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支月英事蹟觀後感

支月英事蹟觀後感範文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支月英事蹟觀後感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支月英事蹟觀後感範文【1】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站在了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頒獎舞臺上。她叫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張小小的山村講臺,彰顯出她內心的大愛。當晚,當記者獨家連線在北京頒獎現場的支月英時,她略帶激動但言語樸實無華的言語中,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孩子們了,我好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對於獲得的榮譽,支月英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承諾:36年紮根鄉村講臺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教學點,她發現這裡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於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6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隻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後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痠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裡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願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在頒獎現場,當記者連線支月英時,她用樸素的語言告訴記者:我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調任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支月英除了自學外,每年都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學生學習效率,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她眼裡沒有差生概念,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隻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並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裡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2012年暑假,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教育部門決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鄉親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裡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裡鑽。她樂呵呵地說: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裡、山旮旯裡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各級領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我虧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實也有自己的孩子,但為了山裡的孩子們,她選擇了虧欠。這麼多年來,我虧欠了孩子太多,但為了山裡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諒,因為我放不下山裡的孩子們,他們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帶哽咽的說出這番話,不過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完全理解我了,並且也非常支援我。

這次參加頒獎,支月英離開教學點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但山裡的孩子們卻心心念唸的牽掛著她,孩子的家長們都透過微信向我拜年,孩子們也在微信裡奶聲奶氣地說想我了,其實我也非常想他們,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

我只希望山裡的孩子們,能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就是支月英對孩子們最大的希望。

支月英事蹟觀後感範文【2】

她是燃燒的紅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她是護花的春泥,浸潤著土地的芬芳;她和千千萬萬山村教師一起,托起了深山孩子夢想的翅膀。36年的山村教育夢,載滿了支月英滿滿的愛。

事蹟說明

36年,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嶇、坎坷的山旮旯的小路;

36年,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愛的山旮旯的孩子;

36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艱苦的山旮旯的教學;

36年,她心中始終篤定的一個目標,那就是堅持在山旮旯裡教孩子,教好孩子,教好每一個孩子······

她就是2011年中央文明辦授予的“中國好人”、2012年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4年“全國模範教師”、2015年“全國師德楷模”——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泥洋村白洋組教學點的女教師支月英。

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後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痠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裡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願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

神聖的使命,動力的源泉

領導的關心讓支月英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奉新縣委書記張家良,奉新縣教育局長黃曉珍,澡下鎮黨委書記李百強等領導多次親臨教學點慰問支月英。考慮到支月英的困難,組織上多次給她調動的機會,但支月英都婉拒了,她何嘗不想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她的心裡捨不得山裡的娃娃,他們聰明活潑,對知識如飢似渴;她捨不得這裡的鄉親,村裡人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孩子們只要聽說支月英會走,便會抱住她,眼眶裡噙滿淚水問,“支老師,您不要走吧!”,支月英摸著他們的小腦袋說:“不會,我怎麼捨得你們?”孩子們臉上才洋溢著甜蜜的微笑;有時鄉親們看到支月英下山開會,擔心她離開這裡,總會問“支校長,你還會回來嗎?”她告訴他們,“開完會,我立即就回來!”鄉親們臉上才燦爛起來。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隻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並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裡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

艱苦的環境,樸實的擔當

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支月英年紀偏大,身體欠佳,決定調她下山到中心小學任教。正在此時,一個距離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遠山村—白洋村(澡下鎮最遠山村)群眾聯名請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她的家人考慮到她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不贊同她去更遠更艱苦的地方,她苦口婆心說服家人:“白洋村的家長要求我去那兒當老師,我不能讓白洋村的孩子不讀書!”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援下,她打著行李奔赴大山更偏遠的山村白洋教學點任教。

2012年春,久雨低溫,支老師一到那兒,就在泥濘的山路上接送學生,學生李小軍上學困難,她每天去接送,還要輔導他做作業。孩子們進步很快,令家長們讚歎不已。

2012年暑假,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教育部門決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鄉親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裡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裡鑽。”她樂呵呵地說:“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裡、山旮旯裡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各級領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大山的女兒,赤誠的守望

36年前,從支月英站上講臺的第一天,就篤定一個理想:做一棵大樹,守望這片山區,教好每一個孩子。支月英常常思量人生的價值,得失兩衡,她覺得自己雖然沒有別墅,沒有寶馬,但她感到自己活著心底比千萬富翁還舒坦,當在千里之外創業的學子來看望她,親切擁抱她的時候,這種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夠品味到,這才是價值無限的享受,這才是永動心絃的韻律,這才是青春奉獻的報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支老師雖然身體狀況有時力不從心,但她還是執著堅守崗位,她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蹟,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學平平凡凡地工作了36個春秋,支月英的故事感動著大家,她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楷模、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中國好人,省師德標兵、“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她是山村老鄉的女兒,像一支燃燒火焰的山村紅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