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畫風》教學方案參考

課文《畫風》教學方案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技能目標: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繪畫紙,水彩筆(或蠟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教寫生字

1、和三個孩子打招呼(複習生字:宋濤、陳丹、趙小藝)

2、說說在寫字的時候有什麼要提醒同學注意的,自寫生字。

二、自主探究

1、大聲讀課文,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生找)

2、請你起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好嗎?(生讀,課件隨機出示)

(相機出示句子比較,引導學生用句式說話。)

宋濤──宋濤想了想,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師相機指導:

同學們,從他的話中,我們聽出有風了嗎?你覺得怎麼讀才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風呢?這樣吧,老師就當宋濤,現在正準備畫風呢,請你們大家一起用朗讀告訴我,我應該怎麼畫風吧!

(師出示一幅只畫了太陽、大樹和房子的畫,然後按照學生的朗讀擦去太陽,畫上烏雲,但是隻畫了直直落下的雨絲)

我畫得怎麼樣?(生指出是風把雨絲吹斜了,所以要畫斜的)老師明白了,你們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再用朗讀告訴我應該怎麼畫吧(學生再次讀,老師改正)

你們能用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裡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生補充,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裡。)教師課件出示。

陳丹──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師相機指導:

你能讓我們聽到風的聲音嗎?為什麼要重讀彎彎呢?那好,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風的感受了,請你把腰彎一彎。

可以用我們剛才那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裡,(師課件出示)並能有感情朗讀,注意用詞優美。

趙小藝──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句子比較: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旗子裡。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裡。

(指導方法同上,引導孩子說出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裡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裡)

3、三個孩子都畫出了風,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4、再次和他們打招呼,鞏固生字。

5、這三個聰明的孩子動腦筋,想辦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風,都很了不起,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風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讀裡。(生再讀體會)

6、瞧瞧你們多了不起,一會兒就作了一首小詩,你願意給這首小詩加個題目嗎?(生加題目)那我們就一起來朗讀一下你們共同的傑作吧!

三、拓展體會

1、拿起你們五顏六色的畫筆,畫畫風吧。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能幹的小朋友還可以填一填畫下的那句小詩。老師的音樂聲開始你們就開始動筆,音樂聲停你們就停筆,準備好了嗎?

(學生自由畫,老師巡視)

2、請你拿好你們的畫,找一位朋友來說說你畫的風藏在哪裡。

師總結,表揚:

你們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細呀,說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聽的小詩!就由我來朗誦一下這首小詩,作為送給你們的禮物吧。(師朗誦)

四、總結延伸

師:愛動腦筋的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其實,任何事情,只要你願意動腦筋,想辦法,都是可以解決的。我願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善觀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風一樣,聲音、氣味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能把它們也畫出來嗎?大家下課後可以畫一畫,說一說。

【教學反思】

在經過第一次的教學和反思後,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動,可以說,第二次的教學是非常成功的。

我們的教學,希望能讓全體學生都在成功體驗中發展,在第一次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了成功體驗,在寫小詩時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他們失去了信心,越寫越糟糕,這讓我體會到,一個成功的學習活動程式設計,不僅需要為教學提供具有邏輯遞升意義的操作主線和基本環節,還需要充分考慮每一個環節的操作細則。首先便是要妥善安排學習難點的突破時機。另外,在評價時應突出對解決問題方法的評價,在評價中感悟不同方式的優劣,使學生形成方法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創造新方法的能力。

在第二次的教學中,第一句小詩的呈現不再是由我幫著學生擠牙膏似的擠出來,而是由我直接呈現,我對學生們說:老師很佩服趙小藝,她能把看不到摸不著的風畫出來,所以我昨天晚上特別想了兩句話來形容她的畫,可是我不知道哪句更好,請你幫我選一選。

於是我在課件上為學生呈現兩句句子: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旗子裡。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裡。

很顯然,學生們在進行了比較之後,就能指出第二句比較好,並且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詞飄揚的,一下子就突破了難點。

在後面的配詩時,學生就表現得極為活躍,能張口就說,且說得相當流利。這是值得高興的,這也說明學生對文字理解是透徹的。真正理解了文字的內涵。

另外,對於拓展方面的'目標分層的改動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對學習目標進行差異性分解,就是要同時考慮到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繼續發展需要,既要考慮到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到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目標。

在第一次的教學中,有的學生不能當堂展開想像馬上畫出風來,他們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而有的學生畫得很快,畫完了就沒事幹。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後,一些能力相對較低的學生,我讓他模仿書中三個小朋友的樣子畫風,能力中等的同學,則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畫風,而能力相對較高的同學,則讓他們在畫完風后還用上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裡的句式寫寫自己畫的風。

學生們都分別忙碌起來了,有畫的有寫的,不一會兒,我就收到了許多五彩繽紛很有創意的畫,令人欣慰的是,還有好多同學交上了為自己的畫配上的小詩句:

生:風來了,風把胸前的紅領巾吹飄起來了,風藏在胸前飄動的紅領巾裡。

生:風來了,風把媽媽曬的衣服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起來的衣服裡。

生:風來了,風把沿海地區的樓房吹倒了,風藏在吹倒的樓房裡。

生:風來了,風把大樹吹斷了,風藏在吹斷了的大樹裡。

生:風來了,風把樹葉吹得搖搖擺擺地飄下來,風藏在搖搖擺擺飄落的樹葉裡。

生:風來了,風把地上的紙片吹飄起來,風藏在飄起來的紙片裡。

生:風來了,風把小草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草裡。

生:風來了,風把花兒吹得點頭笑,風藏在點頭笑的花兒裡。

生:風來了,風把風箏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蕩的風箏裡。

生:風來了,風把湖水吹皺了,風藏在皺著的湖水裡。

這是學生為他們的畫配的小詩,真得是讓人想不到,多麼豐富的想像力,他們能超越文字中三個小朋友的思維,能畫出無形的風來。

這一課讓我想了很多,他們的心靈在接受著外在世界的洗禮的同時,仍然保持著我們成人所沒有的那顆童心。所以他們的發現才會讓我們驚奇,讓我們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