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實踐課堂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授課教師:
組長簽字: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透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透過“認養”樹木、草地,培養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時安排
利用作文安排的.兩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於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影片段,激發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為什麼?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遊,小組交流:
a.你“認養”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麼要認養它?你將會怎麼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透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透過“認養”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為什麼以前的作文學生要麼無話可說,要麼假話連篇?
書面作業佈置:
作文寫作《河西走廊的冬天》
要求:
1、要抓住景物的特徵。
2、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3、字書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