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舞蹈

殘疾大學生音樂舞蹈文化建構議論文

殘疾大學生音樂舞蹈文化建構議論文

一、加強課程建設、完善課堂教學,是構建殘疾學生音樂舞蹈文化的基礎和保障

(一)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教育政策,開足開全藝術教育(音樂舞蹈)相關課程

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實施的《學校藝術教育規程》明確指出,普通高等學校應當開設藝術類必修課或者選修課。2006年3月教育部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把音樂鑑賞、舞蹈鑑賞等課程作為藝術限定性選修課,大學音樂鑑賞、舞蹈鑑賞由此上升到一定地位。在實際工作中,普通高校及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音樂鑑賞等課程,掀起了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熱潮。然而在特殊教育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於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仍然認識不足。在課程設定上中小學階段普遍設有律動、音樂等課程,到了高職階段相關課程的開設幾乎為零。

因此,要構建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殘疾學生音樂舞蹈文化,首先需要職業院校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教育政策,將殘疾學生音樂舞蹈教育納入到課程建設中,才能讓音樂舞蹈走進課堂,讓殘疾學生吸取其中的養分,提高殘疾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立足殘疾學生類別、心理特點及所學專業,制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內容

面向殘疾學生的音樂舞蹈教育,應該最大限度地滿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透過歌唱、欣賞、律動、舞蹈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聽覺、節奏感和音樂感受能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生的殘疾類別與心理特點等確定教學內容。比如聽障生在中小學階段大多學習過律動課程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更偏向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可以開設“舞蹈鑑賞”課;根據盲生所學專業(如康復治療、推拿)的特點,可以開設“音樂欣賞”課,把中國古典音樂融人到中醫推拿中,課堂上從學生熟悉的古典音樂作品匯入,將音樂欣賞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培養其對古典文化及中醫文化的認同感。

(三)提高音樂舞蹈類課程授課教師的業務能力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合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標,授課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提高音樂舞蹈類課程授課教師的業務能力,是加強課程建設、完善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

音樂舞蹈類課程的'教師應瞭解各類別殘疾學生的心理特點、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採取特殊的教育教學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如聽覺缺陷導致聽障生的動作不夠靈敏、協調,缺乏節奏感,因此在聽障生舞蹈訓練中,除了節奏感訓練,還應包括舞蹈姿態及情緒感覺的表達。教師應加大模仿訓練、基本功練習以及舞蹈意識和氣息的培養,幫助學生理解舞蹈的內在情感。而盲生往往內心敏感、脆弱,遇到阻力時缺乏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教師可在教學中選擇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作品,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

二、音樂舞蹈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是構建殘疾學生音樂舞蹈文化的有效途徑

校園文化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創造的。音樂在青年的道德觀念和健全心理人格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中的音樂舞蹈教育就是以自然的、藝術的美感把音樂舞蹈教育滲透到殘疾學生生活中去,引導殘疾學生了解美、懂得美、珍愛美、愛真美。

(一)營造良好的音樂舞蹈文化氛圍,讓殘疾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利用校園廣播向殘疾學生傳遞音樂舞蹈文化知識,定期開設音樂欣賞等欄目,讓殘疾學生在茶餘飯後聽著廣播學會欣賞美、發現美,透過音樂作品培養殘疾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精神風貌。同時為盲生和肢殘學生開闢“我是歌手”欄目,讓他們走進廣播室,將美妙的歌聲傳遍整個校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排解他們的一些不良情緒。

2、利用宣傳櫥窗開設音樂舞蹈專欄,普及相關的音樂舞蹈文化知識。在專欄的內容方面,可選擇殘疾學生感興趣、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內容,比如有關殘疾人藝術的發展以及相關演出,身邊參加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省殘疾人藝術團的同學及其相關作品的介紹。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殘疾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

3、利用校園走廊懸掛一些音樂舞蹈名家的圖片,尤其是一些跟殘疾學生有著同樣經歷與背景的殘疾人名家,更能引起殘疾學生的共鳴,比如貝多芬、阿炳、邰麗華等,讓這些名人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

4、結合學生殘疾類別的不同,定期邀請相關的專業教師開設不同的音樂舞蹈類講座,比如對聾生開設以視覺效果為主的舞蹈作品欣賞等相關講座,對盲生則開設以聽覺效果為主的音樂欣賞等相關講座。

5、利用高雅藝術進校園文化活動,選擇適合殘疾學生欣賞的音樂舞蹈類節目,讓殘疾學生感受音樂舞蹈的特殊魅力,讓他們在欣賞過程中愉悅身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創設良好的音樂舞蹈實踐平臺,讓殘疾學生在載歌載舞中獲得技能

1、利用我國傳統節日以及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等活動,讓殘疾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舞蹈才能。音樂是一種極具滲透性的力量,對殘疾大學生人格的影響是漸進的、長遠的。殘疾學生在積極投入排演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自我磨練與自我實現。

2、利用學校各類文藝社團,為殘疾學生創設在課餘與同齡人互動和交流的機會,比如定期的合唱社訓練、舞蹈社排練,各類音樂、舞蹈沙龍等。在長期的薰陶中,音樂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人到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活動中,提升校園文化質量和格調的同時,也促進了殘疾大學生與人溝通、交往能力的發展。

3、利用各類校外聯誼的機會,讓殘疾學生走出校園,走進普通大學校園,融人社會,與健全學生交流與分享音樂舞蹈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殘疾學生的音樂舞蹈技能,同時也讓健全人感受特殊的藝術,弘揚特殊教育職業院校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和殘疾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4、成立殘疾人藝術團,建立特殊教育職業院校音樂舞蹈文化品牌。特殊教育院校中有音樂舞蹈才能的殘疾學生很多,如聾生的模仿能力強、舞蹈表現力強,盲生音樂感受力強、聽覺靈敏。成立校殘疾人藝術團,不僅為殘疾大學生提供展現才藝的舞臺,同時也豐富了學校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設,實現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有機結合

領導重視、各部門配合、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才能讓音樂舞蹈文化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要適時調整音樂舞蹈藝術教育實踐的內容和形式,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和方向。其次,完善各類制度,如《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學生第二課堂管理辦法》等,規範校園文化中音樂舞蹈文化教育的有序發展,使得校園文化既能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同時也不失品位及藝術格調。第三,各部門通力合作,在校園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斷探索新的音樂舞蹈教育實踐形式,創造音樂舞蹈教育實踐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