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廣告/媒體/文化/培訓/諮詢

違反廣告法如何舉報

違反廣告法如何舉報

“吹牛皮”也“犯法”

新《廣告法》解讀

■核心提示

虛假廣告無孔不入。如何整治這些坑人的廣告?今年9月1日施行的新廣告法增加了許多規定,比如明星代言廣告“拿了錢說假話”、房地產商“偷樑換柱誇大宣傳”等“吹牛皮”行為,都列入打擊範圍。

1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要重罰

要點:明星代言有新規

新的廣告法新增了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義務和責任規定,明確規定廣告代言人不得為虛假廣告代言,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服務代言。若明星代言了違法廣告,除了被罰款外,還會被“禁聲”處罰,3年之內沒有資格再代言。

背景:吃人家的嘴軟

廣告中有一些明星、專家、社會知名人物做某產品的推薦和代言,“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於是鬼話連篇,“忽悠”消費者,這已成為廣告市場的怪象。現行廣告法對這些代言人“吹大炮”的“德行”,沒有法律規制。

新修訂的廣告法對明星代言做了法律責任規定,要求明星在廣告代言中要“守規矩”。不能收了人家錢財,就睜著眼睛說假話,有了問題拍屁股就走人。新廣告法規定,明星代言虛假廣告,負有法律連帶責任。

點評:明星代言戴上“緊箍咒”

虛假廣告侵害消費者權益,首當“問責”的是誇大產品功效甚至進行誘導性宣傳的廠商,而明星“見錢眼開”,不加甄別就進行代言也有誤導之嫌,屬於“幫兇”。在新法沒出臺之前,即使廣告出了問題,涉事明星推得一乾二淨也未受到實質性處罰。

新修訂的`廣告法,加大了虛假違法廣告的懲治力度,為明星代言戴上“緊箍咒”,嚴格約束廣告市場“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不良現象。

提醒:產品宣傳要守法

在興建誠信社會的今天,商家宣傳產品一定要遵紀守法,即使是重金聘請明星代言,也不能給廣告“注水”。

明星在選擇代言產品時,一定要講良心守誠信,不能“撿到籃子就是菜”。同時,明星也應該愛惜來之不易的名譽,不要為商業利益而過度消耗大眾對自己的信任。如果明星代言虛假違法廣告,將受到重罰。

原標題:如何整治這些坑人的虛假廣告? 新《廣告法》解讀

2 開發商“掛羊頭賣狗肉”當休矣

要點:賣房不能承諾投資回報

房地產廣告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資回報的承諾等內容,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不得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以及其他市政條件作誤導宣傳。

背景:“捆綁銷售”譁眾取寵

不少樓盤在營銷過程中常使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手法來欺騙買家。比如將樓盤與名校“捆綁銷售”就是開發商常用的招數之一。開發商借“名校”之名,大搞“學區房”促銷,充滿欺騙性。

有的開發商誇大樓盤升值空間,誘導消費者投資置業,這也是開發商慣用的伎倆。許多消費者掏錢買房後才發現上當受騙。

點評:“只能宣傳屬於你的東西”

新廣告法施行後,無良開發商坑蒙拐騙消費者得小心了,廣告法特別規定了房地產廣告的嚴肅性,房源資訊應當真實,面積應當標明為建築面積或者套內建築面積,並不得突出樓盤以外的東西作誤導宣傳。

這就意味著,開發商在推銷樓盤中,你只能真實地宣傳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不能在廣告中採用“無中生有,偷樑換柱”等手段來誤導消費者。

提醒:“近名校”“高回報”不能用了

房產廣告今後在宣傳樓盤時,不能突出“近名校”“近地鐵”“回報高”等字眼,這都屬於違法行為。

工商部門對房地產廣告的稽核將越來越嚴格,如果提供不出能確認廣告內容真實性的其他證明檔案,就不能“打廣告”了。一旦發現有違法行為,將嚴厲的懲罰。

原標題:如何整治這些坑人的虛假廣告? 新《廣告法》解讀

3 懲治虛假廣告力度加大

要點:廣告違法代價大

新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內容虛假及內容引人誤解均屬於虛假廣告,同時列明構成虛假廣告的具體情形,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的懲治力度。比如過去在媒體釋出虛假違法廣告,根據廣告費用處罰款1-5倍,現在是3-5倍,有的廣告費用難以計算的,現在最高可以罰到200萬元。

背景:虛假廣告氾濫成災

生活中人們離不開廣告。然而,虛假違法廣告氾濫成災,已成為公害。

虛假廣告、垃圾廣告滿天飛,群眾對“廣告亂相”的治理十分關注,都渴望有個良好的廣告宣傳環境。

點評:“打到你長記性”

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懲罰力度,淨化廣告市場,這是新廣告法一個最大的亮點。

新法區分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和具體情節,對嚴重的廣告違法行為,設定了較重的法律責任。

新法還增加了行政處罰種類,如增加了資格罰,對情節嚴重的廣告違法行為增加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的處罰;增加了信用懲戒,規定有關違法行為資訊要記入信用檔案,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嚴重後果。

新法的出臺,最大的看點就是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打到你痛,打到你怕,打到你長記性。”

提醒:你有權投訴違法廣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投訴、舉報違法廣告法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將向社會公開受理投訴、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接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舉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