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董卿第二期觀後感400字
朗讀者董卿第二期觀後感400字
由中央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於2月18日起每週六黃金時間,CCTV-1和CCTV-3播出。今日,節目方也曝光了製作人札記。面對鏡頭,董卿褪下主持人的光環,吐露真實心聲。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很多人覺得朗讀屬於學生時代或者一小部分人。不,其實它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董卿說,“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辦《朗讀者》,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不辦呢?那麼多優美的文字就在那裡。”從業21年,董卿說該節目是其職業生涯的又一個新起點。對於這個新角色,她已經做好準備,但辛苦程度還是超出想象。她說:有人來,有人走,有人說你好,有人等著看最終結果,挺過去就好了,她僅僅希望讓節目精益求精。
據悉,《朗讀者》力求作品與大眾情感相通,每期透過一個關鍵詞激發嘉賓的真實情感,並邀請6位不同的嘉賓來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節目中不僅有在各領域的傑出代表,同時還有一些平凡人,透過朗讀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力圖展現豐富多彩的人文生活。那麼,到底節目嘉賓會帶來怎樣的情感故事?敬請期待2月18日起每週六日晚8點檔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的《朗讀者》。
朗讀者董卿第二期觀後感400字
央視由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首播後,我寫了一篇感想,竟有66萬多朋友閱讀。這不能說明我的文章寫的好,而是說明這檔欄目,順民心,得民意,接地氣。
今天晚上看了《朗讀者》第二期之後,對吾兒淵潔對我的讚揚,我受之有愧。我朗讀的水平南腔北調、山西話與河北話的"混血"也太難聽,比人家濮存昕和喬秦的朗讀水平,那簡直不在一個檔次。可是竟有不少朋友打來電話,說我朗讀得有氣勢,連我孫女也說,我爺爺朗讀得真棒!其實,在我家除我之外,都說北京話。只有我頑固的鄉音不改。我已經這把年紀,想改也難了,只好當個"死不悔改"的分子吧。
看了第二期《朗讀者》後,我不想從微觀上評價某個人的.表現,我想從宏觀上對《朗讀者》這檔節目發表點意見。
央視的節目應多樣化,百花齊放。但它應有紅花與綠葉之別。紅花就是主打節目,就是正能量,就是方向。打打鬧鬧,說說唱唱的娛樂節目要有,但是大型文化情感性的節目要佔主導地位。透過這種型別的節目,把我們社會各階層的人,引導到閱讀中去,從而提高我們國民的文化素質。
從來閱讀有兩種,一種是默讀;另種是朗讀,也就是讀出聲來。《朗讀者》這檔節目的起名、物色物件、朗讀內容的選擇,不由得使我聯想到無錫東林書院那副有名的對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不能不承認,這些年讀書之聲太少了,我們急需閱讀,急需向全世界的名人借腦子,急需朗讀者。
我們國家朗讀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上上下下形成一股濃厚的朗讀空氣,在經濟雄厚的基礎上,我國人民的文化素質隨之提高,我們就會成為物質極大豐富,而文化素質極大提高的人。就會無敵於天下。
以上就是我對央視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這一新欄目的總看法。
央視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北汔集團毅然贊助這檔節目,功不可沒。
朗讀者董卿第二期觀後感400字
著名作家劉震雲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製,帶有口音的他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雲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並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才是節目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後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著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裡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為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製,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6年人生路,詮釋著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董卿說,《朗讀者》作為一檔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黃金時段聯合播出的文化節目,必須擁有社會的擔當,透過節目為百姓打造一個情感表達的神聖殿堂,透過朗讀的形式為平凡者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