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案-教案設計精選
導語:語文是芳香濃郁的咖啡,讓人溫馨浪漫;語文是新鮮味美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初三語文教案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范進中舉
教案示例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介紹有關科舉制度的文化常識。
二、默讀課文,結合註解熟悉基本內容。將不懂的詞句挑出來。
三、師生共同釋疑。
四、觀看錄影,進一步瞭解文章內容。觀看時要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
五、回味: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好笑?為什麼覺得好笑?結合課本談一談。
六、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出諷刺的藝術手法,佈置相關研討作業。參見“教法建議”部分。
第二課時
一、彙報研究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重點研究“對比”產生的諷刺效果。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有關對比手法的內容和“本文的寫作特點”。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表現方式。分析時要堅持從文字中找證據的原則,不要做架空的分析。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用諷刺的表現手法進行片斷寫作。
教案點評:
作為自讀課文,沒有必要對每一項內容都條分縷析地精講。面面俱到,學生反倒落不下什麼。不如深入研究一兩個專案,讓學生在探究中形成能力。考慮到本文內容涉及到有關科舉制度的文化常識,有些語言涉及到舊小說中的雅語和口語,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本課安排兩個教時。
教案示例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介紹有關科舉制度的文化常識。
二、默讀課文,結合註解熟悉基本內容。將不懂的詞句挑出來。
三、師生共同釋疑。
四、觀看錄影,進一步瞭解文章內容。觀看時要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
五、回味: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好笑?為什麼覺得好笑?結合課本談一談。
六、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出諷刺的藝術手法,佈置相關研討作業。參見“教法建議”部分。
第二課時
一、彙報研究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重點研究“對比”產生的諷刺效果。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有關對比手法的內容和“本文的寫作特點”。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表現方式。分析時要堅持從文字中找證據的原則,不要做架空的分析。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用諷刺的表現手法進行片斷寫作。
教案點評:
作為自讀課文,沒有必要對每一項內容都條分縷析地精講。面面俱到,學生反倒落不下什麼。不如深入研究一兩個專案,讓學生在探究中形成能力。考慮到本文內容涉及到有關科舉制度的文化常識,有些語言涉及到舊小說中的雅語和口語,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本課安排兩個教時。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諷刺、誇張的語言;
2.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後對比);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重點、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注音、解釋;
2.介紹文學常識及有關明清科舉制度的文化知識;
3.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結構;
4.分析1—5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選第三回的後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體統同案火候 局不過 兀自 桑梓 萬貫家私 謹具賀儀 相與
四、範讀課文
要求學生思考預習題及情節結構
五、整體感知課文情節
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後不同的境遇,可分為兩部分:
(一)(1—2)寫范進中舉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二)(3—12)寫范進中舉後高興得發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①(3—5)寫范進上集賣雞和喜極而瘋。
②(6—10)治瘋;
③(11—12)張鄉紳拜會范進。
六、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1.結合註釋自瀆課文,並理解文義。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分別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進中了相公,胡屠戶來賀喜,帶了哪些禮品?寫明禮物的作用是什麼?
③胡屠戶“教導”范進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④“體統”的實質是什麼?
⑤“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寫出了什麼樣的形象?
⑥范進不知丈人小氣嗎?為什麼硬著頭皮商議盤纏?
⑦屠戶為什麼斷定范進中不了舉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現范進對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的心理描寫的語句。
3.小結
這部分側重寫胡屠戶的倨傲,精彩的語言描寫和簡練的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粗俗勢利的嘴臉勾畫得活靈活現。寫范進幾處都只用簡筆,反而顯出他在胡屠戶面前卑怯畏縮、忍氣吞聲的可憐相,胡屠戶斷言范進考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第二部分再寫范進中舉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
1 .學生默讀結合註釋弄懂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設計范進上集賣雞有什麼好處?
②“三步兩步走進屋裡來”,報喜人擁著他也擁不住,顯出范進什麼樣的心情?
③第五段寫范進歡喜瘋了,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可分為哪幾個層次?試找出描寫范進發瘋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語和句子。
④為什麼新貴人歡喜得竟至於瘋了?瘋態的描寫哪些地方最有諷刺意味?
八、作業: 抄寫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精讀6----12段
2.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討論思考和練習二
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二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借報錄人之口說范進是”迷了心竅”含有什麼深意?
