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一年感受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一年感受

我是一個剛入社會剛好1年多的人,高中學歷,經驗不足是我求職的瓶頸,但是我相信任何問題都是可以找到解決的緩解甚至解決的方案的。自修、培訓等不斷提升自我的途徑都是有效的。在這路上我曾彷徨、但是最終我願意相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細看我的發展路,從今年4月底進入點鑫即我現在工作的公司,作為人事部的一員,我主要負責人員招聘這塊的工作。

在入職這家公司之前,我在一家分廠做文職工作,在那裡我做的事情很雜,採購辦公用品、端茶倒水、出貨跟單、人員招聘、考勤計算、單據管理這些讓我初步接觸了工廠的文職性工作,而真正開始做人事這塊是從點鑫開始的。和同事一起帶著好奇我第一次去人才市場面試,而後我獨自參加現場招聘。在招聘某些崗位時,我不清楚他們的特殊要求,比如,招聘司機有什麼要求,在人才市場的招聘中,同為HR的告訴我不抽菸、喝酒、賭博,最好是本地戶口或者深戶擔保,即使是內部人員推薦必須要有擔保書的。招聘某些中等管理職位的時候,面對那些社會、職場經驗豐富的人,很多時候我被問的啞口無言,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比如我們的三次元什麼牌的,那個國家的。我們的CNC機器是多少轉速的。

在深圳這個大都市裡,我們在關外,工資往往比關內低,地理位置自然也比不過關外,尤其是網路招聘缺少競爭優勢。但是我相信任何地方,工廠都是有人幹活的,任何地方,員工都是要找工作的,在區內,甚至與整個鎮裡我們薪資不偏於下游就可以。

招聘這塊,目前主要採用網路招聘、人才市場、內部推薦、廠門口招聘。網路招聘我們有本地的輝煌人力網站,原來是前臺投簡歷後來轉為網上簡歷。這裡面投的數量不怎麼樣,但是人才搜尋這一專案的結果還可以,主要針對文職性、管理性的工作。並且頭簡歷的人大都是附近的。還有就是58同城,老實說,這是我在58註冊的一個免費招聘,對與技術內的,感覺不怎麼樣,但是比起我們合作的一個阿聯產品效果要好。因為阿聯的產品實在是強差人意,投遞的數量少,符合的簡歷比例是1:8,而真正過來面試的人是1:6,最後合格的就是1:5,這樣的比例我真心感覺招不到人,招工荒,招工也累,眼睛看痛了,電話口水都幹了也沒有幾個符合要求的。這年頭,企業挑人,人挑企業都是相互的。什麼地方偏啊、工資低啊、崗位與預期不相同呀、後勤保障問題啊。我們公司女生是不包住的,這樣問題就大了,關外的公司大部分有食宿的,遠點的地方人家要找個包住宿的.,沒錢的也要找個包食宿的。人才市場到還可以,面試成功率明顯比網招好,為啥?至少發了面試通知,40%的人是會過來面試的。30%的人是會透過的。應為現場面試相互溝通的多了,自然初步能判斷,這個公司怎麼樣,這個人怎麼樣,符不符合各自的需求。某些要求也可以初步的判斷簡歷是否屬實。內部推薦這塊,公司每個職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都是推薦外部人員過來面試而非內部推薦晉升,即使有這樣的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內部推薦的還是成功率較高的在50%左右,這主要在於,介紹的人會很名明確的告訴對方我們公司的薪資待遇、工作壞境、崗位職責等等。而廠門口的招聘主要是普工,因為我們公司是做機加這塊,車間普工需求少,操機的都是技術員工,品質部也是嚴格把關要測量員的水平的。所以普工招聘較少,就是廠門口貼個招聘,附近的願者來之。缺點就是過於被動。

在點鑫工作的這半年多里,我們公司請了管理諮詢公司過來進行一系列制度的改變,很多職位的勞動強度增大,尤其是訂單準交上不去,每個部門都倍感壓力。這樣,想辭工的人就多了,尤其碰到10、11、12月份這樣的招聘淡季,真的不知道做為負責招聘這塊的我該何去何從,公司氛圍都是緊張的,許多建議也沒有透過,員工生日會啊,拓展活動、旅遊都沒有,不過我會很努力的求支援的。至少優秀員工是ok了,下一個目標是工齡獎的實施、員工生日會的舉辦。至少不能讓員工的心繼續這麼委屈下去。你不付出點,誰那麼好陪你打天下。在12月份我們又續簽了5個月的駐廠合同,前段時間主要是針對訂單準交為主,下一位老師過來我會重點請教下針對我們人力資源管理這塊的問題。爭取降低因為後勤管理、文化建設這方面引起的人員離職率。

未來的2014,我堅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一年感受]相關文章:

1.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一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