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公開課後反思

公開課後反思1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開課後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開課後反思1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

2、瞭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對同學的深遠影響。

3、寫出對懷特森老師的評價;

二、教學時間: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從幼兒園開始就與老師接觸,對老師應該不陌生,誰能說一說,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老師: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講一位老師的,哪位同學願意為我們讀一讀課題?(指名讀)說一說你為什麼強調這樣兩個字?

(二)學習課文1-10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考慮:A、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一開始上課就在同學平靜的心裡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請同學們瀏覽課文1-10自然段,說一說這區域性寫了一件什麼事?

B、在這件事中,同學們對懷特森先生的態度有什麼變化?

2、討論:A、開始時同學們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博學呢?

B、“詳盡”是什麼意思?懷特森先生詳盡的講了些什麼?

C、除了講了書本上寫的那些,請同學們猜測一下懷特森先生還可能講些什麼?

D、遇到一位這麼博學的老師同學們會怎麼想?同學們的表示又怎麼樣?

3、小結。

同學們想得好,學得也認真,可惜同學們都忽略了一點,這位懷特森先生教給我們的有關凱蒂旺普斯的知識都是他假造的,看到我們胸有成竹答好的試卷上,每道題旁邊都打著大大的紅*,面對這一切同學們怎麼樣?

4、考慮,討論。

A、你從哪些句子裡感受到了我們的憤怒?能不能透過朗讀把你體會到的憤怒之情表達出來。

B、面對憤怒的同學們懷特森先生是怎麼做的?

C、文中的“這”指的是什麼?懷特森先生講的就真的沒有一點讓我們懷疑的嗎?

D、做為一個旁觀者,聽了懷特森先生的解釋,你想對憤怒的同學們說些什麼?

E、憤怒的同學們聽到懷特森先生的解釋後,會說些什麼呢?

F、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懷特森先生說,試卷上的分數要登記在成果冊上,他也真這麼做了,懷特森先生為什麼要這樣做?

(三)學習課文11、12自然段

1、讀課文,考慮:

A、懷特森先生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中學到點什麼?課文哪一個自然段,具體寫到了新懷疑主義?

B、理解:“一貫”,“誰”在文中具體指哪些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C、懷特森先生僅僅是讓我們一味懷疑嗎?除了讓我們學會懷疑,懷特森先生在後來的課堂上又讓我們學會了什麼?

D、學會懷疑,並且能夠去探索,用科學的方法,糾正錯誤這是新懷疑主義學習方法的兩層意思,請同學們再讀13自然段,說說新懷疑主義的學習方法除了包括這兩層意思外,還包括什麼意思嗎?

(四)學習13、14自b然段

讀課文,考慮:

1、同學們在上懷特森先生的課之前和之後有什麼變化?

2、正視是什麼意思?你從這個詞裡體會到了什麼?

(五)拓展

學習了課文後,相信同學們對懷特森先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填空題:我認為懷特森先生是一位( )的老師,並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談談為什麼這樣填。

公開課後反思2

隨著公開課的結束,我心中的一塊石頭也隨之落地。每次開課,選課這一環節總讓我頭痛無比!就拿這次來說吧,我一邊從教材上翻閱,一邊上網查詢,雖然找到可供參考的內容很多,但卻都不是我所想要的,幾個回合下來,想找的東西一點沒有,自己的眼圈卻是黑了不少。至此,我終於下定決心,還是自己設計吧!

根據我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活潑、好動、喜歡體育遊戲,最終決定---就健康活動啦~於是乎,一稿,兩稿,三稿……教案每天都在被我推翻,修改(姐妹們也給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最終健康活動---能幹的小兔出爐了!這個活動的主動目標是讓孩子們練習雙腳併攏夾物向前行進跳,發展跳躍能力。

整個活動上下來的感受是:孩子們的興趣始終很濃厚,雙腿併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這一技能也完全掌握,但在“修路”這一環節,可能是我沒預想到孩子們對“石頭”的莫名的興奮吧,我還沒提完遊戲活動的規則,孩子們便異常興奮,抓起“石頭”直奔小路,竟然忘記了自己是隻“小兔子”應該一蹦一跳向前走,面對孩子們這一舉動,所以原先制定的應該夾著“石頭”跳過去“修路”的這一環節孩子們沒有完成。

課上好了,給我帶來了孩子們的歡笑,當然帶給我更多的還是上完課之後的反思,在課堂上碰到突發狀況該如何處理,如何控制好孩子們的情緒等等。所以,還有很多東西有待進一步提高!

公開課後反思3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前滾翻,因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基本動作,強調練習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本課教學時,我透過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導激發,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1.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課的準備活動透過創設遊動物園的情景,以遊戲的形式代替了傳統的徒手操,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模仿動物走與跳過程中不僅很好的活動了身體各關節,還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模仿創造能力.在障礙接力比賽中,我創設了小猴子跨過小河,繞過大山,鑽山洞的進行摘果子比賽的遊戲,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使本課達到了高潮。

2.給學生一個自主創造學習和展示的機會。

在練習前滾翻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主體驗,嘗試前滾翻的動作,然後再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示範,讓全體學生評價,最後才由老師講解示範動作。我讓學生聯想球體和正方體的滾動過程,並加以比較,使學生明白團身緊的重要性。這樣做不但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敢於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前滾翻的動作技術要領。

