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社會領域心得體會
指南社會領域心得體會
《指南》將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它充分的體現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了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了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兒童直接透過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現在大多數的孩子被禁錮在教育的條條框框之中,他們需要自主,因為只有自己動手動腦得來的直接經驗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要想擺脫“填鴨式”的教育,想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夠找到答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用科學的方式來教育幼兒,讓幼兒的身心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在健康領域目標2中指出“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於學習能力較強、性格開朗、自我服務能力強的幼兒,老師常常能做到發現這些孩子的閃光點。但是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老師能有意識地去發現、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嗎?教育者的責任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全面和諧地發展,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樹立“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的教育觀、兒童觀。
二、為幼兒創造更多的機會交流。
在語言領域目標2中指出:“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儘可能與每個孩子交流,自由活動中的交流往往更利於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比如在晨間談話活動中給孩子一些自由談論的時間,聽聽他們談論的話題,瞭解他們的疑惑和感興趣的話題。在集體教學活動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及時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給予充分表達的機會,在活動中多聽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見,儘可能多地創造幼兒交流表達的機會。
三、注重身邊的教育。
在社會領域解讀中指出:“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透過觀察和模仿學習和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說教得多,幼兒往往被動地灌輸一些社會性規則、意識或品質。社會活動取材應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在社會活動《參觀水果店》的過程中,幼兒懂得要排隊買水果,使用禮貌用語,學習他人是如何與店主交流溝通的。對幼兒來說也是一種現鮮活的教育。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是對知識感興趣,目的是喜歡讀書,目的是愛勞動,目的是愛藝術,目的是有一門自己喜歡的手藝,目的是會做人,道德不差,目的是有教養,有能力,有品位,目的是幸福的人生。幼兒教師和家長應該正確理解幼兒學習,珍視孩子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努力使每個幼兒都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
指南社會領域心得體會
案例:
我班中班新進了一個小朋友叫徐君傑,在暑期家訪時,發現這個小朋友膽子比較大,不怕生,並且拿出自己的平板電腦,讓老師說話然後聽電腦中的卡通貓學說話。但老師和家長講話,他總是打斷老師,總要老師聽他的,非常獨霸。家長非常寵他,溺愛他,樣樣都以他為中心。開學進入班級,他不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看見別人好玩的玩具就去搶,經常欺負其他小朋友,推擠其他小朋友,而且老坐不住,喜歡在教室兜圈子奔跑,老師請他坐在位置上也不聽。每天只有同一小區的一個小朋友家長來接回家時每天會和他一起玩一會兒,一次看到那個小朋友家長先來接,他媽媽還沒來接他,就哭著要跟那個小朋友一起回家一起去玩。
《指南》將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透過參加《3-6歲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領域的培訓,讓我更深一步地瞭解與認識了社會領域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絕不容輕視它的作用。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每個都很有個性,要麼任性、要麼刁蠻、要麼以自我為中心。或出現孤僻,難以合群,或出現個性太強,聽不進不同意見,不會尊重他人,難以與人合作完成任務。
從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徐君傑小朋友的人際交往有些困難,所以他沒有很多好朋友,有時會很孤獨。對照目標1願意與人交往,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可以看出徐君傑的表現還處於3-4歲的年齡特徵,還沒有達到4-5歲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們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應當要重視,我們應當給孩子們最正確的引導和關注,我們應當對孩子們進行引導教育,讓他們在實踐中充分運用我們對他們的賦予,而最終變成為他自己的交際技巧。因此,我對照《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及要求,就社會領域的人際交往,進行了具體指導。下面,談談在觀察瞭解幼兒、與幼兒互動交流中獲得的切身體會:
一、老師主動親近和關心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享受交往的快樂。
每天我會特別關注徐君傑,看他每天玩什麼區角、什麼角色,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有沒有和他們交往,說些什麼等。有時我會和他一起玩角色遊戲,我做顧客,他做老闆,透過共同遊戲和活動,在活動遊戲中讓孩子感受與成人交往的快樂,有和諧的師生關係。並引導徐君傑和小朋友交往,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活動中讓他多與同伴交往。透過教師給孩子創設與成人、與小夥伴交往、鍛鍊的機會,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不斷的交往和體驗交往。
二、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孩子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
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徐君傑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就會去搶別人的玩具。我就對照《指南》,教他用交換玩具等簡單技能加入同伴遊戲;或指導他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或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結合幼兒的交往經驗,和幼兒討論什麼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怎樣做才能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等。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
三、教孩子學會分享。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發現最受歡迎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能說會講的,而是會拿著自己的好玩具等能夠想到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表現比較“大方”的孩子。如果孩子們從小能夠學會了分享,這將對他一生是受用不盡的財富。我就請家長配合,多拿一些玩具到幼兒園,讓他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還請家長配合,多邀請不同的小朋友到家裡玩,不要只和同一小區同一個小朋友玩,也可帶他去其他小朋友家裡玩。家長要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或接受小朋友的的邀請等,這樣既可以彌補獨生子女缺少小夥伴的不足,也可以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四、發揮教師、家長的榜樣作用
在社會領域解讀中指出:“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透過觀察和模仿學習和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活動取材應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說教得多,幼兒往往被動地灌輸一些社會性規則、意識或品質。因此,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如在角色遊戲的過程中,我會和徐君傑他們一起遊戲主動排隊,有禮貌地對話等,使幼兒懂得要排隊買東西,使用禮貌用語等,對幼兒來說都是一種鮮活的教育。並且在家長會上,我要求家長在家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潤物細無聲,孩子是家長、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身上都會有所表現。
透過一個學期的培養,現在徐君傑小朋友的好朋友多了,臉上的笑容多了,沒有搶玩具的現象,不再欺負小朋友,能與同伴友好交往了。
透過對《指南》社會領域的學習,讓自己進一步明確作為教師要注重言行的榜樣作用,而不是簡單生硬的說教;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不是單純地追求知識技能的學習,做一位真正關注幼兒社會發展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