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讀後感
這篇文章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本市寫給朋友的一封信,雖然這篇文章並不是當時的信,不過作者在文中生動的將富春江近百里的秀麗風景,用一百四十多字完美的展現在眾人眼前。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與朱元思書讀後感,歡迎參考!
與朱元思書讀後感
本文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與朱元思書》雖名為“書”,從內容上看則是一篇典型的山水記。
全文144字,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描繪了祖國南方秀麗江山的奇異之美,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嚮往自然的情感。使人讀後確有悠然神往之感。
文章先以“風煙俱淨,天山共色。”發端,再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領起全文,總寫富春江的優美景色。
接著緊承“奇山異水”而分寫先逐層寫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這句話寫了江水的明淨可愛。
接著兩句“急湍甚劍,猛浪若奔”,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動態之美感。
次寫山“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動靜結合,使人能感受到大自然那種強烈的生命節奏。
下文則轉換角度,著重寫聽覺感受。泉、鳥、蟬、猿,聲調各異,自成天籟,組成一步大自然協奏曲。
作者以鬧寫靜,顯示山中無人的幽靜,使人產生一種流連忘返,隱居山中的幽靜。
文體駢散相見,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是駢體文的上乘之作。
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與朱元思書讀後感
這篇文章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本市寫給朋友的一封信,雖然這篇文章並不是當時的信,不過作者在文中生動的將富春江近百里的秀麗風景,用一百四十多字完美的展現在眾人眼前。
文章共可分五段。
第一段,總領全文。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這句話總寫了富春江路上之景。
第二段,寫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字字如生,將富春江優美,壯觀的'場面完整體現。
第三段,寫山。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山的蜿蜒連綿,雄偉浩蕩被作者寫的如詩如畫,引人入勝。
第四段,寫聲音。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鳥鳴,蟬叫猿啼,都是那麼動聽,美妙。
第五段,寫感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山水傍依,猿啼鳥鳴,一切的一切都在作者筆下流淌出來,令人悠然神往,真如:有山有水有聲音,有感有想有悟境。
與朱元思書讀後感
這周我們學習了南朝梁的文學家吳均的一篇寫給好友的書信——《與朱元思書》。至今,文中的妙語還可以朗朗上口。“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水清得可以“千丈見底”“游魚戲石,直視無礙”。還有那看見了就生寒意的樹木在“爭高直指”。泉水泠泠,鳥兒互鳴,以及蟬鳴猿啼等一系列的大自然的歌聲縈繞在耳邊。這一切,無疑使人迷戀於文章,流連於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當中。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雖然沒有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霸氣,但也揭露出作者奮發向上的心情。(.)
文章也寫出了作者“望峰息心”“窺谷忘返”即使沒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極端避世的想法,但也不乏消極之意。文章的題目是《與朱元思書》顧名思義,就是寫給好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文章所蘊含的思奮發但又消極的複雜情緒,從另一角度看,吳均也是對好友婉言相勸。願其早日離開官場,離開那種環境的渾濁不清。也揭示出當時官場上的黑暗,以及作者對當時封建專制統治的失望,心懷遠大理想但又沒施展的地點——懷才不遇的思想。回首歷史,放眼未來,我們生活在這樣安定,和諧的環境裡,似乎每一個角落,只要我們努力,就可成為我們施展才華的平臺。我們又怎能放棄機會,不努力奮鬥呢?如果說古人的消極避世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那麼生活在當今社會的我們如不思進取,就等於不懂得珍惜自己,任縱墮落的尖刃在自己的身上一次次劃過,卻不屑於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