3.在練習活動中懂得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包括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社會能力,所以,體育課上除了加強學生的身體鍛鍊外,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在前滾翻練習中,我要求每隊的小隊長擔任本隊的保護人員,保障滾翻同學的安全和幫助不能順利滾翻的同學完成動作;在障礙接力比賽中,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設計擺放小山,小河,山洞。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出謀獻策擺放,看怎樣擺放才能最快透過摘到果子。每個小組設計擺放的都不相同,在這過程中,使學生懂得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透過本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前滾翻的動作方法,能合理運用正確的發力順序,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積極探究的意識進一步啟用,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個教學過程完整流暢,運動強度和密度基本合理。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就是準備活動中脖子的活動不夠,導致個別學生翻完後脖子疼,這是我失誤的地方,今後的準備活動我一定會充分設計。

透過這節課,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的努力,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使所有學生都取得進步和發展。每上一節公開課都應比上一次的有進步,這次的公開課,我覺得我的教態有了很大進步,能夠更自然更放鬆的帶領學生練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鍛鍊和提高自己,爭取下次的公開課有更大的進步。

公開課後反思4

八班,第一次教“8”這個數字的班級,心中有一點小小的期待。每一屆的八班都有幾名學生的語文功底特別的紮實,我希望我也能遇見。

在八班,我們的確看見這個班級語文功底優秀的他們。本來想借這次學校公開課之後的寶貴教訓,也找到了我教語文最大的弊端——自卑。即想改變自己,也想展示孩子們的積極陽光的一面。

可是在公開課來的這一天,孩子們精心的準備,讓我也意外的是全班都看了這篇課文,即使很難懂仍然堅持看完,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面。當我看見孩子高高舉起的小手,那是一個多麼渴望展示自己的小手,不?這是大大的手,一個迫切想要表達的大手。

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們,而我自己在心中還在希望你們要來安慰我。受傷的我是成年人,而受傷的他們還是未成年人,還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充滿希望的時候卻遭遇這樣的打擊,他們能夠接受嗎?我不知道。我心中很明白在孩子的心裡已經留下了一道傷痕,不知道心中的傷何時才能修補。想到這兒,我心滿含愧疚,孩子是我的失誤,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去研讀這篇課文,早點定下上課的思路,早點集體備課,也許孩子的心理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失望了。

我該怎樣來安慰你——我的孩子:也許你們失去了這次機會,人生在世還有很多機會,我們可以好好爭取。其次也許這堂課沒有任何老師,但有我們前進的心和拼搏進取的精神留給我們自己,不求觀眾,我們就是自己最好觀眾。

謝華與你共勉!

公開課後反思5

下窪三中楊立花

縣教研室來我校視導,其中一項就是聽課,我有幸被抽中,一堂公開課後的教學反思。我思量再三,我決定上《陳太丘與友期》這一課,文中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時告誡人們,做人要講信用,要有禮貌;文中人物形象鮮明,對話描寫簡潔明瞭。因此我根據新課程理念,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增長能力。活動有五個環節:

1、故事激趣,以古代幾個聰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2、以讀代講,自由朗讀、教師範讀、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停頓恰當、讀出感情)3、讓小組之間展開元方是否有理的辯論,在辯論中昇華主旨。4、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由幾個有表演才能的學生課堂上展示現代文與古文互換才藝PK。5、出示幾則生活中的矛盾衝突事件,讓學生學會化解矛盾,掌握說話的藝術,教學反思《【原創】一堂公開課後的教學反思》。

課後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還語文課堂琅琅讀書聲”,“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非機械的死記硬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些是我在教讀語文課時的最深的感悟。我認為這三點中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非死教知識。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一是多讀書;二是學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無形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實現課堂互動,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當分析元方人物時,有學生提出:“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卻“入門不顧”是不是太無禮了?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讓同學樣各抒已見。於是有同學認為元方太沒禮貌,得禮不讓人;有的同學認為友人錯在先,元方這樣做情有可原;還有的同學認為元方怒氣未消,怎麼可能理友人呢?經過一番爭論後,許多同學認為元方還小,只有七歲,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這樣,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爭論中有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時,我還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會怎樣?

由此可見,語文教材有著豐富的內涵,正所謂: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系生活,我們應該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維,鼓勵學生換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尋與眾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學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這是他們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能一錘定音,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只要言之有理,我們教師都應予以肯定。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知識的學習及積累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獲得,在學中體驗、感悟、掌握。

當然,本課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的回答不能給予精闢的點評,在分角色表演時安排時間不當等。

公開課後反思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瞭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寫有“讀書時做記號的方法”的4張卡片;

3. 畫有”動物名稱、主要特點、動作”的表格。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九寨溝的地理位置,九寨溝名字的由來。那麼九寨溝到底是個怎樣美麗的仙境呢,今天就請同學們當一回小小攝影師,老師帶領你們到九寨溝去取景拍照,一起去領略一下九寨溝那神奇瑰麗、蔚為壯觀的迷人風光!

2、(板書課題:9、九寨溝(ɡōu))齊讀課題。

二、品詞析句,學習課文:

1、學習第3自然段(讀中感悟):

(1)匯入:同學們帶好你的照相機,讓我們一起進入這童話世界看一看。(多媒體配樂播放九寨溝的美景及課文內容。)

這一段主要寫了九寨溝的什麼呢?

