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淺說課堂提問的語言藝術

淺說課堂提問的語言藝術

課堂提問是一種能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是聯絡師生思維的紐帶。它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曾說,教師的提問是“教學的生命”。那麼,教師如何運用好課堂提問來最佳化教學結構和提高教學效果呢?

一、要講究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有針對性。課堂提問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難易適度,達到使優生高有所攀,差生有望進步之目的。一般來講,難度大的問題應提基礎較好的學生,以滿足並提高其求知慾;難度小的問題應提基礎較差的學生,以激勵其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2.提問要有啟發性。啟發性提問有利於學生智力開發。教師提問過淺,則學生無需動腦;過深,則學生無從動腦。教師提問不應隨心所欲、隨意設問,必須有效促進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提問內容必須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達到開拓思維、啟迪智慧、培養能力的目的。

3.提問要有情趣性。富有情趣的提問對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非常重要,能使學生煥發出求知慾和創造欲。富有情趣的問題,既要來源豐富的直觀背景材料,貼近現實生活,又要用適當的現實問題引入,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4.提問要有鼓勵性。教師除用問題引導學生外,更要用自己表率的情緒感染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要善於激發學生樂於學習和利用成功昇華學生渴望學習的情感,要用關心、耐心和愛心去澆灌每顆幼苗,要用期望、諒解、表揚去激勵每個學生。這樣,教師在提問的同時,以和善的微笑、關切的眼神和希望的語氣鼓勵學生。那麼,再深再難的問題也會在和風細雨中輕鬆化解。

5. 提問後要稍作停頓,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停頓時間要適當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一段思考的時間,不難發現教師和學生對課堂裡的沉默,即使是短暫的或瞬時的沉默也會感到緊張,短短几秒種的時間似乎像幾分鐘一樣長,有些學生需要思考的時間或許要長於其他學生。但是教師往往不能忍受這種思考時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學生回答或自問自答,這樣不利於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必要的沉默是應該有的',思考的時間不會白白浪費,停頓時間要視問題的情況而定。

6. 反饋要注意方法。每個問題回答完畢和整個提問結束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總結。需要提出,教師對所提問題要預先估計到學生的各種回答。對於學生回答完全正確的問題,教師要熱情地毫不含糊地給以充分地肯定,使學生充分享受到成就感。對於學生回答不完全正確的問題,教師在指出其錯誤時應注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時,可由教師自己說出正確答案,也可讓另外的學生繼續回答。總之,評價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

二、要選擇提問的時機和方式

1.課堂氣氛沉悶時,採取趣味式提問。興趣是成才的火種,也是開發智力的催化劑。課堂氣氛沉悶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個有趣味性、有幽默感的問題,讓學生的大腦從某種抑制狀態中興奮起來,以達到集中精力聽課的目的。

2.牽動學生思維時,採取設疑問難式提問。教學中,教師要儘量使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朝向教學內容,集中於教學要點,使他們能同教師的講解始終保持一致。要做到這一點,設疑問難式提問最有效。也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設定“懸念”,讓學生的思維圍繞著“懸念”而進行。

3.學生求知慾強時,採取“發難式”提問。當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時,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逆向問題,或淺出深入、無中生有,或平中見奇、變中求新,讓學生利用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去理解掌握知識。

4.在複習舊知識時,採用比較式提問。對於類似而又有區別的概念、性質、公式等,透過類比提問,使學生注意細微差別,準確掌握概念,促使知識和能力的遷移。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提問藝術也無固定模式,其法靈活多樣。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尤其是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恰如其分地予以提問。提問技巧的良好運用不儀能培養學生更好的思維、流利的表達及語言習慣,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密切師生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問而不答”,甚至“啟而不發”的現象,這除了與學生本身的“素質”高低及問題難度大小有關外,與教師的提問技巧也有很大的關係。為此,教師提問時要注意所提問題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更要注意透過適當的提示語,使學生在充滿愉快、信任的氣氛中展開思維,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