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就業前景
機械行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分析
機械行業是為各行各業製造並提供機械裝置和電器裝置的部門,被譽為“國民經濟的裝備部”。它也是提供就業崗位的“大戶”。這一行業中,國有大中型企業居多,由於過去沒有按市場經濟組織生產,致使生產與市場脫節,同時這些老企業歷史包袱沉重。冗員過多,經濟效益普遍不好。所以近幾年機械行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儘管如此,由於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機械類大部分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仍屬“熱銷”人才(原機械類歷個專業調整後合併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四個專業)。人們預測,機械類人才今後仍會有較大需求。高層次技術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物件。
機械行業要走出目前效益下滑的困境,必須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單純的為國民經濟提供裝備產品,轉向既是“裝備”又是大眾消費品和服務類產品;二是由過去的以生產技術為中心逐漸轉向滿足市場,以市場導向為中心;三是由單純為工業服務轉向擴充套件到農村市場。要實現這三個轉變,必須對人力資源結構進行調整和開發,以適應其要求。
目前的機械行業人員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就是產品的開發人員與銷售人員少,而中間生產環節人員比重過大。銷售人員模不準市場行情,開發人員不能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生產過剩必然導致產品積壓。因此,必須讓中間龐大的生產隊伍消腫,增大開發與銷售人員隊伍。目前機械行業最缺的人才:一是複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術又懂管理,能按市場經濟規律組織產品生產,把握企業方向的高階人才;二是具有創新意識的高階技術人才;三是既懂技術又懂管銷,瞭解市場行情。又能改進、設計開發產品的人才;四是高階技工。
機械行業畢業生總體需求較大,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工程技術人員缺口較大。最為缺的是數控機床專業技術人員。機械行業的很多企業均已進行現代生產技術CIMS系統方面的技術更新與改造,數控機床林工中心等先進裝置逐步替代原有的生產裝置,企業生產一線的原有技術工人已不能滿足數字化裝置操作與維護的要求,急需數控技術應用方面的高階技術人才。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數控機床,卻沒多少人會操作。而國內高校的機械類專業都還在講授“齒輪傳動”,這也說明了機械專業一些課程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要求,亟待更新。目前全國只有南京機械專科學校和華北航天工業學院設有數控機床專科,本科層次數控機床人員幾乎沒有。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鑄造、熱加工專業(現併入調整後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由於條件相對艱苦,一直是學生報考和擇業的冷門。很多企業的一些車、鉗、銑、電等崗位技術工人得不到補充,艱苦崗位不得已聘用了不少農民合同工。
從機械行業發展來看,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發電裝置、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雖然目前機械行業境況不佳,但經過國有企業的改革,經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人力資源的配置最佳化,一旦跟上市場經濟和資訊時代的步伐,定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經濟效益也會回升。1999年1月6日全國機械工作會議將機械工業年增長速度確定為8%,提出要實現利潤100億元,使現有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機械虧損企業1/3基本擺脫困境。那些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大中型企業,既是青年人事業發展的巨大舞臺,同時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今後幾年,還將在環境穩定及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資訊人才的需求分析
1.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100萬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關統計,中國今後幾年內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類: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資訊科技人才;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律師人才。
教育部、資訊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交通部、衛生部目前聯合調查的專業領域人才需求狀況表明,隨著中國軟體業規模不斷擴大,軟體人才結構性矛盾日益顯得突出,人才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不僅缺乏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專案總設計師,也缺少大量從事基礎性開發的人員。按照合理的人才結構比例進行測算,到2005年,中國需要軟體高階人才6萬人、中級人才28萬人、初級人才46萬人,再加上企業、社群、機關、學校等領域,初步測算,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100萬人左右。
2,數控人才需求增加
藍領層數控技術人才是指承擔數控機床具體操作的技術工人,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佔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數控技術工人;而承擔數控程式設計的工藝人員和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在企業數控技術崗位中佔25%,其中數控程式設計技術工藝人員佔?2,6%,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佔12.4%,隨著企業進口大量的裝置,數控人才需求將明顯增加。