(2)學習第3自然段:

①回憶學過的閱讀時做記號的方法。

②用做記號的方法自由閱讀第3自然段。

(3)學生交流,跟隨著學生的“鏡頭”,教師相機指導:

①“雪峰”:(板書)

A、(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一座座雪峰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你為什麼喜歡雪峰,作者用的哪些詞吸引了你?在這句話中你是怎樣做記號的?

B、指導讀。

②“湖泊”:(板書)

A.(出示湖泊圖片)說說你為什麼想把湖泊拍下來?(多媒體出示湖泊的相關句子。)

B.同位互讀,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出湖泊的美的?你在這段中又是怎樣做記號的?

C.學生交流,體會湖泊的美:

③“森林”、“瀑布”方法同上

小結:九寨溝真是水的世界,到處都是湖泊和瀑布,怪不得人們說“平湖飛瀑石上流”啊。

(4)小結

(5)有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2、學習第4自然段(合作學習為主):

(1)(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的圖片)同學們繼續向森林深處行進,你發現了什麼?

(2)理解:4個“也許”,練習排比句。

(3)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完成小組長手中的表格,看看你對這四種動物有哪些瞭解,想想你最想和哪個動物合影?

動物名稱:

主要特點: 動作:

(4)彙報填寫好的表格:用幻燈展示。

(5)交流:你最想和誰合影,為什麼?

(6)那裡除了有文中介紹的那些動物外,也許還會有什麼樣的動物在做什麼呢?

(7)小結:由此可見,九寨溝不但是一個風光奇麗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動物王國。在這兒,動物們都可以無憂無慮地散步呢,真是“異獸珍禽林中走”啊!讓我們再次輕輕地走進密林,去欣賞動物們那可愛的身影吧。

(7)師生共讀第4自然段

三、小結,佈置課堂作業

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同學們有機會一定要親眼去看看。課文我們今天就先學到這兒。接下去,請大家完成《一課一練》第三題。

公開課後反思7

《搭石》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文章,截取了農村生活的幾個生動畫面,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每一幅畫面都蘊含著鄉親們美好的品質。我在教學時採用了自讀理解內容,自悟體會情感,交流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在匯入新課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著優美的畫面,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進了文中所描寫的情景之中。教學中我一直把朗讀作為理解體會語言文字及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初讀課文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與文字親密接觸,整體感知內容。研讀課文時,抓住重點段學習,憑藉所創設的情境品味語感,並採用解詞、誦讀、體味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領悟到鄉親們美好的品質。同時利用文字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這節課有很多的不足。侯老師對我的課進行評價以後,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根基。所以在課文講解中,可以給學生適時地進行文字滲透,講解文字的來源和意義,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在進行教學賽課時,賽得不只是老師的教學能力,更是老師的創新能力。“陌生化”教學至關重要。比如在《搭石》這課,侯老師採用四個“心”的填空就很有創意。在教學中,不止要新,還要細,對字、詞的品味、推敲,發現詞語中的隱秘意義,使文字的內涵得以充分的揭示。尤其對“復義”詞的品味,可以反覆揣摩,層層剝離。

在課文理解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寫的什麼,怎麼寫的。也就是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每一堂課都應該有它的人文薰陶點、語言訓練點、審美教育點,這樣的課才是完整的語文課。

公開課後反思8

我在三丙班上了一堂英語課。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孩子們充分地展示著自己對學習英語的愛好和積極態度,家長們會心、欣慰地笑了。我感覺拍照、攝相似乎沒斷,我自己也融入了這熱情、和諧、向上的氛圍中。

開放課後,我浮想聯翩,感慨萬千。如果說家長對我的這節課認可,那麼我應該對這節課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好好歸納歸納,以後的課更要揚其長而避其短,那麼這節課有哪些優點呢?

首先,準備充分。接到任務後,我就著手準備課件。我自己能做powerpoint課件,所以不用找人幫忙。在自己的摸索中居然悟出了不少新的技能,比如說我能用powerpoint做出超級連結的功能,以前還以為只有flash才能做出那樣的效果呢!所以說溫故而知新,真是真理!同事們又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一一修改,漸漸地,一個比較美觀、實用、思路完整的課件誕生了。課件準備好後,繼續修改教案,然後又修改課件,直到滿意為止。正式上課時,我已胸有成竹,從從容容。所以說,要想上一堂條理清晰、思路比較完整,孩子們學起來直觀輕鬆的好課,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

第二,關注每一位學生。這一點我幾乎每一堂課都做得很好。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位學生都在渴望著老師的關心和注意,哪怕是調皮、淘氣的孩子。我往往讓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得稍差的孩子做一些比較容易的題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基礎稍好的學生參與一些較複雜的英語活動,或是做示範,這樣就能滿足至少是大半學生能參與我的英語教學活動。可想而知,每一位學生在其家長的眼裡視若珍寶,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重視了。所以,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

另外,運用各種電教手段,如錄音、CAI課件、實物等輔助教學,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我的這節課就是以實物匯入,學習新單詞,以CAI課件組織開展遊戲,鞏固新舊單詞和新句型,錄音機原聲教授和練習朗讀對話,最後又以實物加以拓展而完成整堂課的教學的。當然,我們平時的教學不可能保證每節課都有這麼多的手段的運用,但是我們應盡力而為之,儘量充分運用和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還有,組織各種遊戲來學習和鞏固所學單詞和句型,是永遠受孩子們喜愛的。比如這堂課,我就採用了Magiceyes,Touchandguess等遊戲,孩子們中幾乎沒有人不舉手。同時,英語教學活動化,也是不容忽視的。我經常讓孩子們玩聽音畫畫的遊戲,不但練了聽力,還與美術協同教學,充分調動了愛好美術的學生的.興趣。而且,我從中更加了解他們的學習英語以外的優點,從而更加欣賞他們。

