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基礎知識
心理學,它研究在醫療過程中有關診斷、治療、護理中的心理問題,並且應用心理診斷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技術為臨床實踐服務。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醫學心理學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第一章 緒論
1.醫學心理學(medicalpsychology)
是心理學與醫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將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醫學領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體健康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預防與護理中的作用。
2.現代心理學誕生標誌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3.醫學模式
指一定時期內人們對疾病和健康的總體認識,併成為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哲學觀在醫學上的反映。
4.醫學模式發展階段
(1)神靈主義醫學模式:「萬物有靈」。
(2)自然哲學醫學模式:「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治病先治人」、「一是語言,二是藥物」。
(3)生物醫學模式。
(4)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5.研究任務
(1)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的作用規律。
(2)心理評估手段在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與預防中的作用。
(3)運用心理治療的方法達到治病、防病與養生保健的目的。
(4)患者心理活動的特點以及心理護理的方法的運用。
6.基本觀點
心身統一的觀點,社會對個體影響的觀點,認知評價的觀點,主動適應於調節的觀點,情緒因素作用的觀點,個性特徵作用的觀點。
7.研究物件
針對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轉化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心理行為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8.研究方法
按研究涉及時間分為橫斷研究、縱向研究、回顧研究、前瞻研究(重要);按研究手段分為觀察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相關法、實驗法。
9.醫學心理學建立標誌
1852年法國的洛採出版了第一部《醫學心理學》,189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建立第一個臨床心理診所。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學基礎
1.心理學
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2.心理現象的分類
心理過程和人格,是兩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方面。
(1)心理過程,指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認知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情感過程,喜、怒、憂、思、悲、恐、驚;意志過程,有意識地確定目的、克服困難、調節和支配自身的行動。
(2)人格(個性),是一個人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包括人格傾向性、人格特徵和自我意識。人格傾向性,是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如需要、動機、興趣、觀點、信念等;人格特徵,表現一個人穩定的典型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人對自己本身的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
3.心理的實質內容
心理是腦的功能,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第三章 感覺與知覺
1.感覺(sensation)
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包括5層含義:感覺是客觀的,感覺是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體的反映,感覺是腦的功能,感覺是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具有主觀性。
2.感覺的種類
距離感覺和接觸感覺,體表感覺、深部感覺和內臟感覺,內感覺、外感覺和本體感覺。
3.感覺現象
(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對感覺器官的持續作用而導致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適應的結果可以是感受性升高,但大多數是感受性降低。
(2)感覺對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是感覺的空間積累恰恰相反過程的結果。
(3)感覺後像:在刺激物停止作用於感受器後,感覺現象仍然暫留一段時間的現象。
(4)感覺的空間積累和空間融合;空間積累是指感受器不同的部位同時受到刺激所產生的、因反應整合在一起而改變了感受性的現象;空間融合是指感受器把同時作用於它的不同刺激的反應聯合起來而產生的單一感覺的現象。
(5)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因此種感覺道受到刺激而引起彼種感覺道產生感覺或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4.知覺(perception)
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5.知覺與感覺的比較
