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常識

出汗多的原因和食療方法

出汗多的原因和食療方法

夏天出汗屬於正常現象,有些出汗多,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於夏天出汗多的原因和食療方法的相關,歡迎閱讀和參考!

出汗多的原因和食療方法

在醫學上,多汗症可分為全身多汗和區域性多汗。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全身多汗症

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除怕熱多汗外,還表現有食慾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數增多,心慌,精神緊張等症狀。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患者還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多陣發性出汗,有時也可持續出汗,還可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另外,高血壓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現多汗。

區域性多汗症

自汗:常日間出汗,活動後更甚,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可服用溫補之品進行調理。

盜汗:入睡後汗出,醒後則汗止,多見於陰虛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多見於過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籠熱氣,多見於身體陽氣偏甚及消化功能亢進者。

半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多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勞心汗:係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見於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多於男性。

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此係因大病後夫妻同房,陰陽雙虧並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發生於緊張或激動時或在公開場合說話時,常在青少年時發病,多半是精神壓抑引起。

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先見全身戰慄發抖,而後汗出、生命垂危之際的“脫汗”大汗淋漓不盡,均為疾病轉危之徵象,應加以重視。

那麼常見的汗出有自汗跟盜汗,小編在此為大家推薦兩款藥膳。

自汗藥膳

黃芪太子參煨紅棗

【材料】黃芪、太子參各20g,紅棗 500g

【做法】以上材料洗淨後用清水浸泡1小時,用文火煮熟,吃棗喝湯

【功效】益氣止汗。用於治療氣虛自汗效果甚佳。《本草衍義補遺》載:“黃芪大補陽虛自汗,若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太子參補中益氣,紅棗既為藥又為食品,三味合參,治汗之效更佳。

盜汗藥膳

核桃蓮子糊

【材料】 核桃仁、蓮子肉各 30g, 黑豆、淮山各 15g。

【做法】將上藥混勻, 共研成細粉, 每次取粉適量煮成糊吃。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加冰糖或食鹽調成甜味或鹹味。

【功效】此藥膳具有補腎健脾, 收斂止汗之功效。主治老年人陰虛盜汗。

延伸閱讀:止汗三要穴

1.合谷穴

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

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溼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

按揉要點: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2.復溜穴

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

“復溜”一詞中,“復”是反覆,“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溼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復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谷和復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

按揉要點:合谷穴要重點揉,復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谷2分鐘,以感覺明顯痠痛為度,再輕揉復溜2分鐘。

3.足三里

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里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

按揉要點: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