曾經有老師向我提出過這樣的意見:要有所拓展。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對學生的現實生活或將來有實實在在的意義,於是,我經常在考慮課的拓展,怎樣把教材作為一種載體,利用它們教育孩子們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待人處世……我覺得這一點尤其重要,也許我們應該花相當一部分時間在考慮和處理這個問題。

公開課後反思9

教學目的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同學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於考慮。

2.朗讀課文,培養同學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提出要求

1.設疑匯入。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那隻駱駝,卻協助商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後,同學們就明白了。

俺們一起來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要求。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俺們可以根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來學習,並透過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同學用自身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並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老人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老人是怎麼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彙報學習收穫,師生一起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老人最後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又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還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儘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身的理解用自身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啟發同學考慮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並且透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同學考慮: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鼓勵同學暢所欲言,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於考慮方面來說,可從老人樂於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身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6.教師小結。

老人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考慮的典範。

四、再讀課文,創新扮演

1.朗讀課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的提示語。

(啟發指導同學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2.小組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並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同學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是的”“不錯”“對極了”等,積累運用語言。

3.各小組根據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新扮演彙報。

4.師生一起評議,指出優點及缺乏。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商人找到駱駝後,心情怎樣,心中會怎麼想,對老人會說些什麼?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考慮的經歷、親身體驗?假如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假如沒有,請你以後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公開課後反思10

三年前,我上了一堂校公開課。上完這堂課之後,我做了較以往更深刻的總結和反思,並付諸文字記錄,所以我有了更深的感觸和更多的收穫。

這節公開課的課題是8AUnit4Grammar(I),是對“If”條件狀語從句的瞭解和掌握。我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課,首先得認真備好課。根據我班學生整體英語底子薄的特點,我當時設計的思路是這樣的:透過對Reading的複習,涉及幾個有關“If”;句的問題,讓學生回憶答出,這樣既可以溫故知新,又可匯入自然;再在多媒體螢幕上打出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並用紅色突出“If”再用不同顏色打出主句和從句的時態部分。讓學生觀察、自主總結“If”句的用法規律;下一步透過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讓學生及時練習來掌握這種規律;在學生對“If”從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後,透過“AvisittoBeijingZoo”的話題貫穿其中,讓學生用“If”從句來談論一些動物的情況。有生詞時,透過圖片來呈現、教授。接下來,透過Amy也到北京動物園去參觀,直接過渡到課本上的練習,讓學生對“If”從句反覆操練來達到訓練的目的;最後一步就是課堂檢測了。

課備好了,思路清晰了,下面就是落實到課堂了。上課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反映了備課環節的優劣。在實施這堂課以後,我自己特別有感受,在各位老師的點評之後,對這節課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從中找出這堂課主要的閃光點:①及時複習,複習時同時呈現新知識,便於學生理解;並能啟發學生自主總結,這一點也充分體現課改的要求。②線索內容緊扣本單元有關動物的話題,能體現中心,過渡連貫,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單調和枯燥感。③多媒體展示,圖文並茂來教授生詞、句子;並用不同顏色標出重點和本課要求掌握的短語,學生能一目瞭然。④讓全班個別讀、分組讀、整體讀,成為教學的一個特點,能面向全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這堂課的不足點:①在複習時,給出問題後,我個人認為比較簡單,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部分學生可能還未聽懂、看懂;整堂課內容較多,時間較緊湊。②在實施操練環節,應有易到難,而我設計的其中一個環節:展示圖片,連詞成句。是在讓學生總結出“If”從句的用法後,只通過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的幾個句子來操練後,就開始運用這一環節,其實這時學生就還未完全理解“If”從句和主句的時態用法,所以在抽問中好些學生很難分辨哪一個是主句,哪一個是從句,就造成了時態用錯。結合老師所給建議,將課本上65頁的練習完成以後,再實施這一環節,效果會更佳。③在操練的過程中,有些題目可讓學生上黑板去做,讓學生體會成就感、集中注意力糾錯,這樣課堂就會自然活躍起來。而我沒有做這一步,只是在最後課堂檢測的時候,叫個別同學上去做的。④板書太少。因為我把重要短語透過句子展示,並用紅色標出,就沒有一一列在黑板上,這樣不便於基礎較差的學生記筆記。

這堂課有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那就是課本上的練習中只涉及第一、二人稱,沒有涉及第三人稱單數的練習,而這恰恰在中考中考得多,很多老師建議應該在這堂課操練一些第三人稱單數的句子。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同感,但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我班學生整體英語底子薄,這種做法對班上優、中上等學生來說比較好,但對不少的中差生來說就有難度了,所以為了照顧整體,這堂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很好的把課本上的內容掌握。在課堂檢測中,我涉及了幾個第三人稱單數的練習,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後,再去解決,這符合我們說的“先練後講”。至於拓展內容就在下堂課來鞏固吧!這樣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他們才能更好吸收。

