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的成語故事-經典歷史典故
導語:捨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那麼這個成語有什麼典故呢,不妨看一下。
捨本逐末
戰國時代,齊國為了和趙國加強外交關係,就派使臣訪問趙威後。趙威後接過使臣的獻禮,還沒開啟信,就先問使臣說:“貴國的情形怎麼樣了?莊稼好嗎?人民好嗎?還有你們的君王也好嗎?”
使臣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就回答說:“我是奉君王之命來問候你的,你不問我們君王的情形,卻先問莊稼和人民,這樣未免先賤後貴了吧!”趙威後笑著說:“你的觀念錯了,想想看,沒有莊稼,哪會有人民呢?沒有人民,又哪來的國君呢?難道要先舍根本去問末節的事嗎?”
“舍根本,問末事”這句話就被後人引申為捨本逐末,也就是沒有注重根本,先注重不重要的事情。
“捨本逐末”的意義和“捨本問末”有點不同,逐末是專門追逐微小的利益,就像商人做生意,不去注意投資的數量,反而先計算微小的利益,結果為了微小的利潤,損失了很大的投資。其實,這句成語是諷刺那些短視的人,不從遠大的將來打算,卻斤斤計較眼前的利益,結果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相關閱讀
殺雞焉用牛刀
春秋末期,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武城縣做縣官。有一次,孔丘來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他微笑了一下,對子游說:“治理武城這個小地方,根本用不著禮樂。比如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大刀。子游引用孔丘以前講過的話來反駁他:“以前我聽老師講過,君子學了禮樂就能相親相愛,小人學了禮樂就易於驅使。我照你的話去做,為什麼又取笑我?”孔丘聽了子游的辯駁,連忙改口說:“子游這話講得對,我剛才說的那句話,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買櫝還珠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燻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開啟的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捨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