3.軟體人才看好
教育部門的統計資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會都傳出這樣的資訊計算機、微電子、通訊等電子資訊專業人才需求巨大,畢業生供不應求。從總體上看,電子資訊類畢業生的就業行情十分看好,10年內將持續走俏。網路人才逐漸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類人才:軟體工程師、遊戲設計師、網路安全師。
4.電信業人才需求持續增長
電信企業對於通訊技術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訊工程、電子資訊工程等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持續增長。隨著電信市場的競爭由國內競爭向國際競爭發展並日趨激烈,對人才層次的要求也不斷升級,即由本科、專科生向碩士生和博士生髮展。
市場營銷人才也是電信業的需求亮點。隨著電信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現在的`買方市場,電信企業開始大舉充實營銷隊伍,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營銷的人才將會十分搶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線基本上有兩條路線:
第一類路線,純技術路線;資訊產業是朝陽產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這個行業的特點是技術更新快,這就要求從業人員不斷補充新知識,同時對從業人員的學習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類路線,由技術轉型為管理,這種轉型尤為常見於計算機行業,比方說編寫程式,是一項腦力勞動強度非常大的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因而由技術人才轉型到管理類人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介紹
一、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介紹: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講授的是應用計算機控制精密機床,進行產品設計、加工、製造的一系列過程。本專業培養掌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有數控機床程式設計與操作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能力,從事數控加工技術的現代生產組織與管理的高等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自從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數控機床,(我國1958年開始研究數控技術)到現在數控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柔性化、整合化、智慧化等各方面功能越來越完善。
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逐步變成“世界製造中心”。 以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數控技術已經發揮著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製造企業已開始廣泛使用先進的數控技術。由於數控裝置(包括進口和國產)大量進入製造行業,企業缺乏一大批數控程式設計、數控裝置操作及其維修人員, 缺到什麼程度了呢?“月薪6000難聘數控技工”“年薪16萬招不到模具技工”,這樣的現象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北京、上海和南京較發達地區,對數控應用人才更是求賢若渴,許多企業紛紛用高薪聘用數控專業人才。我們西北地區是國家的重工業基地,在陝西地區有大批次的國家重點企業和軍工企業,這些企業技術力量雄厚、裝置先進(大都為進口裝置),每年這些企業要招收大量的數控技術人才。
據統計,目前我國數控專業技術人員短缺60多萬。根據教育部等部門調查研究和分析預測,我國勞動力市場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尤為突出。目前教育部等六部委已經開始實施“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
二、數控技術的應用領域:
數控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加工技術,加工精度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低、工作環境好,便於現代化管理,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已經成為現代製造企業普及的一種新型加工裝置。其應用領域主要有:
*航天工業、航空工業
*汽車摩托車製造工業
*船舶製造工業、
*兵工行業
*新型機械製造企業(如外資企業、合資企業)。
*模具設計加工企業(如外資企業、合資企業)。
數控專業由於市場適應性好,專業技術含量高,所以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畢業生在模具、數控行業、鐘錶業、五金行業、中小製造業、電腦設計製造業倍受歡迎。
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的軍工企業和國家重大裝備製造企業也急需數控方面的技能人才。目前,發電裝備製造企業,如東方電機廠、哈爾濱電機廠、長江動力集團、杭州發電裝置廠等近年來效益很好,主要瓶頸是製造能力不足,特別是數控人才不足。不論是數控機床操作人員、數控加工工藝程式設計人員,還是數控機床的維修人員都很缺乏。
隨著民營經濟和外資,合資企業的飛速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數控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主要集中在模具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近年來模具企業大量採購數控裝置,需要大量模具設計、數控程式設計、數控機床操作、維護的綜合性人才。
三、數控應用技術專業具體適應崗位:
數控應用技術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數控技術人才。學生透過本專業的學習後,主要從事各類數控機床加工程式編制,加工工藝與工裝設計,數控裝置的操作、安裝、除錯、維修工作,CAD/CAM軟體的應用工作,車間生產和技術管理工作。
任職崗位:
(1)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