②胡屠戶第二次賀喜的時候,為什麼叫二汗提著?為何又寫明禮物?
③簡析胡屠戶喝酒壯膽的有關描寫的語句。
④“忍不住的笑”,有什麼含義?
⑤簡析第9段胡屠戶厚顏無恥的恭維范進的語段。
⑥為什麼眾人也都笑起來?
⑦簡析第9節末句。
小結:
結合思考和練習三討論胡屠戶對中舉前後范進態度的變化
三、師生共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為什麼除眾人之外又詳寫鄉紳來拜?
②課文末段寫胡屠戶見財性、心喜卻又假意推讓,運用了那些動詞?
③誇張張鄉紳的富有與范進中舉歡喜瘋了有無關係?
四、歸納總結全文
1.中心意思
2.寫在特點: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
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結合課後練習)
3.語言特色:準確生動的白話語言(結合課後練習)
五、討論思考與練習
六、作業:思考與練習
比較范進與孔乙己形象的異同
探究活動
如果這次范進還沒中舉,請你設想一下,范進、胡屠戶、張鄉紳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請就此續寫新結局,要求續寫內容符合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準備一份談本次寫作體會的發言稿,預備在課上向同學們陳述。
故鄉
教學目標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型別。
3.透過對這篇小說內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不僅是我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靈魂上對農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發起學生熱愛新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烈願望。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在對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悽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時的好友與鄉鄰同他之間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內心無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瀾,同時也激起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把小說同時代背景聯絡起來,我們不難發現,“我”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所以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故鄉”這一題目,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
題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對於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親切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匯入
魯迅先生是1898年離開故鄉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鄉,目的是變賣老屋接母親到北京。小說以“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那麼“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這篇小說的內容。
三、內容分析
1.教師提問:全文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2.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話。這句話既寫出“我”回故鄉的急切心情,又為下文內容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②教師提問:第二自然段一共兩句話,是一個完整的語段。請用幾個短語概括出這段景物描寫的主要內容,並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師提問: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個句子。這個句子的結構形式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理解它的含義?聯絡上下文,這個句子起什麼作用?
學生分析、明確:這個句子採用了否定形式的疑問語氣這種結構。“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問號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於故鄉的荒涼出乎“我”的意料,因而產生懷疑,但又的確是自己的故鄉,對懷疑加以否定,這不僅反映了“我”複雜的思緒,沉重的心情,也為下文故鄉的對比作了鋪墊和暗示。在文章結構上,它承上啟下,轉換自然。
④教師提問:第四段開頭寫道“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寫法,下文應該寫故鄉“好”在哪裡。可是下面卻用“但”字一轉,說故鄉的“美麗”、“佳處”“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這是為什麼?
學生思考,教師提示:這要聯絡全文來看。後面寫記憶中的故鄉,只是少年時代的“我”眼中的故鄉,“時時記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鄉的區域性的“神異的圖畫”,沒有也不可能要求一個少年對故鄉的全貌進行整體的深刻的概述。由於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閏土身上,因而他“時時記起的”只能是閏土與他所到之處。同時在這二十餘年裡,中國始終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故鄉不會有什麼令人難忘的美好記憶。但是,故鄉如此的荒涼又與少年時代的記憶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剛剛回到故鄉,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從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釋了棗“本沒有什麼好心緒”。這樣在結構上自然地轉入下文,點出此次回故鄉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師提示: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體,主要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找出描寫閏土的段落,填寫人物的形象對照表。
閏土的形象:
②為什麼閏土變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③對楊二嫂這個人物,我們應怎樣認識?在文中楊二嫂起什麼作用?
楊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顴骨”,“薄嘴唇”,“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刻、能說會道、令人可鄙)
行動“……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順手牽羊,明索暗偷)
在小說中,楊二嫂是做為陪襯人物出現的,楊二嫂的尖刻、自私襯托了閏土的憨厚朴實。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師提問:這一部分開始寫了“我”和宏兒的幾句對話,作用是什麼?
