫,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師長了。)

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論語》

(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多數幾私人,小人則只勾結多數幾私人,而不和大師親近。)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摘孔子《論語》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但是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1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論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認可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

1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論語》

(一私人如果不講信用,孔子的名言。不知道他怎麼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麼行走呢?)

1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麼還有什麼行為不能容忍呢?)

19、《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摘孔子《論語》

(《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2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麼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孔子的名人名言

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孔子《論語》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獲得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2、不患無位,論語。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摘孔子《論語》

(一私人不應該發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愁沒有為官的材幹。不應該發愁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才能。)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摘孔子《論語》

(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摘孔子《論語》

(見到賢人便應試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摘孔子《論語》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聞風而動。)

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機警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他這種機警,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摘孔子《論語》

(如果質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樸,也會流於虛浮。唯有外表和內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對任何事物,僅僅瞭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11、中人以上,【國學經典】。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摘孔子《論語》

(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而對於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1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

(機警的人喜歡水,由於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活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由於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機警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機警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1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

(默記所學的東西,堅持學習而不厭煩,哺育別人不知疲倦。)

14、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獲得,縱然讓我手執馬鞭去做一個車伕,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幹我喜歡的事。)

1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孔子《論語》

(發憤研究學問,學習孔子。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穫便又歡娛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朽邁也沒有感覺到。)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論語》

(如果三私人一同走路,其他兩私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師長的。他們有優點,我就學習,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鑑戒而改掉。)

1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素養德行,忠誠不渝,言行相似。)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摘孔子《論語》

(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1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爾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烈,由於肩負重任而且征途迢遙。他把實現仁的希望作為自己的使命,擔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希望而奮鬥,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嗎?)

2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孔子語錄100句(附釋文)。毋我。——摘孔子《論語》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病:主觀臆斷,一概肯定,固執已見,自以為是。)

22、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驀然間又好象在背面。。。師長特長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摘孔子《論語》

(孔子站在岸上指著河水說:“韶光的消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2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論語》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25、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夠畏也已。——摘孔子《論語》

(年輕人是可怕的,由於怎麼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在呢?但如果一私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