兩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產生的,同屬於對現實的感性認識形式;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不是個別感覺資訊的簡單總和。
6.知覺的基本特徵
(1)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物件從背景中分離,與注意的選擇性有關;物件和背景不僅可以相互轉化,而且相互依賴;物件的選擇與很多因素有關。
(2)知覺的整體性:知覺過程中,人們能夠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把由多種屬性構成的事物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3)知覺的理解性。
(4)知覺的恆常性。
第四章 記憶和思維
1.記憶
是人腦對過去的經驗保持和再現,即人腦對外界輸入的資訊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2.記憶的分類
(1)根據記憶的內容分類:形象記憶、運動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
(2)根據輸入資訊、編碼、加工方式的不同和儲存時間長短分類: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3.記憶的過程
記憶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和再現(再認和回憶)三個基本環節。
(1)識記,是人們獲得經驗的過程或者是對資訊進行編碼的過程。根據識記時有無明確的目的,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根據識記的材料有無意義,以及學習者是否瞭解其意義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影響識記的因素:識記時的生理狀態(覺醒狀態、意識狀態等)、心理需要、興趣、目的任務、理解、識記材料的數量和性質、複習等。
(2)保持和遺忘:保持即資訊的儲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遺忘是對識記過的事物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者再認或回憶有錯誤。
遺忘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的程序是不均勻的,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遺忘的發展速度較快,後來逐漸緩慢,穩定在一個水平上;
遺忘的原因:衰退說、干擾說、壓抑說;
抵制遺忘的方法:合理分配複習時間;嘗試回憶與反覆閱讀相結合;複習方式多樣化;要排除前後材料的影響;利用外部記憶手段;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
(3)再認和回憶
再認是對已識的事物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回憶指頭腦中重新浮現出過去經歷過的事物或形成的概念,要由一定的外部條件引起;再認與回憶的正確程度一般取決於兩個條件:對原識記材料的鞏固程度;積極的思維活動。
4.思維
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人類認識的高階階段,是在感性基礎上實現的理性認識形式。
5.思維的特性
(1)間接性: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不是直接的,而是透過其他事物作媒介來反映某一客觀事物。
(2)概括性:是指人腦反映的不是個別事物或事物的個別特徵,而是反映同一類事物的共同特性、本質特徵和事物間的規律性聯絡和關係。
6.思維的種類
(1)根據思維過程中的憑藉物的不同
動作思維,以實際行動為支柱的思維;形象思維,以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為支柱的思維;抽象思維,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思維活動。成年人進行思維時,往往是三種思維相互聯絡來解決問題。
(2)根據探索答案的方向分類
聚合思維是把問題提供的各種資訊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或最好的答案;發散思維是一種求異思維。
(3)根據思維的主動性和獨創性分類
習慣性思維,或稱再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具有主動性和獨創性的思維。
7.思維的過程
(1)概念:對反映事物外部現象和特性的感知覺材料進行加工,用以揭露事物內部的、本質的特徵和規律性聯絡的心理過程。
(2)過程: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和概括。
第五章 情緒、情感與意志
1.情緒與情感
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產生態度的內心體驗。情緒具有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和訊號功能。
2.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3.情緒與情感的分類
(1)基本情緒
是人與動物共有的,在發生上有著共同的原型或模型,是先天的,不學而能的。把快樂、悲傷、憤怒、恐懼作為基本情緒。
(2)情緒狀態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帶有渲染性的情緒狀態,激情:是一種迅猛暴發、激動短暫的情緒狀態。
(3)高階情感
道德感指評價人的思想、意圖和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時產生的情感;理智感指認識和評價事物過程中產生的情感;美感指根據一定的審美標準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感。
4.情緒的功能
情緒是適應生存的心理工具,激發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情緒是心理活動的組織者,情緒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
5.情緒的調節
改變認知方式;調整期望目標;改變環境;心理應對與防禦;求助與諮詢;此外,適當的宣洩、增加正性生活的體驗具有好的效果。