三年後,當我又教授這一課時,正因為我的深刻反思,而且上一次又是公開課,所以就有一種記憶猶新的感覺。在課堂實施環節上,我根據當時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上一次授課的反思,做了一次“堅持閃光點,彌補不足”的教學改進。具體做法如下:

第二次授課的設計思路大致不變。

還是按照複習有關“If”的句子——匯入到本課學習目標,讓學生觀察、自主總結“If”句的用法規律——透過題目來操練——透過“AvisittoBeijingZoo”的話題貫穿其中,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這個句型——小組合作,自設話題,用“If從句”造句(這一環節是第二次加上去的)——課堂檢測。之所以要加這一環節,而且是在以“AvisittoBeijingZoo”的話題貫穿,來進一步學習和掌握“If從句”句型後加的,主要是考慮到學生透過各種型別的操練對這個句型已經掌握之後應該形成一種自己的東西,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讓學生小組合作,自設話題,用“If句型”自由談論,這樣既體現課改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可活躍課堂氣氛,且讓學生做到在老師指導下有任務有目的地談論自己感興趣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課堂昇華的效果。 第二次的教學改進主要是從上一次反思的“不足”著手的,並一一加以改進。第一次課堂教學不足點再次呈現:①在複習時,給出問題後,我個人認為比較簡單,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部分學生可能還未聽懂、看懂;整堂課內容較多,時間較緊張。②在實施操練環節,應有易到難,而我設計的其中一個環節:展示圖片,連詞成句。是在讓學生總結出“If”從句的用法後,只通過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的幾個句子來操練後,就開始運用這一環節,其實這時學生就還未完全理解“If”從句和主句的時態用法,所以在抽問中好些學生很難分辨哪一個是主句,哪一個是從句,就造成了時態用錯。結合老師所給建議,將課本上65頁的練習完成以後,再實施這一環節,效果會更佳。③在操練的過程中,有些題目可讓學生上黑板去做,讓學生體會成就感、集中注意力糾錯,這樣課堂就會自然活躍起來。而我沒有做這一步,只是在最後課堂檢測的時候,叫個別同學上去做的。④板書太少。因為我把重要短語透過句子在投影幕上展示,並用紅色標出,就沒有一一列在黑板上,這樣不便於基礎較差的學生記筆記。針對第一點不足:我把簡單的讓個別學生來回答說出這些句子,改成讓學生默寫Reading部分所學的含“If”的句子,抽了兩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小組競賽默寫,看誰寫的最快、最好。讓全班都參與進來,而且老師也可瞭解學生對上一節課的掌握情況。針對內容多,造成的課堂時間緊張的情況,我把“透過題目來操練”和“展示圖片,連詞成句”環節的內容作了適當地刪減,選出一些具有典型的考題和突出重點的句子來造句,這種只求精不求多的改變可以讓課堂時間更加寬餘。針對第二點不足:透過練習題訓練後,我調整了順序,先讓完成課本上的練習,同時抽兩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這樣時不時叫一些學生到黑板上演練,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增加必要的緊張感,同時也彌補了第三個不足點。透過兩個步驟的操練,學生對“If”從句和主句的時態用法掌握到位,特別是能一眼分辨出哪一個是主句,哪一個是從句,從而也就不會造成時態用錯的問題。這樣由易到難的順序調整,演練充足使學生更快更易理解,收效確實大不一樣,針對第四點不足:板書設計我分為兩塊,黑板中間寫幾個關於If句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型,突出本課重難點;黑板中間寫本課的重要短語,透過在學習後,回顧鞏固知識點,讓一個學生上黑板寫出,其他學生自己也寫,之後讓學生大聲朗讀,如有發音問題,向老師尋求幫助,這樣也可以瞭解學生掌握情況。

至於第一次有“爭議的問題”:除了讓學生掌握課本上涉及的第一、二人稱的練習外,是否應涉及第三人稱單數的訓練。第二次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實際情況是這一次的這屆學生的基礎還比較好,所以在第二次授課時,我專門設計一些關於第三人稱單數的考點題目,讓學生當堂訓練當堂弄懂,使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在課堂上都得以提升。這樣可充分體現課堂的實效性,一堂課能完成的任務絕不拖到下一堂。

以上就是我由一節公開課的反思進行的教學改進,兩次比對,讓我受益匪淺:反思是改進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改進是反思的目的和必要結果。我的這個實踐案例,足以證明:正因為有第一次的深刻反思才有第二次的實質性改進,讓同一節內容的課收到更大課堂實效,這難道不是我們老師該做的嗎?

“反思到改進”還讓我更深刻明白:上公開課,不可“為上而上”,不能搞“花架子”,必須實在;把平時的每一堂課都當作公開課來認真準備;從課堂上找到優點,並繼續保持,找到缺點,並及時加以修正,再透過下一堂課來改進;一定要主動多聽同行的課,也要邀請同行來聽自己的課,從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每堂課後必寫教學反思,只有這樣自己的教學才能得到改進。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青年教師,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我相信只要不斷努力,我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公開課後反思11

教材分析:《長城贊》是一幅長對對聯,敘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綿亙萬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讚美了“黎民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增強同學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觀察點抓住事物特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區域性、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並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字裡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背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同學掌握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和如何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2.引導同學聯絡上下文,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等重點句子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世界聞名的萬里長城,有哪些同學去過長城?誰能把自身親眼見到的長城給大家描繪出來?並說說你在遊長城時有什麼感受。

好,萬里長城的雄偉堅固給我們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那麼,今天讓我們透過《長城》這篇課文的學習,再次遊覽一下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吧!

