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症狀有什麼 胃炎的治療方法
胃炎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胃粘膜發生炎症性改變。在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的人群尤為高發。根據病程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比較常見。下面是pincai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症狀體徵
1、急性胃炎發病急驟,輕者僅有食慾不振、腹痛、噁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嘔血、黑便、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有細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狀。
2、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患者常無明顯症狀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3、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症狀,個別伴有黏膜糜爛的患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治療方法
急性胃炎
1、一般治療:儘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症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藥: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於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黴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慢性胃炎
尚無特效療法,一般主張無症狀者無需進行治療。若有症狀可參考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菸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
2、飲食治療:原則與潰瘍病相似,多次少餐,軟食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3、藥物治療: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因此主要是對症治療。
病理病因
急性胃炎病因(35%)
可由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此外,精神神經功能障礙,應激狀態或各種因素所致的機體變態反應均可作為內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損害。
慢性胃炎病因(45%)
現已明確Hp感染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專家指出,慢性胃炎病因醫學臨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周圍環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體質有關。物理的.、化學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長期反覆作用於易感人體即可引起本病。
1、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食物及進食粗糙食物或吸菸等。
2、急性胃炎如治療不當,遷延不愈可轉變為慢性胃炎。
3、胃酸缺乏。
4、細菌及其毒素的作用。
疾病診斷
診斷
急性胃炎表現為賁門和胃體部粘膜的中性粒細胞浸潤。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鑑別診斷
慢性胃炎:
胃癌:慢性胃炎之症狀如食慾不振、上腹不適、貧血等少數胃竇胃炎的X線徵與胃癌頗相似,需特別注意鑑別。
消化性潰瘍:兩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規律性、週期性疼痛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規律性並以消化不良為主。
慢性膽道疾病:如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的症關,易誤診為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
應和早期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鑑別。
內鏡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