6.意志
人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而活動,遇到困難需要毅力和決心克服困難,堅強不屈實現目標。這種自覺地確定目的、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稱為意志。
7.意志行動的基本特徵
意志行動的前提是有目的.的行動,核心是克服困難的行動,基礎是隨意行動。
8.意志的品質
(1)自覺性:一個人有明確的行動目的,並能充分認識行動效果的意義,使自己的行動服從社會、集體和個人利益的品質;與之相反的是盲從和獨斷。
(2)果斷性:是指一個人善於明辨是非、抓住時機、迅速而合理地做出決定,並實現所作出決定的意志品質;與之相反的是武斷和優柔寡斷。
(3)堅韌性:是指在執行決定時能堅持到底,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的意志品質,也叫堅定性或頑強性品質;與之相反的是動搖和執拗。
(4)自制力:是指意識行動中善於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能力;與之相反的是任性。
9.行為
是人類為了維持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在適應不斷變化的複雜環境時所作出的反應。
10.人類行為的特徵
人們說的與做的,一種以上測量尺度,可觀察與記錄,對環境的影響,受規律支配,公開或隱蔽。
11. A型行為
特徵為競爭性強、時間緊迫感、辦事急躁、具有敵意等;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有關。
12. B型行為
與A型行為相反的人格特徵,是減少冠心病發生的抗應激人格。
13. C型行為
特徵為過度的性格壓抑、過分合作、謹慎,社會化程度高、情緒表達障礙。可使體內的免疫功能抑制,導致腫瘤發生。
第六章 人格
1.人格
是決定一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個人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這些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習慣將這些內容成為個性心理特徵。
2.人格的特性
整體性、獨特性、社會性、傾向性。
3.能力與智力
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智力的範疇比能力小,能力包含了人的整體的功能,而只能更多偏向於腦的功能,注重獲得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4.智力的衡量
通常採用智力商數(簡稱智商IQ)衡量,是透過智力測驗得出的結果,是對智力水平間接的推測和評估。
5.氣質
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它與人的生物學素質有關,並使人格染上獨特的色彩。
6.氣質型別
多血質(活潑型)、黏液質(安靜型)、膽汁質(興奮型)、抑鬱質(抑制型)。
7.氣質的意義
(1)任何一種氣質型別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2)氣質對智力的發展有影響,但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智力發展的水平;
(3)在人的適應與工作的選擇方面,不同氣質型別有一定的影響;
(4)氣質對人的實踐活動確有一定的影響。
8.性格
是個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對己、對客觀現實所持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適應的習慣了的行為方式。
9.性格的特徵
(1)最主要的特徵是意識傾向性;
(2)在對行為的調節控制方面,表現為性格的意志特徵;
(3)在對情緒的控制方面,表現為性格的情緒特徵;
(4)在認知活動的特點與風格方面,表現為性格的理智特徵。
10.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1)將需要劃分為5個層次,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要;
(2)生理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
(3)不同年齡段需要的主題不同,嬰兒期主要是生理需要佔優勢,而後這種需要逐漸減弱,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依次遞升,尊重的需要日漸強烈,到青年晚期,自我實現的需要開始佔優勢。是一種波浪式的遞進。
11.動機
是指能引起、維持一個人的行動,並將該行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意念活動。
12.動機的分類
(1)生物性動機:也稱原始動機或生理性動機,與解決基本的生物學需求有關,常常與生俱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2)社會性動機:也稱繼發性動機或心理性動機,與心理和社會需求有關,透過學習獲得。
13.動機衝突的型別
(1)雙趨衝突:是兩種對個體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標同時出現,而由於條件的限制,個體無法同時採取兩種行動所表現出的心理衝突。
(2)雙避衝突:指兩種目標都是個體力圖避免的,但是個體迴避一個威脅性目標的同時,必然面臨另一個威脅性目標時表現出的心理衝突,「後有追兵,前有大河」。
(3)趨避衝突:指某個目標對個體即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況下,個體對該目標既嚮往又拒絕的心理衝突,「想吃魚又怕腥」。
14.人格形成的特點與標誌
(1)人類有較長的生理不成熟期,需要依賴他人的生活;
(2)人格的發展可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存在某些「關鍵期」;
(3)人類行為的主要是社會行為;
(4)人格形成的關鍵是自我意識的確立和社會化的完善
自我意識使人們對自己身心特點的主觀認識;
社會化是指個體的觀念及行為被納入到社會規範中的過程。
15.人格形成的決定因素
(1)遺傳潛能。
(2)共同經驗:即不同的個體處於相同的文化背景中所接受的某些共同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
(3)獨特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