(二)檢查預習。

(三)出示放大的長城彩圖或放映幻燈片,播放配樂朗讀,讓同學邊看邊聽,激發同學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交流研討:對聯是從哪幾個方面讚美長城的?同學介紹自身蒐集到的資料與大家共享。

指名讀課文 1、放映長城的圖片,播放歌曲《長城頌》讓同學形象感知長城的氣勢雄偉。

2、精讀品味,語言賞析

鼓勵同學充沛自讀,理解大意,瞭解對聯的對仗工整,音韻和諧,體味對中華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讚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讀和同學自主性學習的激發。

(體會作者是如何將觀察畫面時發生的視覺形象與語言文字相結合,準確描述事物特點的 )

(四)作業。 1.複習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從中瞭解了長城的氣勢雄偉、高大堅固。現在,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進一步瞭解作者是怎樣在觀察中展開聯想,表達自身的感受的。

(二)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描述長城的?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默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聯絡上下文說說加粗字的意思。

3.齊讀,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討論:為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提示:因為:①長城是那樣氣勢雄偉;②長城是那樣高大堅固;③長城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五)齊讀課文(六)指導背誦。

(背誦方法提示:兩個自然段共四句話,按句子背誦,第1句話背熟後,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後再串連背誦,邊讀邊考慮邊記憶。)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板書設計形態 像條長龍

長城 構造 高大堅固 氣魄雄偉、偉大奇蹟

聯想 血汗、智慧凝成

公開課後反思12

4月30日,豔陽高照,我被學校安排在樂加小學講課一節。課上下來,就效果而言,自我感覺一般,有遺憾也有亮點。現反思如下,以記之:

課上下來,就有老師說:不錯,整個一天,也不停有老師“表揚”,教辦曾主任在會上總結也提及,說明課還是將將就就,至少沒有給自己丟臉,但也有不少遺憾:

1、太自信了。本來,在上課一天就應該打電話和借班教師商量,請她讓學生先將課文讀熟了,憑著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加之課文也較簡單,應該不錯。可到了樂加小學,安排表上寫的是21課《爬山》,而告訴我是準備上22課《語言的魅力》,一問借班老師,說只讓學生準備了《爬山》,《語言的魅力》學生一次都沒有讀。果然,由於學生對課文一點都不理解,甚至連讀文章中的人名都讀不清,更不要說課文內容了,所幸的是透過和學生交流,到課的部分,就好多了。2、考慮不周。我在本班上課,讓學生讀書,學生就自己或高或低,或快或慢自讀起來。我忘記不是在本班,開始上課就讓學生讀書,可學生就全班齊讀,又不好停下來,只好讓學生讀,這一讀,就耽誤了時間。3、容易慌張。我這堂課可以叫做“虎頭蛇尾”,結尾太草率了,主要因為想到要下課了,而自己有一點內容沒有完成,所以慌了神,結果最後一張最精彩的課件都沒有展示出來。4、普通話太差,這自己最弱的弱點,不知道有哪位高手能幫忙。

當然,亮點也是有的:一是課堂設計新穎,全堂抓住“魅力”二字,讓學生真正體現了語言的魅力;二是課件設計還是精緻的,這是我的長項,不光吸引了學生,就連老師也吸引住了;三是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還不錯,儘管學生沒讀一遍書,但透過指導,學生很快熟悉,還是不錯;四是親和力還是不錯,和學生打成一片,還學生交流,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吸引學生,讓他們覺得上課時間太短,還意猶未盡,我認為這是本堂課最成功之處。

一堂課,仁者見仁,喜好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感覺也就不同,我認為:

課堂是一個舞臺,是為教師搭建的表演平臺,在這個舞臺上,表演方式不限,內容不限,但只要精彩,吸引學生,讓學生學得知識,獲得能力,足矣。

公開課後反思13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五年級上冊Lesson1 Do you have a ruler?(第一課時),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學生能會拼讀和掌握本課詞彙,重點是使學生能理解have的用法,並能用替換詞造句。在四年級學過一些文體用品的單詞,這節讓學生運用已學習的單詞練習句型,並能學以致用。

學情分析

小學生大部分時間用到了語文和數學上,也就課堂幾十分鐘上能投入到英語學習,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有興趣,但是在英語知識的領悟程度不高,底子相對薄弱。本節課的最大的障礙是學生能不能掌握have的用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識本課詞彙,理解have的意思。

能力目標:初步掌握句型Do you have … ?

情感目標: 能運用這個句型進行對話。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夠理解和掌握have的用法,並能用替換詞造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與本節課有關的文體用品詞彙,加深印象,形成永久記憶。

2.出示本課生詞,讓學生理解意思並能熟練記憶。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一些文具用品,如:pen,pencil,book,pencil-box,等等。

2.學習新詞dictionary,ballpen,eraser,利用實物學習本節單詞,有助於學生記憶。

3.做遊戲“我說你做”,看誰反應快。抓住孩子愛玩的天性,讓他們在遊戲中提高。

4.運用創設情景匯入本節課的學習句型,講解have的用法。教師利用實物反覆說:“Do you have a pen?”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意思。

5.聽錄音,讓學生模仿。

三.操練Drill

1.運用實物,同桌之間相互練習。

2.教師抽查檢驗學生練習結果。

四.練習

1.學習句子,運用圖片加配音的方法。

--Can I use it,please?

