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蘭蘭過橋》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採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並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裡始終處於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透過“求異、創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獲取資訊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一)創設請境,匯入新課
1?匯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麼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①藉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③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①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②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麼橋?它架在什麼地方?是用什麼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麼?
③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5—7自然段。
②引發質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麼?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③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④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麼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⑤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麼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齊讀。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麼能成為橋樑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著名的橋樑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麼樣的橋?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1?收集一些關於橋的文字與圖片,辦一個“橋的演變”的展覽。
2?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