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語文高考揭秘
你知道高考語文命題組20年來最得意的一道基礎知識是哪道嗎?
不遠千里,日夜兼程,心情緊迫,求知如渴。筆者前不久有幸參加了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的“高中語文教改與高考研討會”。會議時間7天,聽取了京熊先生(原高考語文命題組組長)、蔣紹愚教授(北大古代漢語學教研室主任)高考語文試題命題者王王裡嘉教授(北大現代漢語教研室主任, 高考現代文試題命題者)、莊文中先生(人教社高中語文教材總編,高考語文命題組成員)陶伯英先生(北京市西城區教研室主任高考語文命題組成員)和熊江平先生(人教社負責人,高考等語文界權威人士所作的8個學術報告,獲取不少有關高考命題特別是語文高考命題的珍貴資訊。現準備把這些資訊寫成短文逐一地向你傳達,希望你切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喲!
首先要問你的是,你知道高考語文命題組從1979斫開始,命題直到現在出的語文基礎知識試題哪一道題是他們最得意的一道嗎?據北京市西城區教研室主任語文高考題命題組成員陶伯英先生告訴我們,命題組迄今最得意的一道題是:1987屆全國高考語文題的第8題!語文命題組把這道題樹為高考語文題同類試題的樣板題!
1987屆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8題全文如下:
1.“對愛好文科的學生,加強文科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好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呢?”從下面的四句中選出能與它銜接的句子。(4分)
A、從長遠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很不恰當的。
B、如果我們缺乏戰略眼光,在實際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錯誤的回答。
C、為了使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我們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D、只要認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就會說:不可以。
這道題出得巧妙。首先是題幹“巧”而“妙”。內容是我們高中生司空見慣的話題。“是必要的”、“是否”、“要不要”是題乾的關鍵詞。題幹是兩個設問句,問的是兩個常識性問題,答案顯而易見,這不是“偏、難、怪”題,“迷惑項”措詞確有“迷惑性”。有的不肯動腦筋的考生輕意地答了“A”。殊不知A不僅答非所問,而且不能銜接。題幹是設問,並沒有講是“這樣做”了。許多粗心的考生答了“D”。他們答錯的原因是沒有看清“D”只回答了第一個設問句,而沒有回答第二個設問句,兩個意思只銜接了一個怎麼能算對呢?還有些不善於“咬文嚼字”的考生答了“C”,他們沒讀懂“忽視”二字,“C”所表達的`意思是“可以忽視”理科學習。許多考生認為是D而不是B,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B回答得不具體,但題目的要求並不是“回答”,而是“銜接”。只有B才對上文作了恰當的銜接。綜上所述:A答非所問,C與題意背道而馳,D片面性,沒回答第二句。
根據這道高考語文命題組最得意的樣板題,我們可以從中吸收一些什麼經驗教訓呢?
1、這道題考查了閱讀能力,測試了對語言的理解,測試了語感,考了智慧,確實不愧為“樣板題”。就是說,考生題重在綜合測試。
2、選擇題的對項常常在表面上不表現我們的“習慣性思維”.文科生可不可以忽視理科?“習慣性思維”說:“不可以”。文科生要不要學習理科?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要)。文科生忽視理科對不對?“習慣性思維”回答說:這樣做不恰當!那幾位善於迷惑考生的命題的老先生,便抓住“不可以”“是肯定的”“不恰當”這些字眼來迷惑你!
3、答語文題,要啃字眼,要訓練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要運用邏輯思維,多問幾個為什麼。
4、當你運用“習慣性思維”輕易找到答案時,你就要反過來想想,高考題真有那樣容易嗎?
語文高考揭秘之二
每年的全國 高考各科試題是由國家教委高考命題中心擬定的,地點是在北京,並不是在其它什麼神密的地方。語文試卷命題組的主要成員是北大中文系的幾個教授,另外人民教育出版社會高中語文課本編輯組有兩人參加。還有4名有經的中學語文老師,北大中文系的幾位參加文試卷命題的教授都研究語言的教授,沒有一位搞文學的教授。如現代漢語的命者王理嘉教授就是現代漢語教研室主任。文言文題目的命題者蔣紹愚教授是北大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題目初稿主要由這兩教授擬定的。例如1990屆的那道出自《戰國策》的“田單將攻狄”的文言文測試題,就是蔣教授赴美講學在收音機上擬定的。80年代和90年代初,試卷的終審權是由北大研究生院的朱德熙先生掌握。據說1978年剛剛恢復高考時的那份高考語文試卷,即為朱德熙先生的手筆。
當代中國關於中文的學術體系有兩大派系,一是北大體系,二是師範院校體系。命題者當然用北大體系。某年主考語文試卷中一個關於定語的例子,即選自呂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語法修辭講話》,“高中語文教改與高考研討會”的學術思想當然也是以北大體系為統帥。會議發表演講者眾口詞:北大體系系中的現代漢語體系和古代漢語體系的學術研究都是全國最高水平。北大中文系主要是研究語文而不是研究文學。這裡講的北大體系就是以朱德熙、呂叔湘、黎錦熙、王力等我國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理論的奠基人所建立的和所代表的體系。北京大學在海淀區。海淀區的中學老師和他們所編寫的資料是遵循北大體系或深受北大體系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