--Certainly.Here you are.

2.幫助並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

3.檢查學生練習結果。

板書設計

Lesson 1 Do you have a ruler?

Do you have a pen ? ( A dictionary/ballpen/an eraser)

Yes,I do.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目的就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我們主要本著鼓勵的原則,善於在學習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於學生的每次進步哪怕很微小的也要提出來給予鼓勵和肯定。我採用分組學習的方法,如有小貓隊,狐狸隊,小狗隊,還有小豬隊。組與組之間比賽,獎勵星星☆,最後獎勵勝利的小組。當然,還是有待於學習的,不能拘泥與一種方法,方法也要不拘一格。

公開課後反思14

活動目標:

1.嘗試將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變為可以運水的工具,與同伴合作運水。

2.探索管子運水的方法,感知用管子運水既快又方便。

3.感知水的特性,萌發節約用水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拯救小魚、乾旱地區):防滑墊、防水圍裙、防水鞋套、水桶、魚缸、塑膠盆、長軟管(虹吸管和普通管)、海綿、瓶蓋、沒底沒蓋的礦泉水瓶、塑膠膜、塑膠籃、皮筋、針管、勺子等;背景音樂。

經驗準備:引導幼兒瞭解水有“流動”的特性,探索水的多種玩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玩水的經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共鳴。

師:你們喜歡玩水嗎?你平時是怎樣玩水的?

二、教師交代任務,鼓勵幼兒小組合作探索各種運水方法。

1.請幼兒4人一組觀察桌面材料,商量用什麼辦法運水。

2.幼兒自主探索運水的方法,並記錄在黑板上,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幼兒交流各組運水方法,教師將方法進行歸納。

三、創設情境“拯救小魚”組織幼兒進行運水比賽。

1.師:現在接到一個緊急任務——魚缸裡的小魚缺水了,我們要在規定時間內給魚缸灌滿水,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為什麼?

2.將魚缸並排放好,比較水位高低。

四、鼓勵幼兒探索用軟管將桶裡的水運到盆裡,學習使用虹吸管。

1.討論:如果家裡用的水也用這些方法來運輸方便嗎?那我們家裡的水是怎麼運來的?

2.出示虹吸管和普通軟管,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管子的不同。

3.幼兒小組合作嘗試水管運水,發現水流方向與水管位置高低的關係。

提問:你運水成功了嗎?你是怎麼做的?水從水管高的一端流出還是從水管低的一端流出?你們覺得用什麼工具運水比較方便?

小結:看來用水管運水是又快又方便的一種方法。

五、情感提升,瞭解缺水地區是怎樣運水的,懂得節約用水。

1.討論:他們是怎麼運水的?生活中怎樣節約用水?

2.小結:原來這麼多地方都沒有水用,,那我們小朋友在用水時要節約用水。

大班科學《運水》課後反思

“玩水”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了輕鬆、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著、思考著、表現著。活動中孩子們透過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本次活動為幼兒創造了三次小組合作實驗的機會,每次動手實驗前引導幼兒集體討論方法、比較材料,為幼兒小組合作探究奠定基礎。並對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增進幼兒實驗的規則感,如:不要把水灑到地上或者小朋友的身上。一方面避免了地面溼滑或弄溼衣服,另一方面也是引導幼兒節約用水。

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不錯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他們主動分工實驗,有的記錄方法,有的實驗驗證……從“幼兒表徵”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夠用繪面等簡單的方法記錄出觀察和探究的過程咋果,並願意在交流中嘗試概括他們的探究成果。

整個活動在歡快的實驗中進行,幼兒充分體驗了探究玩水的樂趣,但是也有一點不足。雖然提出了實驗要求,還是有小朋友將水灑在了地面上。因此我帶領幼兒觀察“乾旱地區的水是怎麼來的?”從而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懂得節約水資源。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對孩子的回應雖然採取了追問、鼓勵等方法,但概括能力有所欠缺,在以後的教學中,將加以改進,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公開課後反思15

聽評課活動的反思與改進

【摘要】聽評課是目前學校中最常見、最常態的一種教研活動,每個人在聽評課方面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人人的“勤勞付出”並沒有實現個個“致富”的美好結果。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水平進步甚微。分析聽評課活動的現狀,要提高聽評課活動的實效,就需要對聽評課活動進行改進。

【關鍵詞】聽評課 觀課議課 三課兩評一反思 差異性

聽評課是目前中小學最常見、最常態的一種教研活動,每個人在聽評課方面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人人的“勤勞付出”並沒有實現個個“致富”的美好結果。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水平進步甚微,聽評課活動的專業化更無從談起。

十幾年來,我也聽了無數的課,在我專心聽課的過程中,也曾發現過這樣的現象:聽課教師看報刊、研究自己的教材(非同學科教師)、批改學生作業、教師之間悄悄談話,打瞌睡??凡此種種。開啟聽評課記錄,不論記錄本的形式如何,有相當一部分是記錄了課堂環節和知識條目,記錄了課堂活動的設定,但觀察記錄學生學習過程與表現的不多,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想法少,對課堂現象的診斷分析少,針對課堂現象的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的少。評課語言冠冕堂皇,針對性差,活動實效不高。下面就結合一個具體的案例談一談對聽評課活動改進的幾點思考。

