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後感徵文
導語:《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篇一:駱駝祥子讀後感徵文
漫長的假期要用讀書來充實。利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駱駝祥子》。很好奇它為什麼那麼出名,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子變了,他變得無賴、自私,變得沉淪自棄,吃喝嫖賭他都學會了,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現實總是與祥子的理想過意不去,現實的殘酷最終使他的理想灰飛煙滅,甚至連他也不成人樣。
其實,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這一路上起起落落這麼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棄拼搏,放棄理想,也想和別的車伕一樣過得fu敗,在那個時候可能是一種解脫吧!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空有理想有什麼用。但祥子不一樣,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勵自己站起來,一次次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而拼了命的向前,這應該與他那老實的人品分不開吧。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們。當今的社會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樣,沒有那麼無情,更沒有那麼多不公平的事。應該說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會敗類”,他們一定奮鬥過,但吃不了苦,最終淪落到這種不堪的地步。我們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何不努力奮鬥,去達成理想呢?
《駱駝祥子》文字上的特點,則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讓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們的情感。讓我們的心也為之震動。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應當注意這一點。《駱駝祥子》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面對生活的無奈。描寫非常口語化。
我從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學會了遇到問題時應當具有的精神。無論再苦再難,都要奮鬥下去。真正學會“不拋棄,不放棄!”
篇二:駱駝祥子讀後感徵文
這假期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駱駝祥子讀後感-讀後感用。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於如願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不過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讀後感《駱駝祥子讀後感-讀後感用》。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