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新教育》讀後感

《新教育》讀後感三篇

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

《新教育》讀後感1

今年,我閱讀了《新教育》前七章內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事例:猶太人口1300多萬,占人類總人口的0.2%—0.3%。1901年—2001年共有68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猶太人(或者說猶太裔)有128位,佔獲獎總人數的19.84%。其中獲物理學獎的有39人,佔物理學獲獎總數的24%;化學獎獲獎者23人,佔16.8%;生理學和醫學獲獎者51人,佔29.1%;經濟學獎獲得者14人,佔36.84%;文學獎獲得者12人,佔13%;和平獎獲得者9人,佔10.98%。許多研究認為,猶太人的成就與他們嗜書如命、崇尚讀書息息相關。在猶太人家中,可以沒有高檔傢俱,但不能沒有書櫥書架。從這樣一個事例中,我們就不難理解曾經飽受苦難的猶太民族之所以能傳奇般地崛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謎底了。

說實話,我不太喜愛讀書。但讀書讓人明理,豐富人的內在積澱,使人的心靈變得高尚,卻都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那些特級教師,博覽群書,講課過程中隨口都能適時適地、恰到好處地引經據典,為他們的課堂、演講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觀眾覺得聽他們演講是一種享受,絕沒有冗長的感覺;孩子們聽他們講課久久不願離去,進入情境了。作為這樣的老師,本身是一種幸福,生活在他們班上的孩子也是幸福的。這正驗證了朱教授在《新教育》中所倡導的:“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句話,說起來不難,但要想做到絕非三年五載的功夫。

今年,我有幸去聽了幾位特級教師的課,感觸甚多。其中劉老師在給我們作報告時提到,他希望我們中國的校長都能像《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小林宗作先生,那樣,再也不會有孩子怕上學了。我當時感到非常慚愧。這本書是我們學校的師生共讀課本,同年級的孩子身邊每人都有一本,但我竟然沒有讀過。所以,從蘇州回來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學生身邊借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並且一口氣把它讀完。之後我又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百條裙子》等。以前,我認為這些童書是給孩子們閱讀的,成人看了沒多大意思。但現在看來,我的想法錯了。真的,每讀一本書,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也許,學生愛讀書的興趣也就是這樣慢慢培養起來的吧!

《新教育》其中十大行動之一就是營造書香校園,讓教師和學生都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從而做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生活在這樣一個校園裡,有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想不讀書都難。

《新教育》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思考,以上只是我就其中的一小點闡述了我的個人看法。今後我將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努力讓我和我的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讀後感2

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它讓我知道了原來自己從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詩意,如此浪漫。《新教育》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新的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師不為學生為誰?在此理念下,我們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然而,朱教授卻認為,教育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建立和諧社會是眼下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建立和諧社會,教育應發揮怎樣的.功能?教育是要關注學生的生存,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一切,教育同樣也要關注我們教師自己的生存,也要關注我們教師的發展,教育還要關注學生家長,實際上,一句話,教育只有關注到社會所有人員的發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這樣才是和諧社會的教育。

二、最欣賞的兩句話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並將此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穫。”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對於新教育,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三、最新奇的事是“開辦成功保險公司”。

朱教授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做法,他美其名曰 “成功保險公司”。他說,只要參加他這個公司,他包你成功。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天寫一篇千字文,十年後拿3650文章去找他,如果那時你還不成功,就以一賠百。

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有過許多的理想,但一路過來,大多隨著時間而流去,要說成功的可真是很少很少。然而朱教授這個保險公司內含了一個前提條件, “持之以恆,十年不止”。朱教授倡導教師要每天寫一篇教育敘事,他說每天堅持寫,堅持寫十年,你就能擁有玫瑰的芳香,你就能奪取勝利的桂冠,你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四、最有意義的課程:兒童階梯閱讀課。

在這個課程中,教師和孩子一起編織著幸福的教育故事,從中我能體會到教育的快樂。在每一次生日誦詩時,我想帶給孩子的會是一生的難忘,心靈的震撼。所以我會為每一個孩子精選最適合他們的生日詩,雖然很費時間,但我覺得是辛苦並快樂著。

五、最震撼的一個工程:營造書香校園。

朱教授認為,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一定量的書,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是一個教書匠;而有著一定文化積澱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一定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多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新教育的踐行者,成為新教育的嘗試者,成為新教育的享受者……

《新教育》讀後感3

有一種閱讀叫含英咀華,有一種愛叫厚德載物,有一種教育叫堅持便會有奇蹟。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便是一本需要一讀再讀,反覆推敲與琢磨,不斷咀嚼與深悟,堅持實踐、提煉與創新的書;新教育的愛是博大的,它愛的物件是“一切的人,人的一切”,不僅僅包括了學生,而且也包含著教師與家長;新教育的行動力之強,堅持力之大,見證了每一個奇蹟的發生、發展與壯大。

當拿到《新教育》這本書後,那一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讓我有幾分懷疑,有幾分牴觸,打心底裡覺得這該不會又是一本高談闊論,遠離教育本源的書,僅僅是理想化的海市蜃樓而已,只會是夢幻般的空中樓閣罷了,可望不可及。

然而當真正靜下心來讀的時候,卻發現它不僅僅站位高了一層,而且與之前的很多教育理念相比更接地氣,更有教育第一線草根教師路過的痕跡,於是它很自然地成了我的枕邊書,睡前早起都會翻上幾頁,看上幾眼,一遍讀完,再翻一遍,從沒有一本書讓我如此愛不釋手,怎麼都停不下來。

新教育的諸多思想給人以啟迪,新教育的大量例項給人以希望,新教育的具體策略與方法給人以方向。

新教育的理念重新點燃了我對教育的希望,新教育的內涵讓我對教師、對學生的認識更深了一層,新教育的“十大行動”讓我們看到了當下教育繼續前行的曙光,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螺旋上升習慣培養給我們的實踐操作指明瞭方向。

新教育將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作為打造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開始,正如書中所說:“沒有教師的發展,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幸福,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才是教育發展的根源所在。

“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閱讀史”,要想讓學生做一個“好讀書,讀好書”的人,教師就要有“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閱讀境界。

新教育提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模式,即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和專業發展共同體。

新教育提出了閱讀的方法是: 知性閱讀,也就是咀嚼性質的研讀,透過對書籍的聆聽、梳理、批判、選擇,在反覆對話中,將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從而豐盈、最佳化、重建已有知識結構。這也是作為教師該有的閱讀意識,透過知性閱讀,多角度全方位豐盈頭腦,在實踐中歷練自己,透過專業寫作的不斷反思提升自己,在專業發展共同體中交流、探討,與“尺碼相同”的人相聚,用閱讀和寫作擦亮自己,在幸福的大道上不忘初心,堅持如一。

相信在新教育理論的指引下,在“十大行動”的踐行中,藉著“海拔五千——教師讀書會”的光亮,以“在農曆的天空下”等教育奇蹟為榜樣,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自律中,與孩子們一起在行動中收穫一種幸福,在堅持中堅定一份信念。

“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奇蹟。”讓我們在共同的前行裡行動起來,在收穫的幸福中恰逢一份奇蹟,在堅持的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願你、願我、願我們能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沐浴幸福,徜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