學生思考並明確:這幾句對話反映出宏兒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戀。童年“我”為了出外謀食不得不離開閏土、離開故鄉;而今天是賣掉老屋,永遠離開故鄉了,因此,宏兒“回來”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嗎?“我”這次回故鄉,已經感到與閏土的隔膜,那麼宏兒與水生的將來會是怎樣的情景?這就使“我”本來不平靜的心情更加思緒萬千,從而引出下文“我”對“新的生活”的議論和企盼。
②教師提問:小說最後三個自然段是以議論為主的議論段。這三段議論的論題是什麼?有什麼關係?請你概括出來。
教師提示:小說中的“我”既對新的生活充滿信心,又不能明確解釋“新的生活”的含義,反映了他的階級侷限性和覺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識到,只要大多數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於走向新生活之路,那麼新的生活是能到來的,這又說明他比同一階層的人眼光要敏銳,站得要高些。
佈置作業
1.作“練習一”
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故鄉的不同,反映了故鄉自然環境的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說明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統治給農村造成的悲慘現實,以及農民生活的日趨貧困。同時,暗示著小說人物的悲劇命運。
小說結尾再現記憶中故鄉的美麗圖畫,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徵,對記憶中的故鄉的眷戀和懷念正反映了“我”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我”對新生活的渴求,對未來的一種朦朧的憧憬。
2.作“練習二”
填寫“人物變化表”儘量找出原句,這樣可以進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畫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段,透過填表,才能細讀作品,真正理解小說的主題。
3.作“練習三”
見“內容分析”。
教學目標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型別。
3.透過對這篇小說內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不僅是我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靈魂上對農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發起學生熱愛新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烈願望。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在對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悽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時的好友與鄉鄰同他之間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內心無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瀾,同時也激起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把小說同時代背景聯絡起來,我們不難發現,“我”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所以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故鄉”這一題目,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
題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對於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親切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匯入
魯迅先生是1898年離開故鄉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鄉,目的是變賣老屋接母親到北京。小說以“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那麼“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這篇小說的內容。
三、內容分析
1.教師提問:全文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2.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話。這句話既寫出“我”回故鄉的急切心情,又為下文內容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②教師提問:第二自然段一共兩句話,是一個完整的語段。請用幾個短語概括出這段景物描寫的主要內容,並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師提問: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個句子。這個句子的結構形式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理解它的含義?聯絡上下文,這個句子起什麼作用?
學生分析、明確:這個句子採用了否定形式的疑問語氣這種結構。“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問號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於故鄉的'荒涼出乎“我”的意料,因而產生懷疑,但又的確是自己的故鄉,對懷疑加以否定,這不僅反映了“我”複雜的思緒,沉重的心情,也為下文故鄉的對比作了鋪墊和暗示。在文章結構上,它承上啟下,轉換自然。
④教師提問:第四段開頭寫道“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寫法,下文應該寫故鄉“好”在哪裡。可是下面卻用“但”字一轉,說故鄉的“美麗”、“佳處”“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這是為什麼?
學生思考,教師提示:這要聯絡全文來看。後面寫記憶中的故鄉,只是少年時代的“我”眼中的故鄉,“時時記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鄉的區域性的“神異的圖畫”,沒有也不可能要求一個少年對故鄉的全貌進行整體的深刻的概述。由於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閏土身上,因而他“時時記起的”只能是閏土與他所到之處。同時在這二十餘年裡,中國始終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故鄉不會有什麼令人難忘的美好記憶。但是,故鄉如此的荒涼又與少年時代的記憶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剛剛回到故鄉,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從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釋了棗“本沒有什麼好心緒”。這樣在結構上自然地轉入下文,點出此次回故鄉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師提示: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體,主要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找出描寫閏土的段落,填寫人物的形象對照表。
閏土的形象:
②為什麼閏土變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③對楊二嫂這個人物,我們應怎樣認識?在文中楊二嫂起什麼作用?
楊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顴骨”,“薄嘴唇”,“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刻、能說會道、令人可鄙)
行動“……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順手牽羊,明索暗偷)
在小說中,楊二嫂是做為陪襯人物出現的,楊二嫂的尖刻、自私襯托了閏土的憨厚朴實。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師提問:這一部分開始寫了“我”和宏兒的幾句對話,作用是什麼?
