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是什麼-赤潮成因原理
導語:赤潮(akashiwo,red tide,red water, dis-colored water)又名紅潮,是一種水華現象。它是海洋災害的一種,是指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範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赤潮是什麼_赤潮成因原理
基本介紹
“赤潮”,被喻為“紅色幽靈”,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華”,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單細胞植物。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於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後,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汙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是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四是有些藻類可分泌有毒物質使水體汙染導致魚類死亡
赤潮發生後,除海水變成紅色外,同時海水的pH值也會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類的浮游生物會死亡、衰減;赤潮藻也因爆發性增殖、過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相關因素很多,但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汙染。大量含有各種含氮有機物的廢汙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營養化,這是赤潮藻類能夠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發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種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種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種能產生毒素。他們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透過食物鏈傳遞,造成人類食物中毒。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地受到過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十幾年來,由於海洋汙染日益加劇,我國赤潮災害也有加重的趨勢,由分散的少數海域,發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養殖基地受害尤重。對赤潮的發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到生物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物理海洋學和環境海洋學等多種學科,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基本知識
赤潮引發的海洋災難(4)伴隨著浮游生物的驟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間接發生的現象。本來是漁業方面的用語,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水面發生變色的情況甚多,厄水(海水變綠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變赤色)、青潮(海水變藍色)及淡水中的水華,都是同樣性質的現象。構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種類很多,但鞭毛蟲類(如溝腰鞭蟲)、矽藻類大多是優勢種。當發生赤潮時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細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內灣,自春至秋均有發生。近年,隨著城市和工業廢水的增加而出現了富營養化,在東京灣、瀨戶內海、有明海等赤潮頻繁發生。赤潮有時可使魚類等水生動物遭受很大危害,這是由於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魚鰓,引起機械障礙,和它們死後分解,迅速消耗氧氣,水中氧氣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質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屬(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為害甚大〕。一般以為是由於水不流動、富營養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溫上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成因原理
赤潮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異常現象,發生的原因也比較複雜。關於赤潮發生的機理雖然至今尚無定論,但是赤潮發生的首要條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達到一定的密度,否則,儘管其他因子都適宜,也不會發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環境條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有些鞭毛蟲類(或者甲藻類)還是一些魚蝦的食物。但是由於特殊的環境條件,使某些赤潮生物過量繁殖,便形成赤潮。大多數學者認為,赤潮發生與下列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人類活動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汙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海水養殖的自身汙染亦是誘發赤潮的因素之一。
赤潮目前,赤潮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赤潮發生都很頻繁。首先,赤潮的發生,破壞了海洋的正常生態結構,因此也破壞了海洋中的正常生產過程,從而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有些赤潮生物會分泌出粘液,粘在魚、蝦、貝等生物的鰓上,妨礙呼吸,導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攝食後能引起中毒死亡。人類食用含有毒素的海產品,也會造成類似的後果。
再次是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後,在屍骸的分解過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環境,引起蝦、貝類的大量死亡。
隨著全國沿海養殖業的大發展,尤其是對蝦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也產生了嚴重的自身汙染問題。在對蝦養殖中,人工投餵大量配合飼料和鮮活餌料。由於養殖技術陳舊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餌量偏大,池內殘存餌料增多,嚴重汙染了養殖水質。另一方面,由於蝦池每天需要排換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汙水排入海中,這些帶有大量殘餌、糞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營養化,這樣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物環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別是在高溫、悶熱、無風的條件下最易發生赤潮。由此可見,海水養殖業的自身汙染也使赤潮發生的頻率增加。
海水營養化
海水富營養化是赤潮發生的物質基礎和首要條件
由於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大量排入海中,使營養物質在水體中富集,造成海域富營養化。此時,水域中氮、磷等營養鹽類;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檢測的結果表明,赤潮發生海域的水體均已遭到嚴重汙染,富營養化。氮磷等營養鹽物質大大超標。據研究表明,工業廢水中含有某些金屬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於3mg/dm3的鐵螯合劑和小於2 mg/dm3 的錳螯合劑,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達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沒有鐵、錳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適合的溫度、鹽度、PH和基本的營養條件下也不會增加種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機物質也會促使赤潮生物急劇增殖。如用無機營養鹽培養簡裸甲藻,生長不明顯,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時,則生長顯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維生素B12時,光亮裸甲藻生長特別好。
海水的溫度
水文氣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變化是赤潮發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子,20—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範圍。科學家發現一週內水溫突然升高大於2℃是赤潮發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學因子如鹽度變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鹽度在26—37的範圍內均有發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鹽度在15—21.6時,容易形成溫躍層和鹽躍層。溫、鹽躍層的存在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條件,易誘發赤潮。由於徑流、湧升流、水團或海流的交匯作用,使海底層營養鹽上升到水上層,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營養化。營養鹽類含量急劇上升,引起矽藻的大量繁殖。這些矽藻過盛,特別是骨條矽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這些矽藻類又為夜光藻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促使夜光藻急劇增殖,從而又形成粉紅色的夜光藻赤潮。據監測資料表明,在赤潮發生時,水域多為乾旱少雨,天氣悶熱,水溫偏高,風力較弱,或者潮流緩慢等水域環境。
海水養殖
海水養殖的自身汙染亦是誘發赤潮的因素之一
自然因素也是引發赤潮的重要原因
赤潮多發除了人為原因外,還與緯度位置、季節、洋流、海域的封閉程度等自然因素有關。
生物
所謂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懸浮在水層中常隨水流移動的一類海洋生物。其中,能透過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無機化合物轉化成生物新陳代謝所需有機化合物者,我們稱之為浮游植物,不具備這種能力,即必須以浮游植物為餌者則稱為浮游動物。據初步統計,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餘種,其中在中國浮游生物名錄上登載的有63種。
能夠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個別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赤潮生物”。在被稱之為赤潮生物的63種浮游生物中,矽藻有24種,甲藻32種,藍藻3種,金藻l種,隱藻2種,原生動物1種。在中國,已有赤潮資料記載的赤潮生物達25種。其餘的38種在中國海域均有分佈,只是尚未形成過赤潮而已。因此說,有赤潮生物分佈的海域並非一定會發生赤潮,這要看其密度能否達到足以使區域性海域水體變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