【案例描述】

前段時間,我市教研室組織了全市初中素質教育質量效益雙高工程專題視導活動。其中聽評課活動是一項重要內容。我隨機確定了一節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我愛我師》,在所有聽課人員未作任何交流的情況下,該校的思想品德課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便與我一起走進了課堂,對該教師的課堂進行了全程的觀察與思考。下課後,我們便在教研組裡進行了評課活動。評課伊始,參與聽課的老師沉默不語,為打破這種局面,我首先發言,簡要介紹了調研活動的目的和程式,推介了其他學校在聽評課方面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但對該課並未作評述,以免對其他教師的發言產生定向影響,慢慢地,參與聽課的老師們開始發言了。

A.這節課結構完整,教師語言流暢,教學模組推進,環節過渡自然,但學生的活動不夠積極。

B.教師注重了問題情景的設定,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和認知規律。

C.教師對教材的挖掘適當,注重了對課程資源的開發,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少。

D.教師注重了雙基教學,但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現的不自然,落實不到位,對《課程標準》需進一步加強學習、研究。

E、教師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課堂資訊量大。 F.教師課堂中沒有問題的生成,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按教師的原有預案進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夠。

G.教師教態自然,但板書邏輯性不強,字型欠美觀。

??

最後就該教師的課堂教學我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一個小時後,評課活動結束。

【活動分析】

本節課是在教學專題調研中隨機確定的一節課,課前並沒有通知教師本人,是一種處於常態下的課堂,客觀展現了教師所具有的教學能力,教師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從課例研究的角度來看,感覺存在以下問題:

1、在聽課前,聽課人員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明確的分工,觀課的視角不明確,研究問題的指向性、目的性不強。

2、老師們在聽課過程中,過多地關注了教師如何教,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控制課堂的問題,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學習過程中的體驗缺乏關注;聽課教師對教師提出的教學問題、課堂討論設定的問題是否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等,缺乏深層次思考和有效的價值判斷。

3、在評課時,不少教師善於當沉默的聽眾,不善於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他人經驗和做法缺乏質疑的勇氣;過多地關注了課堂教學的形式,而對於實質性內容和對某個問題的處置缺乏真知灼見。所指出的優點和缺點缺少必要的現象支撐和理性思考,下一步的整改、建議不明確,不具體;執教教師處於被動的聽眾地位,沒有形成互動交流的研究氛圍,民主的氣氛明顯不足。

4、評課結束後,沒有進行總結和對問題建議的梳理,對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缺乏行為跟進研究,教師課堂教學的整改落實情況無從掌握,活動的實效性需進一步增強。

從管理的角度看聽評課活動,在一種自然狀態下,發自教師內心的、自覺主動的聽評課活動,可謂是取經的重要渠道,因為這是“我要做”;聽評課作為一種教學管理手段,學校對教師聽評課的數量進行了規定,並將聽評課情況納入了個人業績考核。在這種制度約束的狀態下,有部分教師的心態轉變為“總是不讓我們閒著,有時間就要去聽課,還要達到規定的聽課節數,真煩人”,在這種情況下,聽評課活動成了必須完成的任務,是“要我做”,帶著一種極不情願的心理去工作,能出效果嗎?還有,不少地方,學校為了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監控和督查,實行“推門聽課”,讓不少教師產生了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聽評課活動實效差,差不在活動本身,而在於教師個體專業追求方面動力不足,缺乏追求卓越的專業精神,沒有帶著思考的頭腦進課堂,這也就難怪聽評課活動的實效性不高了。

【反思改進】

透過以上對目前聽評課現狀的分析,反思我們的教學實踐行為,我們認為改進聽評課活動,提高聽評課活動的實效性,促進聽評課活動走向專業化,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職業精神的培養。“改變一所學校首先要改變校園精神,改變一個人首先改變一個人的追求”。提高聽評課活動的實效性,促

進教師在常態的教學研究中有所追求,有所收穫,需要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專業精神,不斷強化教師自覺追求、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

2、建立有效的學習制度。學習是教師保持教學青春的重要途徑,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教師才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知識結構的不斷重建,從而適應不斷髮展的教育形勢的需求,在常態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發言權,收穫更多的研究效果。因此,學校要建立有效的學習制度,根據教師的專業發展訴求和教學研究需要,開展主題學習活動,透過答辯、演講、讀書報告會等形式,促進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要善於向他人學習。雖然處於實踐層面的專業智慧不可移植,它鑲嵌於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存在於具體的課堂關係中,瀰漫在具體的課堂文化中。但我們需要關注的,更應該是教學智慧的形成過程,更應該是課堂閃光點的成因。這樣,透過學習他們成功的道路,來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3、運用觀課議課技術。觀課即課堂觀察,是指教師或研究者憑藉眼、耳、手、腦等自身的感官及相關的輔助工具(觀察量表、錄音錄影裝置等),直接地(或間接地)從課堂情景中獲取資訊資料,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學習、評價

及研究教育教學的過程。議課即課堂評議,對所收集的課堂資訊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與執教教師展開對話、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學,促進相互成長的過程。觀課議課活動主要包括選擇觀察視角、製作觀察量表、現場觀察課堂、記錄課堂現象、整理課堂資訊、進行課堂推論、作出課堂評價、交流問題建議等環節。觀課議課是教師日常的課例研討活動,是磨練課堂、打造課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