學生思考並明確:這幾句對話反映出宏兒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戀。童年“我”為了出外謀食不得不離開閏土、離開故鄉;而今天是賣掉老屋,永遠離開故鄉了,因此,宏兒“回來”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嗎?“我”這次回故鄉,已經感到與閏土的隔膜,那麼宏兒與水生的將來會是怎樣的情景?這就使“我”本來不平靜的心情更加思緒萬千,從而引出下文“我”對“新的生活”的議論和企盼。
②教師提問:小說最後三個自然段是以議論為主的議論段。這三段議論的論題是什麼?有什麼關係?請你概括出來。
教師提示:小說中的“我”既對新的生活充滿信心,又不能明確解釋“新的生活”的含義,反映了他的階級侷限性和覺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識到,只要大多數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於走向新生活之路,那麼新的生活是能到來的,這又說明他比同一階層的人眼光要敏銳,站得要高些。
佈置作業
1.作“練習一”
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故鄉的不同,反映了故鄉自然環境的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說明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統治給農村造成的悲慘現實,以及農民生活的日趨貧困。同時,暗示著小說人物的悲劇命運。
小說結尾再現記憶中故鄉的美麗圖畫,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徵,對記憶中的故鄉的眷戀和懷念正反映了“我”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我”對新生活的渴求,對未來的一種朦朧的憧憬。
2.作“練習二”
填寫“人物變化表”儘量找出原句,這樣可以進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畫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段,透過填表,才能細讀作品,真正理解小說的主題。
3.作“練習三”
見“內容分析”。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解決疑難語句的理解問題,進一步把握小說的內容和主題,強化學生對作品的認識。
2.辨析段的型別及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透過小說的內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還有一些語句需要認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說的主題。
二、疑難語句的分析
1.“遠近橫著幾個蕭縈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一句中,為什麼用“橫著”?用了“荒村,為什麼還要用“蕭索”?把“活氣”改為“生氣”行不行?
“橫著”是不整齊、不規則地放著的意思,有一種“被遺棄”的動感;“蕭索”是形容詞,突出了悲涼的氣氛,“荒”字描繪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這裡都是寫“我”看到家鄉的感覺。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寫得具體而形象。這樣的荒村,自然沒有活潑的生活氣息,有的只是死氣沉沉。“生氣”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這裡不確切。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寫怎麼能成為“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
這裡,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般的判斷句來理解,而是要聯絡上文。這個描寫是要突出一種氣氛、一種心情。“我”要永離故鄉,永離老屋了,心情的悽楚可想而知,況且“我”是那樣的懷念故鄉。這種心情與上文“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本沒有什麼好心緒”正是協調一致的。
3.小說為什麼要用許多篇幅寫少年閏土的“許多新鮮事”?這和全文內容有什麼內在聯絡?
這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第一,這些敘述和描寫,不僅說明少年閏土的見多識廣,而且反映了這位小英雄一言一行都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之情。這與後面寫他在現實的沉重壓迫下喘不過氣來,而把生活寄託在神靈身上,變得遲鈍麻木恰成鮮明的對照。第二,正因為“我”從閏土那裡知道了許多希奇事,所以“我”與閏土的深厚友誼是建立在“我”對閏土無比敬佩的基礎之上的。這個基礎一旦消失,小英雄變為“木偶人”時,“我”才深切感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意識給舊中國勞動人民造成的心靈上的創傷,才深切地認識到我們之間隔著的厚障壁了。但是,也正因為這位小英雄的形象和他講述的許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難以忘懷,所以在小說的結尾,美麗的景象又重現在眼前,從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對未來的朦朧的希望。這兩點正是全文內容的核心,是小說的主題所在。
4.小說中有兩處寫到“高牆”:
①“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①處的“高牆”是實寫,句子的意思是說“我”和“我”的朋友們孤陋寡聞,很單純無知,很少與外界聯絡。第②處的“高牆”是虛寫,是比喻的說法,指“我”與閏土之間隔著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識、封建等級觀念造成的隔膜。
5“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寫“我在走我的路,”有什麼用意嗎?
