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反思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行為為依據,那麼初中數學教學反思如何寫?一起來看看吧。

1.培養良好的反思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問題情境,而且還要引導他們經常反思自己的認知過程,把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物件,不斷地、積極地對其實施監視、控制和調整。逐漸使這種反思成為學生自覺的學習習慣,從中體驗和認識有關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在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時,對問題的反思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一是過程中的反思。即在審題過程中自已是否很好理解了題意,是否弄清了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絡。引導學生反問自己:見過這個問題嗎?見過與其類似的問題嗎?二是解題之後可引導學生作如下反思:解題使用的方法有沒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果適當改變問題的條件或結論,問題將會如何變化?有什麼規律?本次使用的方法在以前是否用過?這些方法常用於哪些問題的探究?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透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和求解,悟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從而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

2.嘗試錯誤,激發反思。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錯誤,當錯誤的原因比較隱蔽時,容易產生反思認知體驗。這時教師要讓學生從中獲得反思的物件資訊,並在反思中彌補知識上的不足和思維上的缺陷。透過反思,可以找出錯誤的根源所在,可以發現知識或思維方法上的薄弱環節。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思維質量可以在嘗試錯誤後的反思過程中得到最佳化。

3.反思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素質。

在解題時如先思考題目特徵,尋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題後,都對自己的思路做出評價,將解題過程中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總結、概括,這樣長此以往,不僅能鞏固知識,避免解題錯誤,還可以把解奐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及對問題的再認識轉化為一個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佳化他們的數學思維,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4.設計變式問題,誘導反思。

變式問題的解決有助於數學知識的靈活遷移。教學中要倡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變式訓練,精心創設一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求知熱情的由淺人深、多層次、多變化的問題情境。在變式訓練中反思各種變式所共有的本質要素,揭示問題條件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絡及其隱古較深的知識規律。

5.最佳化認知結構的反思。

在解決問題之後.應重視知識的概括和提煉,反思探究知識的縱橫聯絡,歸納出有更高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的觀念,融會貫通並有序儲存,形成活化的知識組塊,最佳化認知結構。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是否具備丁與解決問題有關的合理的知識結構,透過解決問題是否達到了促進知識掌握的目的。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缺陷,應如何補救?總結本次探究的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本次學習的知識與以前的知識或相關學科的聯絡,從而提高反思認知能力。

6.對學習過程的全面反思。

應引導學生全耐反思學習的各個環節(預習、上課、作業、複習及學習評價等)以及反思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也有重要的影響.要引導學生透過對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意志的分析與評價,讓學生反思自己存在哪些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這些措施都十分有利於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是反思的,投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學習是反思的,反思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重構自己的經驗,彤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因而應使反思由過去單純的心理現象變成一種可操作的實踐行為,直接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作用,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教率。

總之,反思能引起主體內心的衝突,動搖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從而喚起思維,進入問題探究者的角色,實現由學習者到研究者的轉變。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