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思想政治課課堂提問的策略

關於思想政治課課堂提問的策略

自古以來,優秀的教師總是善於在課堂上運用“提問”來啟迪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不僅要教,而且要導。”如何導呢?他說:“一要問,二要指點”。由此可見,我們不能忽視“問”。教師要努力樹立提問意識,養成提問習慣,培養提問能力,提高提問效果。課堂提問有很深的學問。教師在思想政治課中能緊扣重、難點,簡潔明瞭,難易適中,恰到好處地提出一些問題,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這就需要講究一些策略。

一、提問設計求縝密

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事先設計好所要提問的問題,它包括七個方面:1、何處提問;2、何時提問;3、提問什麼;4、如何提問;5、提問誰;6、可能出現的情況;7、如何評價等。這就要求教師上課前要認真備課,熟練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練掌握一課的內容。一般講,開學初就應將一學期的教材事先通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上一節課備一節課。

二、提問“三維”有底數

思想品德課程的目標由三個維度的目標組成,總目標必須透過分類目標來實現。提問要解決什麼問題,教師應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隨意、信口開河,無意識地隨意提問,結果是一節課上下來,提問了什麼問題連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提問要把握教學的'分類目標,即課堂提問必須根據“三維目標”來設定。例如講述“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這部分內容時,設問就有這樣三個維度的目標:  1、什麼是社會──認知目標。  2、個人離開社會能生存嗎──能力目標。  3、你將如何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包含參與意識的培養。如將來你走上社會後,會用什麼辦法來淨化社會環境,從而為個人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當然,三個目標的提問權重不能一樣,要有側重。一般情況下,書上已經講得非常明確的內容沒有提問的必要。

三、提問物件觀神態

提問要根據學生的神態(心理狀態、行為狀態),進行有選擇性地提問。有經驗的教師,經常在提出問題後環顧全班學生,為什麼呢?因為一些問題的反映如何:1、學生舉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2、嘴巴微張,身體前傾,“眼睛渴望著眼睛的重逢”,則表明他極願意試一試;3、托腮撓首,“舉頭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時還難以回答;4、躲避老師的眼睛,把頭埋得低低的,謂之“低頭思故鄉”,則表明他對這個問題不懂或害怕回答。  因此,在提出問題後,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意圖,有針對性地選擇物件回答。比方說這節課你想鍛鍊幾個平時不敢發言的學生,那麼,你就可以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態,及時捕捉你需要的物件。

四、提問時效看評價

教師提問學生後,有一種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對學生的回答沒有反應。學生回答完成後,不予評價指點,一句“坐下”,讓學生心涼了半截,把學生推向“愛與痛的邊緣”,積極性蕩然無存。心理學上有一條基本規律,即人的活動是由其結果所調節的。這是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所提出過的“效果律”。

一個人對他的活動知道與不知道結果,效果是極不相同的。  當然,評價絕不是簡單地說“很好”、“錯了”等,特別是否定性評價,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在鼓勵中給予糾正。如,你可以說:“你的問答很有自己的見解,如果能再多考慮一步或再多轉一個彎,那麼這個問題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即使遇到一問三不知的學生,也用不著發火,可以說:“好,你先坐下,我想你可能是太緊張了,其實回答錯了也沒關係,下面我讓其他同學來回答,請你注意聽一聽好嗎?”

每提問一個學生,都必須透過有效評價,使其有所收穫。要讓學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讓他們走“迷茫的小路”。要讓學生感受置身於“問題”之中的樂趣,在“問”與“答”之中增長知識,鍛鍊能力,提高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