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心得

《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心得

《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影片,叫《我是演說家》。是一位叫董仲蠡的老師演講的,他是一位英語培訓師,他曾教過至少15萬個學生,他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是《教育的意義》。

在他演講時,背景圖片都是隨著他的演說內容在不停地更換,音樂隨著他的演說內容也在不停地變化,有剛開始的平靜到後面的慷慨激昂。他演講的語調也很生動形象,有時很幽默,有時振奮人心,我的情緒也會隨著他的變化而變化。

在他的演說影片中,我收集了許多詩句:“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提到的,西方先賢們對哲學提出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

他的演講裡還提到,有幾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比如:以色列、德國、日本。他們的教育不光只是學知識,考高分,還有其它能夠幫助他們修心的業餘課程。

我覺得他的演說很成功,各個方面都佈置的很完美,他的演說更是精彩,能夠鼓舞人心。

媽媽的感受:很發人深省!值得一看!蕩氣迴腸、很震撼、也很贊!讓我對“教育”這個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以後對孩子的教育中,我有了正確的方向。“成人先成才,樹人先樹德。”

《我是演說家》教育的意義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期主題為“勇者敢言”的一集《我是演說家》。感觸很深,尤其是王帆的演講和小馬的演講引起我的共鳴。何為勇者?《禮記》中記載:知恥近乎勇。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只有當他知道了什麼是恥辱,並且積極地去改變,他就能接近勇敢。是的,我們這個得到了自由麥克風的大資料時代面臨著敢言氾濫的問題。我自己也感到十分慚愧,我總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感覺時間不足夠我揮霍吧,對於時事新聞我也只是看看醒目的大標題看看圖片,也就略過了。所以自己也總是隨大流,人云亦云。沒有自身對於一個事件的思考,不去了解事情的經過,隨意就發表了評論,這便是一大恥辱,對於集於一身的無知還沾沾自喜。呵呵呵呵

我分科後的第一次月考考了級第二,雖然我只是在一個三流高中,但是我還是很開心。當我把這個讓我開心到徹夜難眠的訊息告訴媽媽時,媽媽卻反應

很平淡,淡淡地說了一句:“可是你的語文很差啊”。我渴望得到媽媽肯定的內心又受到了傷害。有的時候我是真的感覺到和媽媽不能好好的溝通,當然爸爸則更難了。看完影片後,為了讓自己不後悔,努力體貼父母吧。

附教育的意義原文

演講時間:2016年10月14日

——董仲蠡在《我是演說家》(第三季)全國四強爭奪戰的勵志演講稿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語培訓師。我培訓過的學員少說應該也有15萬,我曾經教過考研全市第一的學生,每年聽我的課而透過四六級的人數,那是不計其數。同學們都很信任我,愛戴我,叫我小董老師,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稱謂。

然而作為一名老師,我有的時候總有一些困惑,我講的大多都是考試類的課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等等。有一次我在講四級翻譯的時候,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講到許淵衝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叫“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為老師的那種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說,你講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我自認也算伶牙俐齒,但是在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

是啊,她說的對,沒用,不能提分。但是,親愛的同學我並沒有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剛剛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麼考試,我是在做教育!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因為如果單純只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

1997年,由美國IBM公司所開發出來的電腦深藍,挑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號稱為人類尊嚴而戰的卡斯帕羅夫,以一勝二負三平的戰績敗給深藍,當時就有人說這國際象棋太簡單,看我們的圍棋,博大精深變化無窮,你讓計算機玩個圍棋試試。二十年後的今天,就在今年的上半年,由谷歌所開發出來的人工智慧程式,傳說中的阿爾法狗,以4比1的戰績,完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九段。這場人機大戰再次以機勝人敗的結局告終,那真是啪啪打臉。人工智慧,聰明過人;網路資訊,知識過人;電腦反應,敏捷過人,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了,有的家長有這樣的言論,說你看現在這個語文歷史網上資訊都有,都能查得到根本就不用背,數學物理有人工智慧根本也不用算,翻譯軟體越來越高階,外語也根本不用學。

教育,還有啥用?教育,還有啥用啊!是啊,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網上前段時間流行過一個段子,說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因為當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鳥飛過的時候,我們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鳥!當我們去戈壁旅遊騎著駿馬奔騰之時,心中默唸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在那喊,唉呀媽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當然這是一種調侃,但是不自覺間,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義,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人以知識,更是提高個人的修為,增強我們對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地認知自己並且不斷地提升自己,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的明燈。

其實不僅僅是同學們,就我們老師也是一樣的,因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也開始變得浮躁。考試前我們押題,我們預測,考試之後我們又牽強地說我們押中了多少個題,有多少個同學因為自己的學習之後提高了多少分,營造出了一種老師高明,學生高超,家長高興的其樂融融的假象。當年,我對研究考試技巧那也是樂此不疲,選項怎麼選,同學們記好,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齊頭並進選2B,參差不齊選4D,對不對!同學們特別地買賬,奉我為什麼考神、偶像、人生導師。慢慢的,他們開始問我一些跟學習不直接相關的內容,老師我不太想工作,那個我看同學都去考研了,要不我也去考個研;老師我爸想讓我出國,我媽有點擔心,我自己也有點害怕,老師你說我是出國還是不出國;老師我本科學的是經濟,碩士學的是環境工程,你說我畢業之後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

老師,我以後應該做什麼?這種迷茫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教了十幾年,學生學了十幾年,你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西方的先賢們早就提出過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我們自己要做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是教育的巨大缺失與悲哀。

自古強大的民族,都是重視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我們全世界學習的典範。以色列小學就開設宗教課;在德國中學生哲學是必修課;我們去日本訪問的時候,我們看到日本的大學生,除了要有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去參加茶道培訓、藝術鑑賞這樣的活動。我們同行的一位老師,當時就問了一個特別經典的問題,這有啥用啊?那個日本的老師非常的淡然,說,這些活動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心啊!才能更好地讓同學們瞭解自己。是啊,不瞭解自己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什麼,如果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國家與民族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怎麼會有在戰火中依然強大的以色列?怎麼會有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崛起的德國與日本?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啊,我們中國被稱為文明古國,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就是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我們尊師重道。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已經將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於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苦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裡,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還於我們的神壇!

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麼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社會良心的底線,是人類靈魂的淨土,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幫助我們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掌握個人的命運,並且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我們作為教育者,作為受教育者,要始終謹記,教育、讀書的終極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以下一次,我再講課的時候,我還會在課程的規定時間之內,教給同學們答題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會多講五分鐘,我多講五分鐘的林語堂,多講五分鐘的許淵衝,多講五分鐘的王佐良……請別再問我,這有啥用?這五分鐘,我不教你考試,請允許我做一次教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