有。這句話有雙重含義。一層是實寫走在離鄉的異地謀生的路上。第二層,與下文聯絡起來思考,這裡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內容,也就是“希望”。因此,這句話在結構上統領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內容上提示下文。
6.“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迫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對這句話應怎樣正確理解?這句話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遠。因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觀的制限。當時共產黨還沒成立,魯迅並沒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具體的“路”,因而“我”對路的憧憬不免朦朧。
7.“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對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這段話強調了實踐的意義。空有希望不去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無的。路是由人走出來的,希望是要經過努力才能實現,這個比喻,表達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
三、辨析段的型別
教師提問:作“練習五”,思考一下,怎樣回答後面的問題?
以哪一種表達方式是主要的為依據,就可以確定段的型別。
第1段是以敘述為主的敘述段,顯示少年時代“我”和閏土難捨難分的關係,以及“我”和閏土的交往過程。
第2段是以描寫為主的描寫段,具體、生動地描寫了中年閏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議論為主的議論段,這段議論以再現少年時“神異的圖畫”為新生活的象徵,以路為比喻,用富於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態度。
四、小結
1.疑難語句的理解要緊緊聯絡全文的內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態度,不能憑空臆斷。目的是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題,認識事物的本質意義。
2.辨析段的型別要以不同表達方式的特點及作用為依據,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解說。
佈置作業
1.作“練習六”
小說中的議論文字只起輔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寫的人物,所敘述的事件內涵的意義,或直接表明作者對該人物、該事件的看法與態度,畫龍點睛,一語道破,給讀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題的思路。小說中的議論只是用濃縮的語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態度,不需要議論文所具有的論證過程。
2.作“練習八”
把《可愛的故鄉》與《故鄉》進行比較,可以知道,它們在所寫的內容,採用的體裁,寫作的目的,寫作的時代背景以及運用的寫作方法上都不同。
教案點評:
1.小說思想容量很大,距離學生生活又較遠,因此教師可以佈置課前預習。預習的內容有三點:
①學生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思考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
②小說是怎樣刻畫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的?為什麼以“我”為線索貫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閏土和楊二嫂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麼?
③作者採用了哪些主要表達方式,各有什麼作用?
2.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的對比關係,採取列表法分析小說內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對於小說的主題,可在對內容分析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各抒己見,教師不可越俎代庖。
4.課時安排:兩課時。
探究活動
你的故鄉在哪裡?20年前的故鄉和20年後今天的故鄉相比,發生了哪些重大的變化?不妨深入下去,切身體會,採寫你故鄉的過來人,從一些人、事的細微變化中思考人生、社會,並形諸文字,寫成短篇小說。
《世說新語》三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能力目標
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並能概括其性格特徵。
德育目標
從古人身上學習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誠實守信。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於透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三、疏通字詞並翻譯全文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預習。
3.要求學生根據書後註釋翻譯三則故事。
4.重點語句解析。
四、總結、擴充套件
教師點評翻譯的優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想推敲,補充省略,調整詞序等。
五、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
1.三則故事分別表現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用一句話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體會三則故事的語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
2.體會語言特色
二、課文分析
1.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聰明機智
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殺、殘暴。
2.小說透過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
孔融:語言描寫
對守門人所言:初步展示(開始)
與李膺對話:逐步表現(發展)
回陳韙之語:進一步表現(高潮)
陳元方:語言描寫
曹操:行動描寫
使…代;自…立→令間諜問→聞之,追殺
3.讀《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這則故事,體會語言特色
謝公(人名)始有東山之志(指優遊山林的意願),後嚴命屢臻(下達)勢不獲已(看情勢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了),始就桓公司馬。於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座,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易‘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話說得極有意味)
思考:①謝安聽了郝隆的話後感到慚愧的原因。
②本文語言特色。
附參考答案:①謝安始有東山之志,可後來畢竟出山為官了。郝隆所志處山則這處山為
“遠志”,出山則為小草。因此謝安“出山”則為小草。
②語言雋永,意味深長。
遠志:名為藥名,更指人的潔身自好的志向。
三、總結、擴充套件
1.《世說新語》善於透過特徵性的細節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於把記言、記事相結合。
3.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
四、作業
課後練習一
探究活動
一、方仲永與孔融的人生起點一樣,但結局卻大不相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解說:同學們先找到《傷仲永》這篇文章,蒐集一些有關孔融的故事、生平事蹟的資料;然後在對比閱讀的基礎上在班內組織討論;最後形成一定的結論。
二、你認為陳太丘的做法可不可取?為什麼?
解說:可以在班內組織討論或展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